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耐鵬 張小娥
妊娠期糖尿病是指孕婦在妊娠期出現的糖尿病。相關的統(tǒng)計數據顯示,近年來,該病在我國的發(fā)病率約為3%[1],且呈逐年上升的趨勢。該病患者的血糖水平若得不到及時有效的控制,將嚴重影響母嬰的健康。由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不宜采用口服降糖藥或注射胰島素等方法進行治療,因此,飲食療法與中藥療法就成為臨床上對該病患者進行治療的主要方法。中醫(yī)學認為,脾虛型妊娠期糖尿病是該病的主要辨證類型。近年來,我院使用七味白術散對脾虛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進行治療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現將此情況報告如下:
本次研究的對象為2013年2月~2015年2月期間我院收治的78例脾虛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這些患者的病情均符合臨床上規(guī)定的妊娠期糖尿病的診斷標準[2],均經中醫(yī)辨證分型被確診為脾虛型妊娠期糖尿病,均伴有食后脹滿、肢體倦怠、苔白舌淡以及脈象緩弱等癥狀,且均為自愿參與本次研究并簽署了知情同意書。在這些患者中,排除在懷孕前患有糖尿病的患者,排除存在嚴重的心、肝、腎等器官功能障礙的患者,排除存在認知功能障礙的患者。這些患者的年齡為23~36歲,平均年齡為(28.7±4.3)歲,其孕周為24~28周,平均孕周為(26.1±0.3)周。我院隨機將這些患者分為甲組和乙組,每組各有39例患者。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相比差異不明顯(P<0.05),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1 我院對甲組患者使用飲食療法進行治療,具體的方法是:我院根據每個患者的體質指數、孕周以及血糖的水平等情況計算出其每天所需攝入的總熱量。將患者每天攝入營養(yǎng)物質的構成比定為:碳水化合物45%~55%,脂肪30%左右,蛋白質20%~25%。同時,將患者每天早餐、中餐以及晚餐攝入的熱量比定為10%、20%與30%左右,并每天為其加餐2~3次。要叮囑患者少食多餐,忌食含糖量高的食物。
1.2.2 我院對乙組患者在使用飲食療法進行治療基礎上加用七味白術散進行治療。使用飲食療法對該組患者進行治療的方法與甲組患者相同。七味白術散的方劑組成及制用法為:白術、黨參、茯苓、葛根各20g,廣木香10g,藿香、炙甘草各5g。用300ml清水對上述藥物進行煎煮,煎至200ml。將藥液分2袋進行密封包裝,每袋各裝100ml,每天叮囑患者早晚各服1袋,連續(xù)治療7天為1個療程,共治療2個療程。
觀察并比較兩組患者經治療后其空腹血糖(FBS)、餐后2h血糖(2hPG)以及其糖化血紅蛋白(HbAlc)的水平。觀察并比較兩組患者經治療后其在剖宮產、先兆子癇、早產、羊水過多等方面的發(fā)生率以及新生兒在新生兒窘迫、巨大兒、新生兒低血糖等方面的發(fā)生率。
用SPSS21.0軟件對本研究中的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正負標準差表示,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顯著,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在接受治療后,乙組患者的FBS、2hPG以及其HbAlc的水平均明顯優(yōu)于甲組患者,差異顯著(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在接受治療后其FBS、2hPG以及其HbAlc水平的比較
兩組患者在接受治療后,乙組患者在剖宮產、先兆子癇、早產、羊水過多等方面的發(fā)生率均明顯低于甲組患者,差異顯著(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乙組新生兒在新生兒窘迫、巨大兒、新生兒低血糖等方面的發(fā)生率均明顯低于甲組新生兒,差異顯著(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詳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及新生兒相關情況的比較[n(%)]
妊娠期糖尿病是臨床上的常見病、多發(fā)病。目前,臨床上多采用飲食療法來控制該病患者的血糖水平,但效果并不理想。中醫(yī)認為,脾虛是妊娠期糖尿病發(fā)病的主要病機。首先,脾主運化,化而生血,脾虛可導致生化不足、陰虛傷津。其次,脾臟與飲食密切相關,飲食不節(jié)可導致脾胃困頓,影響脾之運化,進而出現糖代謝紊亂。故中醫(yī)認為治療妊娠期糖尿病應以補氣健脾為主。本研究所用七味白術散中的白術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的功效,黨參具有養(yǎng)血生津、補中益氣的功效,茯苓具有調和脾胃、寧心安神的功效,葛根具有生津止渴的功效,廣木香具有止痛安胎、調氣解郁的功效,藿香具有芳香化濁、和中止嘔的功效,炙甘草具有益氣滋陰的功效[4]。諸藥合用,可共奏健脾生津、行氣消脹之功效??v觀七味白術散全方,融合了補、運、升、降之法,對脾虛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可起到標本兼治的作用。
本次研究的結果顯示,兩組患者在接受治療后,乙組患者的FBS、2hPG以及其HbAlc的水平均明顯優(yōu)于甲組患者,差異顯著(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乙組患者在剖宮產、先兆子癇、早產、羊水過多等方面的發(fā)生率均明顯低于甲組患者,差異顯著(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乙組新生兒在新生兒窘迫、巨大兒、新生兒低血糖等方面的發(fā)生率均明顯低于甲組新生兒,差異顯著(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梢姡闷呶栋仔g散對脾虛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進行治療的臨床效果顯著,可有效地控制其血糖水平,從而改善母嬰的結局。
[1] 司徒藹瑜,張曉靜.七味白術散治療脾虛型妊娠期糖尿病療效觀察[J].新中醫(yī),2013,45(12):100-102.
[2] 楊欣.七味白術散治療脾虛型妊娠期糖尿病臨床研究[J].亞太傳統(tǒng)醫(yī)藥,2015,11(12):110-111.
[3] 易靖茹,謝綱,易引君.七味白術散治療妊娠糖尿病64例臨床觀察[J].中醫(yī)藥導報,2014,20(01):120-121.
[4] 馮利霞,王立紅,徐穎華,等.七味白術散聯合胰島素泵短期強化干預治療脾虛型妊娠期糖尿病臨床療效及對母嬰結局的影響[J].中醫(yī)藥導報,2014,20(15):7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