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循證視窗 ·
采用早期設備及新一代設備行TAVR治療二葉式主動脈瓣狹窄
二葉式經(jīng)導管主動脈瓣置換術(TAVR)注冊研究是一項國際多中心研究,連續(xù)入選2005年4月~2015年5月行TAVR治療的301例二葉式主動脈瓣狹窄(AS)患者,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及l(fā)og-rank檢驗對采用早期設備及新一代設備者進行對比分析,采用單因素Cox回歸模型評估全因死亡率的潛在預測因素。
結果發(fā)現(xiàn),采用早期設備及新一代設備行TAVR的患者分別有102例和199例,其美國胸外科醫(yī)師協(xié)會風險評分無差異(4.6±5.1分 vs. 4.9±5.4分,P=0.57)。受試患者30 d及1年時的總全因死亡率分別為4.3%和14.4%。與應用早期設備者相比,應用新一代設備行TAVR者重度瓣周漏的發(fā)病率更低(0.0% vs. 8.5%,P=0.002),設備成功置入率更高(92.2% vs. 80.9%,P=0.01),卒中(2.5% vs. 2.0%,P>0.99)、危及生命的出血(3.5% vs. 2.9%,P>0.99)、主要血管并發(fā)癥(4.5% vs. 2.9%,P=0.76)、2~3期急性腎損傷(2.5% vs. 2.9%,P>0.99)、早期安全性終點(15.1% vs. 10.8%,P=0.30)及30 d全因死亡率(4.5% vs. 3.9%,P>0.99)無顯著差異。
綜上可見,二葉式AS患者接受TAVR治療的臨床結局良好,與既往研究報道結果相似。此外,與早期設備相比,新一代TAVR設備有助于降低瓣周漏發(fā)生風險,設備成功植入率更高,但并不能顯著減少30 d死亡率或其他主要臨床終點事件。未來,有必要開展進一步研究評估TAVR治療二葉式AS患者的長期結局。
(轉自《國際循環(huá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