葛小東 (甘肅省張掖市甘州區(qū)張掖二中 734000)
試論多元智能理論在高中英語寫作中的應用
葛小東(甘肅省張掖市甘州區(qū)張掖二中734000)
摘要:多元智能理論可應用于高中英語寫作教學,提高教學質量,提升學生寫作水平,促進學生智能發(fā)展。本文結合某寫作教學,分析多元智能理論在各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中的應用效果。
關鍵詞:多元智能理論高中英語寫作教學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03.034
英語寫作過程是學生以書面形式進行英語交流的過程,寫作對學生的要求更高,因而寫作以一直是英語考試的重點和難點部分。在學習英文寫作初期,許多學生由于詞匯量不足以及缺乏寫作技巧,學生對英語寫作感到非常困惑。再者,寫作訓練是一個長時間過程,需要學生長期堅持,致使學生感覺力不從心,逐漸放棄英文寫作。由于學生自身水平較低,學生學習寫作的熱情也不大,導致英語寫作一直成為英語教學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多元智能理論要求教師為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環(huán)境,讓學生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潛在智能,激發(fā)學習熱情,調(diào)動學生學習情緒。因此,高中英語教師有必要將多元智能理論應用于英語寫作教學中。
以寫作課文English around the world寫作教學為例,分析多元智能理論在高中英語寫作中的應用。
(一)教學步驟1——準備階段
該階段的主要作用在于為學生創(chuàng)造競爭氣氛,首先要求學生回顧已學詞組,例如“such as”“because of”“make use of”等等。將學生分為四個組,當教師說“開始”后,學生通過搶答教師的問題獲得分數(shù)。如果小組成員率先舉手并說出正確的答案,該小組即可得分。該環(huán)節(jié)結束后,得分最少的小組將接受相應的懲罰。
(二)教學步驟2——寫作前準備階段
1.提出辯論問題。教師首先向學生提出辯論為:Should we learn English or not(我們是否應該學習英語?)要求學生圍繞這個問題展開辯論。提出問題后,教師先向學生表明自己的觀點:“當我還是一名學生的時候,我也對這個問題很好奇。對我而言,英語是一門必修課程,我沒有選擇的余地。我只有獲得更高的分才能上更好的大學。如果我英語獲得高分,可以幫助我找到一份更好的工作。不僅如此,英語還對我日常生活有一些幫助,比如我能看懂一些英語電影(用PPT向學生展示電影)。那么,你們對這個觀點有深刻看法?”提出討論問題并介紹自己的看法后,教師再進行分組,要求1、2組持贊同觀點,3、4組持反對觀點。要求每個小組至少列舉3條支持本組觀點的理由,給與每個組5分鐘討論時間。當教師說出“開始”口令后,率先舉手并說出正確答案的小組可獲得2分。(全程用英文)
2.解決問題。討論結束后,教師向學生提出問題:如何解決英語學習過程中的問題。讓學生討論2分鐘后舉手回答問題。學生可根據(jù)以自己的思考及個人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得出答案,如快速記單詞的方法、多讀多看、加強每日練習等。學生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后,教師再給以總結:收聽英語電臺、看英語電影和書籍、聽外語歌、交外國筆友等。(全程用英文)
3.得出結論。這一過程的重點在于教師引導學生得出正確的結論,根據(jù)辯論和解決問題過程,讓學生解決問題“Should we learn English?”Title you reasons and you conclusion。(列舉你的原因和結論)。
(三)完成英文寫作階段
學生給出問題“Should we learn English?”的答案和結果后,在讓學生結合問題“Should we learn English?”的reasons和conclusion or solutions寫出以“Should we learn English?”為標題的文章。
(一)準備階段分析
在準備階段,通過合作競爭的方式可以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在合作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人際智能。將學生分組競爭后,小組成員為了本小組獲得更多的分數(shù),學生紛紛積極地參與學習。促使學生集中精神回憶以往所學知識,并等待教師發(fā)出開始命令后積極搶答。通過競爭,學生一起回顧所學短語,并在交流合作中提高智能,讓學生樹立集體意識,了解與何人合作的優(yōu)勢,并主動吸收他人優(yōu)勢,實現(xiàn)雙贏。
(二)寫作前準備階段分析
提出辯論問題后,教師用英語說出自己觀點的過程也是鍛煉學生聽力的過程。在教師表達自己觀點的同時,教師可通過有意識地放慢或加快重要內(nèi)容的語速,達到吸引學生注意力的效果,培養(yǎng)學生在沒有完全聽懂的情況下根據(jù)前后內(nèi)容推測教師的語意的能力。另外,教師表達觀點所有語氣抑揚頓挫,具有音樂的節(jié)奏,也容易讓學生掌握教師表達的含義。因此,在學生聽教師表達的過程中,可鍛煉學生的音樂智能。再次分組可讓學生根據(jù)交流對象的不同改變與同學交流的語言和態(tài)度,以便有效地與同學交流。學生會根據(jù)交流對象的性格差異采取不同的交流方式,如性格開朗的交流對象則采用坦率的交流方式,通過這種方式提高學生的人際智能。在分組討論過程中,學生需要從大到小的框架結構進行討論:先表明態(tài)度或觀點,再列舉支持觀點的論據(jù),最后根據(jù)論據(jù)總結觀點。在討論、總結過程中,學生的邏輯數(shù)學智能得到有效培養(yǎng)。
解決問題環(huán)節(jié)的作用在于讓學生通過分享寫作經(jīng)驗,讓學生根據(jù)他人和自己的經(jīng)驗意識到自己的不足,以便在下次寫作時及時糾正,完善自己的寫作,提高寫作技巧。分享寫作經(jīng)驗的本質是一個學生自我省察、取長補短的過程,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自察智能。
在我國新一輪教學改革中,英語新課程非常重視學生學習的多元化,并從全面培養(yǎng)學生素質的角度提出了多元評價理念。這要求高中英語教師必須重視多元智能理論在高中英語寫作中的作用,不斷完善多元智能理論指導下的高中英語寫作教學,實現(xiàn)多元智能的整體性與個體性之間的融合,實現(xiàn)學生全面均衡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鄭海燕.多元智能理論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4,07(11).
[2]劉美琳,王海玲.高中英語讀寫課中寫作活動的設計與思考[J].山東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學報(基礎英語教育),2014(9).
[3]黃小莉.合作學習在高中英語寫作教學中的應用例析[J].湖州師范學院學報,2014(8).
(責編張景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