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海新疆烏魯木齊市第七十九小學
科學引導,培養(yǎng)學生科學思維品質
——小學信息技術課培養(yǎng)學生科學思維品質的點滴體會
麥海
新疆烏魯木齊市第七十九小學
“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多次提到要建立“創(chuàng)新型社會”,將來創(chuàng)新型社會的中堅力量正是現(xiàn)在的中小學生,教育家葉圣陶講過:“受教育不是像張開個空袋子,等人家把東西倒進來,裝滿它?!苯逃康氖鞘裁??我覺得,在教學生知識的同時,培養(yǎng)學生科學的思維品質非常重要,它比傳授知識本身還重要。不知不覺,自己在信息技術教學上已經過了20多個春秋,感受最深是20多年信息技術翻天覆地的變化。計算機從奢侈品變成普通電器,信息技術教學從過去少數(shù)學生參加的興趣小組,變?yōu)槿w學生參與的正規(guī)信息技術課。正應了古詩所描繪的“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在長期的信息技術教學中,我感到現(xiàn)在小學生比以前接觸面更廣,思維更靈活,不少學生在計算機的某些方面已經超過了老師,所以現(xiàn)在老師的主要作用不在知識講授,而在科學的引導。充分發(fā)揮學生主動性、積極性,從小培養(yǎng)他們科學思維的品質,才能收到更好的教學效果??茖W的思維品質能讓學生一生受益,使其能更好地解決困難。所以我們在教學中不能只把知識教給學生,而應貼近實際,科學引導他們自主學習探索,讓他們在自主學習探索中充分表現(xiàn)自己,使其創(chuàng)造性思維得到充分培養(yǎng)。下面就是我在小學信息技術課中培養(yǎng)學生科學思維品質的點滴體會。
在長期教學中我發(fā)現(xiàn),每學期未,大部分學生都存在前學后忘的問題。而且讓學生做一個完整的作品,他們又很茫然,不知從何處著手。回顧自己學習信息技術的過程,往往是在日常使用過程中掌握了許多知識和技巧。從中我得到啟發(fā),在近幾年的教學實踐中進行嘗試,在每學期初給學生設定一個大目標,讓學生在完成大目標任務的過程中,把一學期的知識點貫穿起來,帶動每節(jié)課的學習,起到掌握所學知識的目的。并具體運用所學知識,通過目標任務的完成,提高其收集處理信息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其科學的思維品質。作為一線教師,應遵循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著眼于創(chuàng)造一個貼近他們生活的環(huán)境,使學生在完成明確任務的過程中,培養(yǎng)其學習探索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逐步促進其科學思維品質的形成。學生學習的真正源泉在于把所學知識加以運用,只有這時,他們才能真正感受到掌握知識的快樂。
在確定目標內容時,要遵循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和個性,因為現(xiàn)在的學生個性都很強,求知欲也很強,如果引導得當,會收到很好的效果。我通常的做法是,先根據(jù)實際情況,給學生提供幾個目標供參考,然后根據(jù)目標引導學生去找素材并制作作品,根據(jù)我們的學習進度來完善作品,促使其自行探索,改善思維品質。
如利用我校申報區(qū)、市的綠色學校的機會,讓學生制作一份有關環(huán)保的作品。中低年級的學生通過畫環(huán)保方面的電腦畫來學習電腦繪畫方面的知識。中高年級的學生通過用WORD做一份電子簡報,或者用Powerpoint做一個電子幻燈片,來宣傳環(huán)保方面的知識,從而把要學的WORD和Powerpoint方面的知識點串起來,高年級同學可以通過做網頁的方式來學習Frontpage方面的知識,通過做這些作品,學生必然會去主動學習有關的環(huán)保知識,又正好起到了在學生中宣傳環(huán)保的作用。
當然,每年根據(jù)不同的情況,可以給學生提供不同的大目標供其選擇,通過目標完成以帶動每節(jié)課的上機練習,如“奧運”“世博會”“亞歐博覽會”“冬運會”等等。除此之外,還能讓學生自己提供目標來完成作品,充分展示其個性特點,讓他們有足夠的空間去探索實踐,逐步培養(yǎng)他們科學的思維品質。
在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自覺不自覺地扮演著知識“講述者”、信息“傳授者”、教學活動“領導者”的角色。但在信息爆炸的時代,學生獲取信息和知識不再以教師為唯一渠道,教師必須正確認識、擺正自己的位置。教師的角色應是教學活動的設計者、導學者、合作者、評價者。作為信息技術教師,還有非常多的信息技術是自己所不懂的,也有很多學生會的技巧自己不會,這都很正常。我的主要責任應是科學引導學生去自我探索,努力培養(yǎng)學生科學的思維品質。同學生一起學習的過程,也是一個自我提升的過程。
因此,一般在開學,我便向學生宣布本學期要做什么作品。要求學生親自收集、查找資料,逐步將作品做好,看誰最后能做出精彩的作品。引導學生去學習有關的知識,收集有用的信息,因為一份好的作品不光要有藝術性,還要有思想性,這對豐富學生文學和藝術知識,提高他們的想象力和邏輯思維力,形成科學的思維品質是很有幫助的。
隨著時代發(fā)展,網絡已成為現(xiàn)代人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我們應鼓勵學生多學習互聯(lián)網知識,接受新信息。通過從互聯(lián)網上查找資料,可以很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探索精神。但我們又不能對學生的上網聽之任之,因為他們對事非的辨別力還不強,這就要求學校和家長來共同引導孩子們有效地利用網絡增長知識、開闊視野,同時又要抵制網上不健康的內容。經教學實踐證明,通過學校、家長、學生三方共同簽署“安全上網協(xié)議書”的方式,能收到引導學生正確上網的較好效果。經過不斷地學習和探索,大部分學生都能夠從網上找到自己所需要的資料,并將這些素材運用到自己的作品中,潛移默化地促進其科學思維品質的形成。
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使他們在完成目標和任務的過程中,去發(fā)現(xiàn)、體會、掌握一系列的知識點,其探索創(chuàng)新的能力會得到發(fā)展,科學的思維品質會得到提升。作為一名基層教師,在小學信息技術課教學實踐和研究中,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還有很多問題值得去探索和研究。以上就是這些年我在小學信息技術課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科學思維品質的點滴體會,敬請大家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