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嬋
傍晚,城市霧霾迷蒙。如往常一樣,以不算開心也不算不開心的心情結束了一天的工作驅車回家。臨近年關,半空中掛著在霧霾遮掩下有氣無力的太陽,看上去灰撲撲的。收音機里主持人正在做一檔“有沒有在手機里保存一張全家?!睘橹黝}的節(jié)目,互動平臺上,聽友們紛紛談論著關于父母、家和親情。忽然間,某些話語直擊心底。那一剎那,幾乎想一踩油門直奔百公里外的老家,看看年逾古稀的老父親。
雖離得不算太遠,但除了年節(jié),總有各式各樣或堂皇或蹩腳的理由和借口羈絆著回鄉(xiāng)的腳步。于是,父親在路口的執(zhí)著守望,開啟的便是我回鄉(xiāng)過年的第一幕。帷幕一旦拉開,重頭戲便粉墨登場,父親在寒風中遙望的身影慢慢疊化為溫馨燈光下的滿桌菜肴。
千百年來,我的家鄉(xiāng)一直是京杭大運河畔的重要商埠,自古繁華而富庶。如今作為背包客最愛的杭嘉湖平原上的“隱秘”古鎮(zhèn),吸引游人駐足的不僅是寧靜如畫的江南水鄉(xiāng)風光,更有令人食指大動的風味美食。其中我的大愛是過年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道佳肴——紅燒羊肉。全國各地都吃羊肉,但各地的烹飪食用方法卻完全迥異,口味自然也是大相徑庭。
家鄉(xiāng)的羊肉取自于湖羊,為太湖平原上特有的羔羊品種,肉質細嫩,少膻腥味。紅燒羊肉是鎮(zhèn)上一道具有悠久歷史的名菜,選用一年的湖羊,配以冰糖、姜塊、料酒、醬油、紅棗及胡椒、茴香、桂皮等調料燒煮,大火煮開后,小火慢慢燜燉幾個小時。西北的羊肉是不帶皮的,而我們的紅燒羊肉則是皮色紅亮,酥而不膩,為食客大愛。鎮(zhèn)上有家以羊肉聞名的百年老字號飯店,游客們多慕名而去。除了堂食之外,還有專門的小砂鍋羊肉供外賣。而父親經常去的卻是一家隱藏在巷弄深處的小店,門面十分不起眼,甚至連店招也沒有。深秋至冬季,紅燒羊肉隔天有售,上午開賣,賣完即止,一般中午之前都會關店。售賣時但見顧客都自帶鍋子、飯盒、搪瓷缸等器皿,愛吃羊肚的買羊肚,愛吃羊肉的買羊肉。來買的都是本地人,可謂酒香不怕巷子深,無名小店卻有極好的滋味。店家秉承古法烹飪,用柴火慢燉,輔以私房秘制配方,調料配比、火候掌握都恰到好處,羊肉未出鍋便醇香四溢,令人垂涎。
如今,隨著旅游經濟的帶動,鎮(zhèn)上的許多酒店都推出了羊文化系列菜肴、全羊宴等,圍繞著羊肉、羊雜能做出幾十道菜式。但是對于古鎮(zhèn)人而言,再多的花式菜肴也抵不過年夜飯桌上那一碗紅燒羊肉,能夠從口唇直達心間,不論身在何處,總能勾起外鄉(xiāng)的游子內心深處的莼鱸之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