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紅,趙莎莎
(山東省安丘市白芬子衛(wèi)生院,山東 濰坊 262100)
心血管疾病抗血小板藥物治療研究進展
李玉紅,趙莎莎
(山東省安丘市白芬子衛(wèi)生院,山東 濰坊 262100)
目前,心血管疾病是人類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對于心血管疾病的治療,血小板激活、粘附以及聚集釋放十分重要。對于血管性疾病患者額,使用阿司匹林和其它抗血小板藥物進行治療,能夠降低30%心動脈血栓發(fā)生率。本文主要分析心血管疾病抗血小板藥物治療的應用。
心血管;抗血小板;藥物治療
在藥物治療中,阿司匹林是利用血小板的C0X-1、TXA2的合成作用,小劑量阿司匹林主要在無核血小板中應用,確保TXA2血小板聚集,起著不可逆抑制作用。
首先,抗栓作用。根據(jù)多個臨床實驗顯示,阿司匹林對于各類心血管疾病患者,和其它高危人群長期、短期使用阿司匹林治療,可明顯降低血管性死亡和心肌梗死發(fā)生率,大約可降低33%,根據(jù)一級預防實驗,每隔一日服用一次阿司匹林100 mg,可降低20%卒中風險。
其次,阿司匹林抵抗作用。目前,阿司匹林抵抗尚未有一個明確定義,主要分為兩種:其一,阿司匹林在臨床中的應用,給患者推薦常規(guī)劑量阿司匹林,可降低外周血管和冠心病出現(xiàn);其二,阿司匹林的應用,對于生化性抵抗,給患者推薦常規(guī)劑量阿司匹林,對血小板功能進行檢測,仍然存在持續(xù)性的血小板活化問題,檢測功能方法主要是在出血時進行尿血栓檢測,包含血漿可溶性選擇素、PFA-100和血小板膜表達,可以說,阿司匹林抵抗率處于6~55%之間。阿司匹林抵抗機制主要為,阿司匹林僅對血小板聚集和活化進行抑制,呈現(xiàn)C0X-2的短暫性表達,或TXA2出現(xiàn)外源性合成,劑量較少,依從性不高。
在臨床上,吲哚布芬屬于COX抑制劑,通過隨機實驗顯示,該藥物呈抗血栓效果,然而缺少臨床證據(jù),不推薦這種藥物取代阿司匹林,該藥物尚未被確定屬于抗血小板藥物。
另一種藥物,昔布類COX-2屬于一種選擇性抑制劑,通過大量實驗顯示,昔布類不會影響胃腸道,但會引起腦卒中、心肌梗死。
潘生丁藥物,是對磷酸二酯酶進行抑制,增加CAMP含量,對血小板活化具有一定抑制作用。根據(jù)相關實驗研究,在心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中,使用潘生丁,對比阿司匹林,治療結果沒有顯著性差異,如果復合使用藥物,可明顯降低非致命性卒中發(fā)生率。潘生丁主要反應是腹瀉和頭痛。因此,在使用該藥物時,必須注重劑量。
噻吩吡啶類藥物,從藥物結構上,和氯吡格雷一樣,具有抑制血小板的作用,對P2Y12、ADP具有不可逆性作用。
首先,噻氯吡啶。在心血管疾病中,單獨使用噻氯吡啶,和阿司匹林相比,噻氯吡啶安全性更高,噻氯吡啶的藥物副作用,主要是中性粒細胞逐漸減少,容易引發(fā)高脂血癥,產(chǎn)生再生性障礙貧血。
其次,氯吡格雷。在臨床開發(fā)中,氯吡格雷如果長期使用,在治療心血管疾病時,死亡復合風險只比阿司匹林稍微有優(yōu)勢,基于該類發(fā)現(xiàn),氯吡格雷才被確定為心血管疾病治療的藥物。同時,氯吡格雷藥物作用機制,和阿司匹林具有互補性,在臨床上多實用兩種藥物聯(lián)合治療。根據(jù)相關實驗,在PCI手術后,長期使用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聯(lián)合治療,可明顯降低缺血性時間發(fā)生率,對于年齡小75周歲患者,選擇標準溶栓、氯吡格雷、阿司匹林倆和治療,可提高心肌梗死的動脈開通率,降低住院死亡率,減少大血管事件。
第三,氯吡格雷抵抗。氯吡格雷與阿司匹林一樣,尚未有一個明確定義,根據(jù)研究顯示,氯吡格雷抵抗率在6%~32%之間。發(fā)生氯吡格雷抵抗,主要是因藥物劑量較少,依從性不高,藥物產(chǎn)生相互作用。對于心血管疾病治療,抗血小板治療,尚不推薦氯吡格雷治療,氯吡格雷藥物反應主要是腹瀉和皮疹。
aⅡ受體拮抗劑作為血小板聚集共同通路,不管是初始激活途徑,使用aⅡ受體拮抗劑,能夠對纖維蛋白原、其他配體具有拮抗作用,抑制血小板聚集。
首先,靜脈aⅡ受體拮抗劑。在臨床上,使用靜脈aⅡ受體拮抗劑,主要是埃替非巴肽、替羅非班、阿昔單抗三類。替羅非班、埃替非巴肽被確定為心血管疾病治療藥物,針對早起冠狀動脈的急性心血管綜合征患者,作用和風險尚不明確,如果兩種藥物聯(lián)合使用,可提高開通率,比傳統(tǒng)纖溶治療作用更為明顯,還可降低再梗死率。
其次,aⅡ受體拮抗劑的口服藥物。在臨床上,已經(jīng)有五個以上的ALL受體拮抗劑藥物能夠使用,但根據(jù)藥物試驗表明,ALL受體拮抗劑和阿司匹林藥物效果相比,兩者并未有太多差異,聯(lián)合阿司匹林使用時,ALL受體拮抗劑比安慰劑藥物不會更有效,反而還會增加臨床死亡率。因此,在臨床上,要根據(jù)藥物的特點,正確使用心血管疾病抗血小板藥物。
[1] 阿司匹林用于心血管疾病二級預防研究進展[J].韓宏毅.繼續(xù)醫(yī)學教育.2016(06).
[2] 抗血小板藥物的研究進展[J].許香俊.天津藥學.2016(03).
[3] 內(nèi)皮型一氧化氮合酶活性的調(diào)節(jié)與心血管疾病的研究進展[J].劉昭婭,胥 茜,唐義信,石瑞正.中南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6(06).
[4] 阿司匹林在心血管疾病一級預防中的研究進展與指南規(guī)范分析[J].汪 芳.中國全科醫(yī)學.2015(29).
[5] 氯吡格雷治療老年人缺血性心血管疾病療效研究[J].盧建平.中西醫(y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4(17).
本文編輯:李 豆
R54
A
ISSN.2095-6681.2016.33.2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