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留賓
金壇區(qū)人民醫(yī)院,江蘇 常州 213200
探討種植式活動義齒進行口腔修復的臨床效果
王留賓
金壇區(qū)人民醫(yī)院,江蘇 常州 213200
目的 分析種植式活動義齒進行口腔修復的臨床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14-2015年內(nèi)收治的要求下頜半口義齒修復的患者12例,將患者先行傳統(tǒng)下頜半口義齒修復,再行種植覆蓋義齒修復。將兩次修復分成分別設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兩組患者表現(xiàn)出的臨床效果作出對比。結(jié)果 客觀性:用吸光光度法測量測量并比較傳統(tǒng)活動義齒及種植活動義齒前后的咀嚼效果,觀察組咀嚼效果明顯好于對照組顯,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主觀性:讓患者根據(jù)對傳統(tǒng)義齒及種植活動義齒的主觀感受,進行問卷滿意度調(diào)查,比較組間滿意度,除美觀性外,差異明顯,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jié)論 對下頜天然牙全部缺失的患者,口腔修復時應用種植式活動義齒,可以提高臨床效果,提升患者滿意度,值得推廣。
臨床效果;口腔修復;種植式活動義齒;覆蓋義齒
隨著我國逐步邁入老齡化社會,老年人口腔疾病越來越多見,特別是下頜天然牙全部缺失,對其生活水平和質(zhì)量都有著深遠的影響。因此,口腔修復也越來越受重視??谇恍迯褪峭ㄟ^人工裝置對缺失牙以及頜面缺損的修復,以便維持其生理功能[1]。隨著口腔修復技術的發(fā)展及創(chuàng)新,種植術在無牙合患者修復方面廣受臨床青睞,并在口腔修復中得到廣泛使用[2]。我院于本次研究中對種植式活動義齒在口腔修復中的臨床效果作出了深入探究。詳細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抽取我院于2014-2015年內(nèi)收治的12例接受口腔修復治療的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排除有精神疾病、系統(tǒng)性基本等不能耐受種植術的患者。下頜診斷均為牙列缺失,上頜為正常牙列1列,牙列缺損5列,牙列缺失6例?;颊吣挲g區(qū)間是45-70歲,7例男性和5例女性,平均年齡61歲,
1.2 納入標準
①符合可接受口腔修復種植條件的患者;②知情且簽署同意書的患者。
1.3 方 法
在口腔修復前,先對所有患者進行常規(guī)口腔檢查以及身體檢查,著重檢查口腔內(nèi)待受植區(qū),了解患者頜骨結(jié)構密度及相關解剖型態(tài),根據(jù)患者的實際情況,設計種植位置以及植入的長短等,進行取模[2],確定手術方式。
予以對照組傳統(tǒng)活動義齒修復。三月后,測定咀嚼效能:讓患者咀嚼花生米(30s),使用蒸餾水漱口,將咀嚼物置于專用容器,并稀釋,根據(jù)吸光光度法[3]測定其咀嚼效能,記錄數(shù)值。
予以觀察組活動義齒種植術。先進行口腔消毒麻醉,然后嚴格按照流程進行種植術。共植入48顆種植體。待種植體穩(wěn)固后,行覆蓋義齒修復,其中球帽附著體式9例,桿卡式種植體3例。同理,三月后,讓患者咀嚼花生米(30s),根據(jù)吸光光度劑測定其咀嚼效能,記錄數(shù)值
1.4 滿意度調(diào)查
在種植術三月后,讓患者分別對對照組及觀察組義齒在舒適程度、咀嚼效率、壓痛點、穩(wěn)定、固位、美觀、費用、時間幾個方面進行對比,填寫調(diào)查表。每個問題均分為五個檔次[5-6]:非常滿意、滿意、一般、不滿意、非常不滿意。
1.6 統(tǒng)計學方法
對照組及觀察組咀嚼效能,通過兩樣本均數(shù)t檢驗,比較計量資料的組間差異。以α=0.05為標準。對照組及觀察組填寫調(diào)查表,每個問題均分為五個檔次:非常滿意、滿意、一般、不滿意、非常不滿意,觀察值從小到大混合編秩,屬不同組的相同觀察值取原秩次的平均秩次。使用Wilcoxon Mann-Whitney test 方法即兩樣本比較的秩和檢驗。
2.1 咀嚼效能
充分漱口后,通過對相同質(zhì)量花生米在相同時間內(nèi)(30s)的咀嚼,使用吸光光度法測定其懸濁液。
口腔種植修復前吸光度值(0.589±0.15),種植修復后(0.866±0.17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 對比患者的組間主觀感受
兩組義齒在舒適程度、咀嚼效率、壓痛點、穩(wěn)定、固位、費用、時間幾個方面進行對比,差異明顯,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在美觀方面無明顯差異,P>0.05。
患者實驗期間所使用的花生米均為同一品種,同時所使用的吸光光度劑亦為同一臺機器,同一人操作,以降低誤差。花生米為油性食物,咀嚼一段時間后,可形成懸濁液。咀嚼效率的高低,決定了懸濁液濃度的高低[4],溶液懸濁度高,吸光量增多,光度值亦隨之增大,反之則小。
普通下頜半口義齒的固位力主要來自大氣壓力、吸附力、表面張力。其中大氣壓力在全口義齒固位力中有重要作用。全口義齒邊緣與口內(nèi)軟組致保持緊密接觸形成良好的邊緣封閉。進而空氣無法進入,義齒按壓戴入后形成負壓力,在大氣壓力的作用下義齒猶如吸盤固位在頜骨黏膜上。而下頜義齒因口腔固有的解剖形態(tài),不如上頜義齒基托范圍大,再加上舌體的運動及唾液質(zhì)量的不理想都可能降低固位力及穩(wěn)定性。
咀嚼肌群的收縮,帶動頜骨的運動,頜骨通過牙根將力傳導至牙齒上,進而形成完整的咀嚼過程。種植式活動義齒,則通過種植體將活動義齒與牙槽骨相連,咀嚼時更接近生理狀態(tài)。穩(wěn)定性、固位力得到極大提升,咀嚼效率也隨之升高。
普通全口義齒,全為黏膜支持式,咀嚼時基托將全部合力傳導至黏膜上,若咬合不穩(wěn)、基托緩沖不夠等均會引起黏膜的壓痛。而種植式活動義齒通過球帽、桿卡等連接體同種植體相連形成混合支持式減少黏膜壓痛,讓患者感到更舒適。但是種植體式活動義齒比普通義齒多了種植時間、種值后生長時間、精密附著體安裝時間,不僅延長了患者的就診時間及次數(shù),還增加了很大的一筆費用。很多患者因為時間及費用而放棄了咀嚼效率高、舒適度更好、更穩(wěn)定的種植式活動義齒修復。
種植式活動義齒的臨床效果明顯好于傳統(tǒng)的活動義齒,但因為費用、時間及嚴格的適應癥,讓部分患者面對良好的療效而望而卻步。隨著即可種植、植骨術等技術的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適應癥得以擴大,費用得以降低,時間得以減少。種植固定義齒已經(jīng)越來越多的被患者所接受,我們有理由相信種植式活動義齒亦會成為全口義齒修復的主流而非補充。
[1]徐可卿,陳忠瑜.固定-活動-種植義齒聯(lián)合應用于咬合重建1例[J].廣東牙病防治,2014,22(3):150-154.
[2]Tang L, Lund JP, Tache R, eta. A within – subject comparison of mandibular long-barhybrid implant-supported prostheses :psychometric evaluation and patient preference[J].J Den t Res,1997, 76(10):1675 - 1683。
[3]宋兆峻,葉秀芬,寧麗,等.用吸光度法測定咀嚼效能的研究[J].口腔醫(yī)學,1998,18(2):70 -72.
[4]謝秋菲,陳利,馮海蘭,等.總義齒、覆蓋義齒和種植覆蓋義齒修復后患者滿意度的比較研究[J].現(xiàn)代口腔醫(yī)學雜志,2003,17:127-129.
[5]Meijer HJ,Raghoeba GM,VantHof MA,et al. Implant -retainedmandibular overdenture compared with complete denture ; a 5 -years' followup study of clinical aspects and patient satisfaction[J]. Clin Oral Implants Res, 1999(10):238 -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