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春鳴
血液透析護理中的控制論應用研究
鄒春鳴
【摘要】目的 探討分析血液透析護理中的控制論應用效果。方法 選取我院收治的血液透析患者40例作為觀察對象,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20例。對照組患者采取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患者采取血液透析護理。對比分析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結果 觀察組患者的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焦慮心理以及護理滿意度優(yōu)于對照組,兩組之間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血液透析護理中實施控制論,能有效提高護理質量,保證患者的血液透析安全,有效提高患者護理滿意度。
【關鍵詞】血液透析護理;控制論
作者單位: 221000 江蘇省徐州市徐州民政醫(yī)院血液透析中心
Study on the Application of Control Theory in Hemodialysis Nursing
ZOU Chunming, Blood dialysis center of Civil Administration Hospital, Xuzhou 2210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the application of the control theory in the nursing of hemodialysis. Methods 40 cases of hemodialysis patients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2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routine nursing,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aken by hemodialysis nursing. The nursing effect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Results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anxiety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comparis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 0.05). Conclusi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control theory in the hemodialysis nursing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nursing, ensure the safety of patients with hemodialysis, improve patient care satisfaction.
[Key words]Hemodialysis nursing, Control theory
血液透析治療腎功能衰竭患者在近幾年來呈現(xiàn)增長的趨勢,為了提高血液透析護理質量,應進行血液透析質量的控制[1]。在社會系統(tǒng)中,控制論的應用在近幾年來也越來越廣泛,其在血液透析中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本文就對控制論在血液透析中的應用效果進行探討分析。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血液透析患者40例作為觀察對象,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20例。40例患者中,男27例,女13例,年齡37~70歲,平均年齡(45.6±8.2)歲。其中有5例腎病綜合征患者,7例腎動脈硬化患者,6例腎小球腎炎患者,10例肝腎綜合癥患者,12例慢性腎功能衰竭患者。所有患者的血液透析時間為1~6年,平均(4.3±0.6)年?;颊哌M行每周3次的血液透析。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以及血液透析時間、頻率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采取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在血液透析護理中實施控制論,主要包括在進行血液透析時,為了保證護理干預的全面性,以控制論作為指導。在血液透析中心,實施標準化護理,保證血液透析質量。將這些標準落實于每一位護士,保證護士能掌握護理知識。根據患者的實際生活習慣、治療方法,給予有針對性的護理。包括對患者進行生活護理、健康教育指導、心理護理以及社會支持系統(tǒng)的建立,對患者進行定期隨訪。另外,護理人員要對患者的血液透析效果、護理工作效果進行形成性的評價,對患者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情況、不良反應情況以及治療效果等進行及時的了解,對患者的需求進行掌握,并及時給予有針對性的調整??刂普撛谘和肝鲋械膽?,護理人員還要根據患者的實際身體情況,對護理偏差進行糾正。護士的護理質量也需要護士長進行定期的評價,指出護理人員在護理工作中的不足,便于給予及時的糾正和改善。
1.3統(tǒng)計學分析
本研究數據以SPSS20.0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的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患者的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焦慮心理以及護理滿意度優(yōu)于對照組,兩組之間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體情況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治療結果比較(n)
控制論在護理工作的應用中,是一種基礎性、邊緣性、綜合性的理論應用,控制論在醫(yī)學護理中的主體即是護士以及患者[2]。在當前,醫(yī)學的模式從“生物-心理-社會模式”進行轉換,將醫(yī)患關系看成了一個系統(tǒng),兩者之間相互影響、相互控制[3]。控制論在血液透析護理中的應用,要求護士根據患者的實際身體情況以及需求,對患者的病情進行密切的檢測,幫助患者能適應疾病的影響,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
血液透析在臨床中是較為常用的治療方法,患者要長期進行治療,療程較長,在這一過程中,患者需要注意的事項很多,護士就應該對患者的飲食進行指導,對患者的日常習慣進行轉變,幫助患者對自身靜脈進行有效護理[4]。由于護士的護理工作較繁瑣,所以患者在血液透析期間有可能出現(xiàn)各種感染,而控制論在血液透析中的應用,護士就能通過患者對護理信息的反饋,指出自己護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并進行及時的糾正和改進[5],讓護士能更好的滿足患者當下的需求,預防在血液透析期間出現(xiàn)并發(fā)癥、感染或者低血壓的發(fā)生。
通過本研究結果表明,觀察組患者在血液透析期間的焦慮狀態(tài)為(48.3±9.1),優(yōu)于對照組的(56.4±11.4);且觀察組患者出現(xiàn)并發(fā)癥的有1例,而對照組有6例;另外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例數有19例,觀察組為12例,兩組之間的各項比較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由此可見,在血液透析中應用控制論,能讓護士對自己的護理工作進行不斷的改進,讓患者得到更高質量的護理,在發(fā)揮自身能動性的同時,還能提高自身對血液透析以及疾病知識的了解。另外,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焦慮心理,降低患者在血液透析期間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提高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6]。
參考文獻
[1]吳偉娟,趙霄霞,祝文捷,等. 控制論在血液透析護理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 當代醫(yī)學,2012,18(3):120-121.
[2]王麗. 控制論在血液透析護理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 吉林醫(yī)學,2013,34(12):2382.
[3]高美. 在血液透析護理中控制論的應用價值分析[J]. 健康必讀(中旬刊),2013,12(3):453-454.
[4]周蓉蓉. 控制論在血液透析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探析[J]. 當代醫(yī)藥論叢,2014,19(15):121.
[5]王芳. 控制論在血液透析護理中的具體實施效果觀察[J]. 醫(yī)藥前沿,2014,23(14):296-297.
[6]趙永福,李彩福. QCC模式在降低血液透析患者治療中出血不良事件發(fā)生的應用[J]. 中國繼續(xù)醫(yī)學教育,2014,6(7):129-132.
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5.24.161
【文章編號】1674-9308(2015)24-0227-02
【文獻標識碼】B
【中圖分類號】R4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