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韓梅
“金獎銀獎不如乘客的夸獎”——記大連公交客運集團汽車二分公司3路駕駛員王超
文/韓梅
王超在認真檢查車輛
他從事公交車駕駛員工作20年,安全行車30余萬公里,無一起事故;他每天帶著愛心和微笑上路,與千萬乘客成為朋友,無一例投訴;他駕駛技術嫻熟,注重節(jié)油減排,是三星級駕駛員;他作為車隊兼職不脫產的副隊長,協助隊長管理車隊,工作處處率先示范;他多次獲得大連公交客運集團有限公司“先進工作者”“優(yōu)秀共產黨員”、大連市交通系統(tǒng)“十佳最美公交人”等榮譽稱號……但對于這些榮譽,他都覺得不如乘客對他的認可重要,因為在他心中,“金杯銀杯不如乘客的口碑,金獎銀獎不如乘客的夸獎”。他就是大連公交客運集團汽車二分公司3路駕駛員王超。
“小時候天天坐解放牌16路公交車,就覺得能把那樣一個‘大家伙’開走特了不起,所以就從小立志當公交車駕駛員?!?9歲時,王超終于實現了兒時的夢想,開上了16路公交車。斯文白凈、臉上總掛著微笑的王超今年39周歲,看上去卻顯得比實際年齡年輕,可他早已是名副其實的老司機了,先后開過16路、507路和3路公交車?!昂俸?,我這也算是實現了我的‘中國夢’吧?!蓖醭┖┑匦χf。
每天早上5點多,王超已在終點站等候乘客了。他站在車廂內,面帶微笑向每位上車的乘客問好。3路公交車線路長、站點多,從軟件園,經高新區(qū)、數碼廣場、紅凌路,到馬欄廣場,沿線有不少新建居民區(qū)和學校,乘客呈現“兩極分化”的情形:一方面老年人和外來務工者居多,另一方面學生和IT軟件人士居多,再加上路況復雜,早晚高峰時段經常堵車。常有乘客因堵車而抱怨,王超都會盡力勸解;遇到老人、小孩、殘疾人上車,王超會盡量把車停得離他們近點,扶他們上車;有外地乘客上車問路,王超會一一予以耐心解答。一位外來務工者說:“坐王師傅的車,我沒有自卑感,有時候我身上的氣味熏得其他乘客都躲著我,我只好站在王師傅身邊,他每次都微笑著對我,從不嫌棄?!币晃唤洺W嚨睦洗竽镎f:“小王的車太干凈了,俺家都沒那么干凈,你說這孩子是怎么收拾的?”軟件園的動漫工程師孫先生說:“車門上有笑臉,車窗上有遮陽簾,車內有醫(yī)藥箱、一次性雨衣,聽說都是王師傅自己掏錢準備的,他真是把公交車當成了乘客的家啊……”
一次,王超在前程街站等著發(fā)早上的加車,一位老太太領著盲人兒子從馬路對面走來。當他們走到馬路中間時,老人看著路上川流不息的車輛躊躇不前,而無助的盲人兒子則蹲在路中間。熱心的王超擔心他們的安全,趕緊跑過去詢問。原來他們要去親戚家,因坐過了站,既沒有手機,也不認識路,正在發(fā)愁。王超攙扶娘倆過了馬路,又用自己的手機輾轉聯系到老人的親戚,才放心去工作。車到終點站后,他又打電話確認娘倆已經被其親戚接走,懸著的心這才放下。
2013年盛夏的一天,王超的車上出現了突發(fā)情況。晚高峰時,公交車行駛到學苑廣場轉盤時,車廂內突然有人大喊:“不好了,有人暈倒了……他抽搐了!”車廂里頓時亂作一團。王超迅速把車停到路邊查看,原來是一名男乘客突發(fā)癲癇病。王超立即撥打了120急救電話,又聯系到這名乘客的家人,隨后他又協助乘客救助病人。病人摔倒時鼻子碰破了,鼻血弄了王超一身,可他絲毫沒有嫌棄躲避之意。當病人家屬趕來時,由于王超和乘客處置得當,那位發(fā)病的乘客已經轉危為安了。
在多年的駕駛工作中,王超摸索出一套安全行車和優(yōu)質服務的方法,他總結為6個字——心態(tài)、態(tài)度、謙讓,即用平和的心態(tài)對待每一天工作,用溫和的態(tài)度對待每一名乘客,用謙讓的精神對待每一件事情。開公交
車20年,雖沒有做過驚天動地的大事,可王超對乘客的關心和細心還是感動了許多人。
一次,一位女乘客抱著一個大西瓜硬要送給王超。原來,有一次她提著三大袋土豆上車,王超幫她扛上扛下,她心里就一直想感謝王超,這才有了送西瓜的那一幕。這些年來,有乘客在大熱天給王超送過飲料,有乘客在大雪天給王超送過棉墊,還有乘客給王超送過自家種的南瓜,甚至有乘客給王超送過熱氣騰騰的餃子……3路車的客流量非常大,看到擠在車門前上不去車的乘客,王超每次都站起來疏導乘客,動員大家互相照顧,盡量往車廂里面走。直到最后一個乘客上車站穩(wěn),再關門前行。疏導時,王超不急不火,面帶微笑,“請”“謝謝”等文明用語更是不離口。往往一圈下來,王超便聲音沙啞了。一位60多歲的乘客阿姨見狀,主動給王超買來潤喉片。多年來,分公司、客運站、車隊經常收到表揚王超的信件和電話。“乘客的認可就是我做好工作的不竭動力?!蓖醭恼J識令人肅然起敬。
如果說乘客認可是一種動力的話,那么家人的理解支持則是對王超的極大鼓勵。2010年下半年,王超的母親出現身體不適,可工作繁忙的王超一直沒有時間帶她去檢查身體。直到母親的身體越來越虛弱,他才不得不跟領導請假帶母親到了醫(yī)院。當天,母親就住了院,經檢查確診患上胃癌,已到晚期。短短14天后,58歲的母親就離開了人世。而母親辭世的那一刻,王超卻未能在病床前盡孝,正拉著一車的乘客奔波在路上。每當王超思念母親時,總會想起母親的叮囑:“兒啊,好好開車,別惦記媽。你拉的可是一車的乘客啊,別分心。”“當公交司機虧欠家人太多!作為獨子,我都沒來得及好好照顧母親,這讓我遺憾一輩子,但我開好公交車,就是在實現母親的心愿?!蓖醭t著眼圈說。
除了對母親愧疚之外,王超還覺得特別虧欠妻子和兒子。因為工作太忙,他也顧不上家,家里的大事小情都落到了妻子的肩上。照顧老人,輔導兒子,妻子無怨無悔地擔負著家里家外的一切。兒子小的時候,因為王超要上一天兩頭的班,天不亮出門上班時兒子還沒有醒,而晚上下班回家時兒子已經睡著了,只有周末的時候兒子才會見到爸爸的面。年幼的兒子常常問:“爸爸,你上哪去了?我怎么每天都見不到你呢?”
王超(左)攙扶老年人上車
王超將車廂打掃得比家里都干凈
在車隊里,王超是公認的“好脾氣先生”??伞昂闷庀壬币舶l(fā)過火。一次,一名駕駛員因一件小事和女乘客發(fā)生了口角,女乘客氣沖沖來到調度室投訴。王超聽完事情經過,耐心地勸慰了女乘客。等女乘客走后,他狠狠地批評了那位駕駛員。有同事勸王超:“大家都是工友,何必鬧得不愉快呢?”王超說:“公交工作中沒有小事!我們代表的是公交的形象、大連的形象,服務不好乘客,個人受罰是小事,砸了公交的牌子、毀了城市的形象是大事!”后來,這名女乘客坐上王超的車,想起那天的事,她反而不好意思地主動向王超解釋:“那天母親要做手術,自己當時心急了……”
3路車隊有60多名駕駛員,王超作為2000年入黨的老黨員,一直是車隊骨干。而歲數比他大的駕駛員朱慶偉,工作卻不上心。后來,兩人在踢球中成了摯友,接觸多了,王超就給朱慶偉“上課”,每次義務奉獻,王超都要拉上朱慶偉……漸漸地,朱慶偉變了,如今他也入了黨,成為工作骨干,還當上了班組長。朱慶偉說:“是王超改變了我,他一直用行動引領我前行?!?/p>
年輕的駕駛員柳旭平時對車輛衛(wèi)生不上心,他的車成了全車隊最臟的車,每次車廂衛(wèi)生檢查都不合格。王超不僅找他談心,在打掃完自己所駕駛的車輛衛(wèi)生后,還主動來到柳旭的車上幫他打掃。一次、兩次,柳旭無動于衷,三次、四次,柳旭跟著一起打掃,再以后,柳旭就開始“攆”王超了:“還是我自己打掃吧!”隊長問柳旭是怎么轉變的觀念,柳旭說:“王哥的車一直都是車隊里的‘衛(wèi)生免檢車’,總是打掃得那么干凈。他還經常幫我打掃,我要是再不干,也不好意思?。 ?/p>
車隊的每位同事都記得:冬天除雪防滑,王超常常住在車隊,凌晨2點多組織大家一起去撒融雪劑,5點多再回到車隊開始發(fā)早班車;客運站的每屆領導都記得:每年的除夕夜,王超都是在工作崗位上度過的,有時不是他的班,他就主動攆當班駕駛員回家過年,而他自己卻奔忙在運送乘客回家的路上;車隊隊長的評價更是準確形象:在管理車隊方面,王超既是好參謀、好助手,更是領頭雁、帶頭人……
一粒沙看世界,一滴水見人生。很多事情看似平凡,且人人都能做到,但做得到與堅持做得好卻是兩回事。王超就屬于堅持做得好的那類人。對于大家的夸贊,王超說:“作為一名公交人,內心里是十分自豪的,車輛越換越好,乘客素質越來越高。而乘客的滿意就是我為之努力的最大動力,我要讓更多的乘客感受到家一般的溫馨和舒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