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珍星
觀察二氧化碳激光微創(chuàng)治療早期聲門型喉癌療效
魏珍星
目的對早期聲門型喉癌患者行二氧化碳激光微創(chuàng)治療措施,觀察臨床效果。方法90例以二氧化碳激光微創(chuàng)措施治療的早期聲門型喉癌患者,其中,50例T1a病變、15例T1b病變、13例T2病變、12例累及前聯合者。并對術后患者行5~71個月隨診。結果90例患者中,12例患者出現局部復發(fā)情況,復發(fā)率為13.33%。其中,3例為T1a復發(fā),占6.00%,2例為T1b復發(fā),占13.33%,7例為T2復發(fā),占53.85%,組間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病變侵犯前以及為侵犯前的聯合復發(fā)率分別為:16.67%(2/12)、14.10%(11/78),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患者存活率97.78%(88/90)。結論對早期聲門型喉癌患者行二氧化碳激光微創(chuàng)手術治療措施,可以有效提高治療效果,保全患者的喉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值得在臨床推廣應用。
二氧化碳激光微創(chuàng);早期聲門型喉癌;治療效果
喉癌發(fā)病率僅略低于鼻咽癌,屬于常見性頭頸部惡性腫瘤,發(fā)病多集中于50歲以上人群,發(fā)病地區(qū)多為東北區(qū)域。聲門型喉癌的早期表現多是聲音嘶啞,后期并發(fā)癥十分嚴重,例如呼吸困難等[1]。而二氧化碳激光微創(chuàng)治療具有術后恢復快、損傷小等優(yōu)勢,符合醫(yī)院的喉功能保全治療理念,因此,受到了醫(yī)務人員的廣泛應用及大力推廣。本院為了對二氧化碳激光微創(chuàng)治療早期聲門型喉癌的臨床效果進行合理有效的分析,回顧分析了本院收治的早期聲門型喉癌患者,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回顧分析本院在2011年10月~2015年10月以二氧化碳激光微創(chuàng)措施治療的早期聲門型喉癌患者90例,男58例,女32例,年齡46~67歲,平均年齡(56.5±9.7)歲。術前,對90例患者行纖維喉鏡檢查以及病理學檢查,并結合患者的MRI、CT以及臨床表現,基于美國TNM分期標準的指導,對患者進行明確診斷:50例T1a病變、15例T1b病變、13例T2病變、12例累及前聯合者。并對術后患者行5~71個月隨診。
1.2 治療方法 對患者行全身麻醉,以合適規(guī)格(一般女5.5cm,男6.0cm)的麻醉管行口氣管插管;通過喉鏡支撐處理,使患者聲門腫瘤暴露,將鹽水紗條覆蓋于麻醉管的套囊表面,保護套囊。基于紅色氦氖指示光的指引,將二氧化碳激光機調為連續(xù)輸出模式,光斑直徑為0.2mm,輸出功率為9 W左右,然后沿腫瘤外緣,對聲帶腫瘤進行切除處理,切除過程中,要預留2mm的安全界。切除后,應用術中冰凍病理切片法,檢查患者的腫瘤外切緣,如果檢查結果呈現為陰性,則手術結束。如果檢查結果呈現為陽性,要擴大切除,直至檢查結果呈現為陰性。冰凍陰性標本后,對患者行一般性石蠟包埋切片檢查。參考歐洲內鏡聲帶切術的分類方法,對9例患者行Ⅰ型激光手術,40例患者行Ⅱ型激光手術,23例患者行Ⅲ型激光手術,12例行Ⅳ型激光手術,6例行Ⅴ型激光手術。
1.3 觀察指標 觀察患者的T1a復發(fā)率、T1b復發(fā)率、T2復發(fā)率、病變前的聯合復發(fā)率以及治療存活率。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術后,90例患者中,有12例患者出現局部復發(fā)情況,復發(fā)率為13.33%。其中,3例為T1a復發(fā),占6.00%,2例為T1b復發(fā),占13.33%,7例為T2復發(fā),占53.85%,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病變侵犯前以及未侵犯前的聯合復發(fā)率分別為:16.67%(2/12)、14.10%(11/78),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0.05,P=0.81>0.05)?;颊叽婊盥蕿?7.78%(88/90)。見表1。
本次實驗在手術療效方面,取得了與王穎等[2]基本一致的結果,即對早期聲門型喉癌患者行二氧化碳激光微創(chuàng)治療措施,具有較好的臨床治療效果。在手術支撐喉鏡下,患者的喉暴露程度直接影響著激光手術的切除范圍,雖然理論知識表明,術后可以激光切除一切暴露組織結構,不過,由于客觀因素的影響,例如激光切割效應、麻醉插管影響以及術中出血等,實際手術過程中,只有在支撐喉鏡暴露范圍內以及激光束有效范圍內的腫瘤,才能確保徹底切除。相關實驗表明[3],激光手術創(chuàng)面愈合較好,不易發(fā)生并發(fā)癥。二氧化碳激光微創(chuàng)喉癌手術主要有兩大方面的并發(fā)癥:①經口置入支撐喉鏡并發(fā)癥;②激光損傷并發(fā)癥。但除此之外,在實際手術過程中,醫(yī)務人員還要對氣管內燃燒問題給予高度警惕,雖然這種并發(fā)癥幾率非常小,但對患者具有極大的生命威脅。氣管內燃燒問題的主要預防措施為:將鹽水紗條置于氣管內,對患者的氣管組織以及聲門進行覆蓋處理,并覆蓋麻醉插管套囊,避免因套囊受激光損壞,而產生氣管內燃燒。
總之,對早期聲門型喉癌患者行二氧化碳激光微創(chuàng)手術治療措施,可以有效提高治療效果,保全患者的喉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趙春紅,李玉杰,于敏,等.CO2激光與等離子射頻消融術治療早期聲門型喉癌療效比較.聽力學及言語疾病雜志,2015,1(3): 307-309.
[2]王穎,周佳青.CO2激光治療早期聲門型喉癌的研究進展.現代腫瘤醫(yī)學,2012,20(7):1483-1486.
[3]陳榮光.早期聲門型喉癌采用微創(chuàng)手術治療的效果觀察.中國衛(wèi)生標準管理,2015,1(2):193-194.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07.059
2015-12-04]
471000 鄭州大學附屬洛陽中心醫(y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