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玉曲村藏歷新年田野調查

        2016-01-15 01:36:10楊婭,赤列班覺,丹增央金
        懷化學院學報 2015年1期

        玉曲村藏歷新年田野調查

        楊婭,赤列班覺,丹增央金

        (西藏民族學院 民族研究院, 陜西 咸陽 712082)

        摘要:根據(jù)西藏山南地區(qū)貢嘎縣東拉鄉(xiāng)玉曲村藏歷新年田野調查記錄,主要從玉曲村的自然地理環(huán)境、藏歷新年的四種傳說起源、藏歷新年的前期準備和節(jié)日程式的具體過程,詳細敘述了西藏邊遠農(nóng)村藏族群眾歡度藏歷新年的全貌。調查報告認為凝聚藏族傳統(tǒng)文化之精華的藏歷新年讓群眾在節(jié)日中進一步增強了民族凝聚力和認同感,其內在精神動力有力地促進了社會的和諧。

        關鍵詞:西藏鄉(xiāng)村;藏歷新年;田野調查

        中圖分類號:K89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9743(2015)01-0013-06

        Abstract:According the fieldwork recording about the Tibetan New Year festival in Yul-chos,Lho-kha of Tibet,this article describes how the remote rural Tibetans celebrate the Tibetan New Year.The thesis concludes that Tibetan New Year,the essence of traditional Tibetan culture,makes people in the festival further enhance national cohesion and identity,and its inner spiritual power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social harmony degree.

        收稿日期:2014-11-14

        基金項目:西藏民族學院“西藏社會經(jīng)濟與文化發(fā)展研究基地”(國家民委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科研資助項目(13MWJDZ02);西藏民族學院民族研究院2013年度中國史重點學科重點項目(13ZGSZD003)。

        作者簡介:楊婭,1985年生,女,重慶開縣人,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少數(shù)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藏、羌族歷史與文化。

        Fieldwork Report of the Yul-chos Village in Tibet

        YANG Ya,Cheley Paljor,Tenzin Yangchen

        (InstituteofEthnicStudies,TibetUniversityforNationalities,Xianyang,Shaanxi712082)

        Key words:Tibet countryside;Tibetan New Year;fieldwork

        “歲時節(jié)日,主要是指與天時、物候的周期性轉換相適應,在人們的社會生活中約定俗稱的、具有某種風俗活動內容的特定時日。不同的節(jié)日,有不同的民俗活動,且以年度為周期,循環(huán)往復,周而復始?!盵1]年節(jié)乃一個區(qū)域內民族整體文化記憶的表征及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紐帶。藏歷新年亦為“洛薩爾”(lo sar),在藏民族長期社會發(fā)展中根據(jù)天文歷算和民俗活動而成。因歲首紀月推算方式各不相同及各地生產(chǎn)勞作、生活習俗的特殊性,其年節(jié)時間和習俗不同。形成以拉薩為主的西藏大部分地區(qū)于藏歷正月初一過年;以日喀則為主的前后藏部分地區(qū),藏歷十二月一日過年;阿里地區(qū)普蘭縣等地藏歷十一月一日過新年;工布的林芝縣、米林縣、江達縣等地區(qū),則于藏歷十月一日過新年。本文調查地——山南貢嘎縣東拉鄉(xiāng)玉曲村藏歷新年從藏歷正月初一始,至正月十五結束。

        為記錄西藏山南地區(qū)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之年節(jié)文化現(xiàn)狀,筆者以民族傳統(tǒng)文化保存良好、位于貢嘎縣和浪卡子縣交界的玉曲村為田野調查點,全程跟進記錄擬呈現(xiàn)西藏邊遠農(nóng)村藏族群眾歡度藏歷新年的全貌。試圖為研究豐富多彩的藏族節(jié)日文化提供一個鮮活生動的研究個案。

        一、玉曲村自然地理環(huán)境

        隸屬貢嘎縣東拉鄉(xiāng)的玉曲村(圖1)位于喜馬拉雅山北麓最大的內陸湖、西藏三大圣湖之一的羊卓雍措北岸,背依綿延起伏的群山,在藍天白云、湖光山色映襯下有著絕世美景。距拉薩約100公里許、離貢嘎縣約70多公里,從拉薩出發(fā)需翻越海拔5 030米的崗巴拉山口方能抵達該村,整個村落依山傍水沿羊卓雍措而建,平均海拔4 500米左右。玉曲村為貢嘎縣地理位置最偏僻、交通最困難、海拔最高、氣候最惡劣的村落之一,轄三個村民小組,是一個有村民52戶、294人的藏族聚居村,草原植被面積約23 000畝、灌木叢樹木面積約264畝、耕地面積392畝,以畜牧業(yè)為主,農(nóng)業(yè)為輔。

        圖1 玉曲村遠景圖

        二、藏歷新年的傳說及起源

        關于藏歷新年的起源眾說紛紜,主要有苯教說、紡線老婦月算說、漢歷說、時輪說四種觀點。

        藏歷新年和藏族都有著古老的歷史,從文字記載能追溯到原始苯教時期,那時西藏先民已掌握基本的天文歷算,相信天體萬物由水、土、木、火、空五種元素構成。以月亮的圓、缺、朔、望來計算月份,其運算方式方法頗為簡易。按照此種推算法計算,藏歷十一月初一為歲首,各地群眾以精彩紛呈的原始歌舞和食物祭祀神靈,祈禱來年風調雨順,吉祥平安,此為苯教說,乃藏歷新年的雛形。

        西藏農(nóng)牧業(yè)早在吐蕃第八代藏王布德貢嘉時期已有很大發(fā)展。據(jù)載,居于山南雅礱河谷一位名叫“嘎毛貝姆”的紡線老嫗,在古老歷法基礎上發(fā)明了一種除了以觀察月亮的圓缺、朔望外還以星辰運行規(guī)律推算春夏秋冬四節(jié)氣的新歷法。雅礱人依新歷法計算農(nóng)耕時節(jié),使用率很高,曾一度經(jīng)久不衰。依此歷法,雅拉善布神山腳下杏樹開花時,即被視為一年歲首,舉行歡慶儀式。后人稱之為“紡線老婦月算”。

        至唐代,西藏藏歷新年發(fā)展為以麥子成熟為標識。據(jù)《舊唐書·吐蕃傳》記載:“不知節(jié)候,以麥熟為歲首。”而《新唐書·吐蕃傳》載為:“其四時,以麥熟為歲首”。公元7世紀被松贊干布迎娶到西藏的文成公主、公元8世紀進藏的金城公主,都帶去許多天文歷算書籍及內地精湛成熟的先進技術和生產(chǎn)工具,促進了西藏經(jīng)濟文化的發(fā)展。同時,藏地歷法吸收了漢族天文歷算,有了歡慶年節(jié)歲首的習俗。此為漢歷說。

        傳吉覺·達哇沃色、熱·多吉札、卓·格倫西饒等譯師們將印度佛教《時輪經(jīng)》及其注疏譯成藏文,藏族第一次以饒迥紀元,時值農(nóng)歷丁卯年,即以該年為藏歷第一繞迥火陰兔年,計六十年為一個“饒瓊”。藏族群眾據(jù)此年歷進行生產(chǎn)勞作及歲時節(jié)慶活動,其歲時年節(jié)逐步規(guī)范化,乃時輪說。

        三、藏歷新年節(jié)日程式

        從貢嘎縣城行至玉曲村的途中,隨著海拔的不斷變化,我們一路經(jīng)歷了艷陽高照、陰冷天、小雨、大雪紛飛、陽光普照的天氣。一輛中途在崗巴拉山陡坡處熄火的車在歷經(jīng)各種考驗后最終將調查組安全運抵玉曲村。藏歷水蛇年十二月至藏歷木馬年正月(公元2014年2月至3月),調查組一行駐扎于村,全程跟進記錄玉曲村藏歷新年的儀式過程。

        (一)藏歷新年的前期準備

        玉曲村內的多數(shù)村民于藏歷十二月開始準備年貨。筆者田野調查期間入住的洛桑家約于藏歷十二月二十日始置辦年貨。同村里多數(shù)家庭情況相似,閑暇時間段勞動力外出至周邊縣、市務工,很多年貨由在外務工者購置。

        1.食物準備

        藏歷新年中必不可少的藏式酥餅——“卡塞”(kha zas)①反映了藏族人民飲食習慣中濃厚的高原特色。藏歷十二月二十二日洛桑一家從早十點至晚七點一整天都圍著大油鍋忙于和面、造型、在滾燙的油鍋里炸形狀各異的“卡賽”。炸“卡賽”仍保持著諸多傳統(tǒng)習俗:制作第一個“卡賽”需將面裹于一根長條木棍上,炸好后從房頂四個角落向外扔出,此舉寓意為將晦氣趕出廚房不擾亂“卡賽”制作及炸“卡賽”時油不亂飛濺傷人;第二個為蝎子狀,將該卡塞和一個微型五色經(jīng)幡枝供奉于廚房藏柜頂端以祭祀灶神,“在藏族人心目中,廚房是最干凈的地方,也是他們最崇敬的地方,因為這里有掌管一家衣食富足的灶神,所以新年到來時供奉灶神是至關重要的”[2]。一家之主的洛桑念誦著感謝灶神經(jīng)年累月保佑家人并祈愿新一年吉祥如意?!翱ㄙ悺庇屑楦蛔愕南笳髦猓^年對“卡賽”的需求量很大,敬奉各神靈需一部分;家庭成員眾多,消耗很大;親友數(shù)量龐雜,“卡賽”是禮物必備品。筆者調查結束返程時,洛桑將一大包裝有“卡賽”、奶酪、奶渣等傳統(tǒng)食品作為吉祥禮物相贈。

        藏歷十二月二十六日前后,玉曲村各家主婦們陸續(xù)備置釀制青稞酒(nas chang)的材料。青稞酒是藏民族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飲品,隆重喜慶的年節(jié)更需青稞酒相伴方更顯節(jié)日氛圍。其釀制過程復雜繁瑣:洗凈后的青稞倒進大鍋,加入約為青稞2/3倍的清水用旺火煮。水干后,降旺火為文火并用粗木棍上下攪拌翻炒,使青稞受熱均勻熟透。翻炒過程中,需不時用手捏青稞粒兒以判斷其生熟程度。八成熟時?;鹨棋佅略钭匀焕鋮s約半小時,使青稞徹底吸干鍋中余水。溫熱的青稞攤開于干凈布上,撒勻酒曲以發(fā)酵。撒酒曲屬技術工種,撒曲時青稞太燙,酒口感苦澀;青稞太涼撒曲,則發(fā)酵不充分,口感生澀。撒曲后,將其裝進大陶罐,用氆氌或厚衣物等包裹密實靜放室內。夏季一兩天出酒,冬季需三天左右。調查隊住宿的女主人白宗釀制青稞酒的技藝在村內屈指可數(shù),她端出新釀的青稞酒請我們開壇嘗新。喝到如此正宗的自制青稞酒,我們都很興奮,其口感香醇甘洌、些許酸甜,后味有點苦辣,口味和內地醪糟差不多,但青稞酒后勁很大,很容易醉人。

        2.清潔大掃除

        打掃房屋藏族稱“古恰”(dgu phyags),“古”(dgu)九,意指二十九日,“恰”(phyags)為清潔、清除、清掃之意。多數(shù)家庭于藏歷十二月二十九進行屋內外、庭院及村寨的清潔、裝飾,亦有少數(shù)家庭通過查看藏歷擇良辰吉日進行清潔衛(wèi)生。藏歷十二月二十九,洛桑全家約早上六點就分頭忙碌。孩童負責房間及庭院衛(wèi)生;成人在樓梯上擦拭內外墻灰塵,用糌粑給房梁畫許多白點寓意人壽糧豐;用石灰或糌粑等白色粉末在大門或主體外墻上畫象征吉祥、幸福、永恒的“”雍宗符號及寓意吉祥如意、佛光普照、糧食豐收的月亮、太陽、星星或青稞麥穗圖案。所有家什包括盛水的銅缸及爐灶里外擦拭一新;精美的新卡墊上搭著方形白紗更為華麗;藏式風格濃厚的年畫使節(jié)日的氛圍更濃厚;正屋墻上象征吉祥、昌盛、圓滿的“八吉祥徽”(bkra shis rtags brgyad)——寶傘、金魚、寶瓶、蓮花、右旋海螺、吉祥結、勝利幢、金輪八個吉祥標志用顏料重新臨摹一遍,更顯栩栩如生;筆者加入洛桑和其弟弟的行列,三四個人合力掛好一年更換一次、垂掛于窗戶門楣頂端寓吉祥如意、辭舊迎新的“香布”(sham bu)②。清潔裝飾后的整個房屋散發(fā)出莊重、喜慶和潔凈的怡人因子?!斑@一切,都表示著主人舉家祈愿新一年吉祥如意、日月常轉、幸福永恒、人畜興旺、糧食滿倉。”[3]

        3.制作祭祀品

        祭品——經(jīng)幡③,更換屋頂經(jīng)幡乃所有家庭一年最重要的是事,玉曲村的傳統(tǒng)是查閱藏歷本以擇吉日更換經(jīng)幡。玉曲村的自然地理環(huán)境以草地植被為主,較少有樹木生長。經(jīng)幡樹枝由在外歸家者從貢嘎縣城附近村寨購回。據(jù)村民講述,之前外出務工者甚少,每到年末,貢嘎縣人駕駛著裝滿樹枝的貨車到各村寨往返出售。走村串戶時樹枝約10元/根,隨著物價水平的上漲,現(xiàn)在的售價約20-30元/根。洛桑家有新舊兩棟房屋,連同祭山神、水神、寺廟等每年約需15根樹枝,費用支出頗高。家庭男性成員約于藏歷十二月二十八縫制經(jīng)幡,其中兩個人將整塊布裁剪為長寬約二十厘米正方形,其他人用針線將方形幡布一張一張地縫于枝椏。經(jīng)幡幡布顏色順序有嚴格講究,在該村絕大部分人所崇信的藏傳佛教中,幡布從上到下的顏色依次為藍、白、紅、綠、黃,分別象征天空、祥云、火焰、江河和大地,亦有五方佛或五種智慧之意。五色幡順序外,可在這五色幡布的上端或底部縫制顏色不限、大小不同的幡布,底部多由一張大單色鑲邊幡布作為經(jīng)幡主幡。制作經(jīng)幡前后花費洛桑家六個男性約兩天時間。藏傳佛教中,經(jīng)幡隨風飄動一下,寓誦經(jīng)一次,望著擺放于院內隨風舞動的經(jīng)幡樹,洛桑一家露出喜悅、虔誠的笑容,等待新年初二更換經(jīng)幡的神圣時刻來臨。

        (二)藏歷新年過程

        1.辟邪吃“古突”

        藏歷十二月二十九是藏族人民忙碌又充滿特殊意義的一天。孩子出門找尋放置在大門前寓意九尊佛④的九尊石堆上的小白石,男主人將尋回的白石虔誠地置于九尊石堆頂部。

        在藏族人觀念中,世間有神靈護佑,也有搗亂鬼及帶來災難、疾病的邪晦之物。年前必須將包括邪晦之物在內的鬼趕出家門、攆到地獄。夜幕降臨即進行驅邪儀式:女主人給包括我們在內的每人分一小團糌粑,領取糌粑團的人從額頭至全身揉擦身體每個部位,女主人白宗亦為所有家畜全身擦拭一遍,去除動物身上的不潔晦氣。所有人將沾滿汗?jié)n、污垢的糌粑團扔進破陶罐里,寓意所有的邪物晦氣全已抹去。放于庭院中的兩個破陶罐內還裝有兩三張人民幣、碎陶片、氆氌或舊衣物、山羊角、切瑪?shù)仁澄锛霸伞癤”形的青稞梗(圖2)。天全黑下來,需緊閉家門,兩個男性長者端著破陶罐,舉著點燒的青稞梗邁出家門將陶罐扔至房屋反方向的十字路口。一路高喊著:“各路小鬼,吃穿用所需都已享用,請你們離開!一年邪晦都帶走吧!”處理完陶罐返程路上不能開口說話,亦不能回望陶罐,否則邪晦之氣會跟回到家。

        圖2 驅邪的陶罐

        結束驅邪儀式,全家人團聚一起。主婦圍著鍋爐制作“古突”(dgu thug)⑤,于傳統(tǒng)家庭,“‘古吐’制作成太陽、月亮、鍋、勺、經(jīng)書、茶杯等不同形狀,中間分別包肉、糖、鹽巴、辣椒、石子、羊毛、瓦片等九種象征物?!盵4]洛桑家女主人白宗在“古突”里包進辣椒、羊毛、鹽、西藏本土桃、木炭、豌豆、臭奶渣、人參果九種物品(圖3)。剛出鍋的“古突”首先敬奉大門前的九尊佛及家神共享佳肴,感謝佛祖保佑。祭祀完畢,全家按長幼次序圍坐于卡墊一圈,白宗將“古突”給每人盛一碗,誰吃到包有特殊物品的“古突”必須及時向掌勺的女主人匯報。包裹進的每樣物品都與食者的性格命運關聯(lián),在藏族人眼中,這是一種節(jié)日娛樂,也是一種占卜。吃到辣椒表示此人性格潑辣、性格急躁;羊毛則是性情溫順、靦腆;吃到鹽的人平時貪玩、有好吃懶做之嫌,會遭到家人的嘲笑、調戲;而吃到包有本土桃的“古突”之人是當晚最令人羨慕的,桃(kham bu)在藏地有吉祥如意之意,其寓意最好;木炭卻寓為手狠心黑,吃到木炭的人會急于否認自己屬于此類人;豌豆表示此人圓滑、辦事靈活;吃到臭奶渣的人會將當晚吃“古突”的歡樂氣氛推向高潮,一片笑聲中相互調侃,臭奶渣暗示該人常在各個場合偷偷放屁的“臭蛋”;人參果預示此人會身體健康、長命百歲,會引來一陣羨慕之聲。筆者當晚的“古突”碗中吃到“桃”(kham bu),洛桑一家人圍過來表示祝賀、恭喜,祝福筆者新一年會吉祥如意、平安順利。那瞬間,有種熱淚盈眶的感覺,百感交集于這些藏族同袍們的善良質樸。

        圖3 制作“古突”

        2.擺放供品

        藏歷十二月三十擺放供品。由“卡賽”、水果、糖等食物疊加而成的“碟嘎”(sder kha)⑥及用酥油塊、磚茶、紅頹、蘋果、橘子等食品疊加為高約六七十厘米的柱形“碟嘎”(圖4),寓意一年步步高升、豐衣足食。緊挨“碟嘎”擺放“卓蘇切瑪”(gro so phye mar)⑦,兩個敞口內斗裝滿糌粑、小麥,幾片酥油塊、糖果、及人參果,插上一對酥油花捏制而成的俗稱酥油花板的“仔卓”(rtse sgro),寓萬物祥和瑞氣。羊頭(rtse sgro)同年頭(lo mgo)諧音,從古至今“藏族人崇拜羊,羊是新年祝福的供品,桌子上往往供上一只用酥油或陶瓷做成的羊頭,這些擺設用意是慶祝豐收,祝福新的一年風調雨順”[2]。玉曲村延續(xù)將羊頭作為吉祥之物供于新年供桌上。白底的彩塑羊頭端放于藏柜上,主人洛桑虔誠地在羊頭眉宇、羊角處點上酥油,頭頂插一個代表光明、幸福、吉祥并具驅魔避邪功能的日月圖案。擺放好供品,請佛祖神靈共享新年佳節(jié)。

        圖4 制作“碟嘎”

        3.合家歡慶迎初一

        正月初一清晨,筆者跟隨女主人白宗在晨光中去村里公用水房背新年第一桶吉祥水。白宗把祭品供在水房平臺,抹些酥油在平臺上祭祀完水神后方取水回家。藏族民間關于新年初一背水有個美麗的傳說:“閻羅法王辛者曲杰當天夜里要攀上高峻的雪峰,喝雪山上的雪獅之奶。一邊喝,一邊讓奶流下川里。獅奶順著高山陡坡流進江河源頭。誰起得最早,舀到了第一桶水,里面就有獅奶,人喝了就健康長壽。”[3]玉曲村沒有江河,村民認為公用水房等同于和江河相連,起得最早背到第一桶水的人,意同舀到雪獅甜美的奶汁。

        啟明星逐漸泛白,男主人洛桑上房頂將香草(該地自然地理環(huán)境決定由香草替代香柏、桑枝)放進正東方位的大祭祀陶罐里點燃,供奉一些糖果、“卡賽”等食物于陶罐前的平臺。桑煙裊裊升起,在香草上撒些糌粑、青稞酒,放開嗓門歌頌神靈功德并祈愿賜予吉祥如意。

        家庭成員男女老少互道“洛薩扎西德勒”(lo gsar bkra shis bde legs)意為新年快樂、新年吉祥如意,至供品前用右手拇指和食指捏點“切瑪”里的糌粑向天空撒三下,品嘗點糌粑和酥油虔誠地念誦“扎西德勒平松措、阿媽巴主株公康桑、旦度碟哇妥吧秀”(bkra shis bde legs phun sum tshogs/e ma bag u sku khams bzang/gtan tu bde ba thob par shog)意為愿吉祥如意美滿、女主人健康長壽、歲歲平安吉利。祭完神靈后用女主人背回的第一桶吉祥水洗漱,洗漱水喂給牲口,人畜共享甘甜圣水。患難與共亦果實共享,是藏族人將牲畜視為家庭成員及民族寬厚善良品質的表現(xiàn)。

        洗漱打扮完畢,全家人身著傳統(tǒng)民族服飾依長幼順序圍坐于卡墊共進早餐。入住洛桑家的筆者視同為洛桑家成員之一,穿上女主人白宗的藏族傳統(tǒng)民族服裝端坐于卡墊上,和一家人共迎藏歷新年的到來。新年第一頓早餐非常豐盛且順序嚴謹,由女主人或長女捧著“切瑪”至最長者前,請他品嘗“切瑪”,老人右手拈些許糌粑向天空撒三下,同時念誦祝福語。后輩輪番敬獻潔白哈達、敬奉青稞酒,祝福長者身體健康、吉祥如意。按照長幼依次品嘗過“切瑪”和青稞酒。結束象征祝福美滿幸福的開年儀式后,全家共享人參果飯、“土巴”(thug pa)面食、喝甜茶、互敬青稞酒送祝福,在庭院內圍成圓圈載歌載舞、盡情歡跳共享天倫之樂。玉曲村村民有個傳統(tǒng)的習俗:大年初一上午不出門、不花錢,亦不相互拜年。一家人聚首歡慶,為全家守住一年財氣,初一出門花錢則有一年花錢如流水、財氣不旺之嫌。

        4.祭祀祈福迎眾神

        據(jù)查藏歷本,藏歷木馬年大年初二是一年之始的第一個星辰吉日,宜祭祀更換經(jīng)幡。太陽初升,筆者跟隨洛桑全家一樣身著傳統(tǒng)民族服飾登上屋頂布置祭臺并煨桑祭祀更換房頂經(jīng)幡。男主人洛桑率隊將香草放進煨桑爐內點燃,裊裊桑煙沁溢心田,在燃燒的香草上撒些糌粑、青稞酒,酒香隨著桑煙敬獻給佛祖神靈。洛桑弟弟將一些和著香油的糌粑、“卡塞”供于煨桑爐前的祭祀臺,于祭臺邊沿抹些酥油點并念誦新年祈福語。煨桑儀式結束,扛著新制經(jīng)幡樹枝在裊繞的桑煙中順時針轉動三圈,借助桑煙以并連接人神兩界的神圣。經(jīng)幡順時針插在屋頂四個角落,每安插一個經(jīng)幡需煨桑祭祀。經(jīng)幡更換結束,全家面向煨桑爐按長幼一字站開,長女端上“切瑪”,由長者領頭每人抓一把糌粑,唱頌揚四方神山圣靈。每贊頌一個圣山神靈都向空中拋灑一次糌粑。最后以“拉索羅”結束頌唱,全家將手中糌粑齊拋向空中,隨風飛舞的糌粑在藍天映襯下使整個祭祀氛圍更為圣潔莊嚴。

        正月初三舉行村里的集體祭祀,此為藏歷新年期間最熱鬧的一天,村約習俗規(guī)定每戶至少派三人參加。分別加入祭拜山神、朝拜水神、朝圣寺廟的團體小組。

        筆者跟隨洛桑的長子參加祭拜山神的小組,祭拜山神的一行人在村內一位長者索朗頓珠的帶領下,于早六點身著民族服飾、背上供品一路高歌不斷地奔赴距村莊約兩公里遠的神山。神山上有三個山神祭祀點,首先從山腰處的祭臺開始敬奉祭祀。先前抵達山腰者需等其他村民聚集后,由長者索朗頓珠安排分成四五人一組煨桑祭祀。先將經(jīng)幡枝插于煨桑爐后方,祭祀者面向經(jīng)幡樹、手抓一把青稞一字排開在索朗頓珠的領頭下大聲誦念新年祈福祝詞。頌詞結束時將青稞向空中拋撒三下,結束祭拜后邁向第二個及山頂祭臺。

        約上午九點多,祭山結束陸續(xù)返回村委會大院,所有參加祭祀的人齊聚于此喝酒、玩骰子、載歌載舞互話新年。

        約晨八點,朝拜水神、寺廟的村民整裝出發(fā),祭祀水神和祭拜山神程序雷同。

        村民朝拜寺廟組抵達寺廟后,首先從寺廟中央的巨型煨桑爐煨桑朝拜,順時針祭拜供奉的諸座佛像。轉寺廟或轉山以收獲吉祥、積蓄功德。轉山結束后村民在寺廟庭院互享自備的美酒佳肴。眾人一起掛經(jīng)幡豎“塔欽”(dar chen)⑧,豎“塔欽”乃非常隆重的宗教儀式,在藏族人信仰里其關系到一年一方平安、風調雨順與否。因而村民參與的積極性很高,紛紛將潔白哈達或寫滿經(jīng)文的經(jīng)幡系于“塔欽”上。朝拜完寺廟,一行人爬山登高、喝酒、玩牌、唱歌跳舞人神共娛,約晚七點喝得盡興的村民才陸續(xù)返家。

        “人們的獻祭是行為,但其文化的動力是象征的和精神上的,祭祀是在信仰的世界里運轉的。在這種氛圍里,人們所做的任何事情,都是對神圣和神圣生活的一種隱喻,都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盵5]神山圣湖插滿五彩經(jīng)幡和風馬旗,村民簇擁一起,滿懷喜悅地望著祈愿的經(jīng)幡迎風招展。站在人群中的筆者,抬頭仰望桑煙繚繞,如巨型雪花的“隆達”(rlung rta)飛舞于天地間,頓覺整個大地籠罩在一片神圣而圣潔的氛圍中(圖5)。

        圖5 煙霧繚繞中的風馬旗

        正月初四至十五,村內及鄰村各親朋間相互拜訪吃飯喝酒、玩骰子、對歌、跳鍋莊等休閑娛樂活動為節(jié)日期間的主要內容。需返崗的務工者、返校的學生等多于正月初十左右啟程離家,藏歷新年的歡慶活動在這些人員的前后離開中逐漸畫上尾聲。

        四、結語

        “我們常稱謂的‘傳統(tǒng)’,其實可理解為一種‘社會記憶’。它既是一種積淀,也是一種傳承,更是一種社會歷史結構?!盵6]凝聚了藏族傳統(tǒng)文化之精華并作為傳統(tǒng)民族文化閃亮的一部分,藏歷新年的全民參與性使參加者在共同行動中更進一步增加民族凝聚力和認同感。相同的節(jié)日習俗亦在歡樂氛圍中分享彼此情誼,有效化解日常生活中的沖突矛盾,其內在精神動力有力地促進了當代社會的和諧。

        注釋:

        ①“卡塞”(kha zas):一種用酥油、面粉為主要原料,根據(jù)個人技藝及愛好制成形似大麻花、長油條及蝴蝶狀、橢圓形及耳朵形等諸多形狀油炸而成的面食,吃起來香脆可口。有的會在剛出鍋的“卡賽”上涂上各色顏料并裹一層白砂糖,形狀及口感更佳。在藏族人眼中,“卡賽”的品種及花色常為判斷女主人是否勤勞、智慧和熱情的標志和象征。

        ②“香布”(sham bu):乃是藏式建筑的一種特殊裝飾,主體顏色為白色,有的配上紅綠藍黃等顏色邊沿的五彩綢布垂掛于門窗頂部,一年更換一次。“香布”的顏色莊重且鮮艷奪目,風動其飄然撩起,整個建筑顯得更加靈動。按照藏族的傳統(tǒng)信仰,“香布”具有祈求如意意、吉祥和除舊迎新的寓意。

        ③經(jīng)幡(dar lcaog):一種用麻紗、棉布、絲綢等材質制成的藍、白、紅、綠、黃五種顏色的方形彩旗。五色分別象征天空、祥云、火焰、江河、大地,其色序不能錯亂,藏傳佛教又賦予五色為五方佛及五種智慧之意。經(jīng)幡的大小及圖案不盡相同,大的約有3-5米長、60厘米寬,上印佛經(jīng)或鳥獸圖案,顏色多數(shù)或紅或白,主要側掛于廣場或寺廟前的經(jīng)幡桿上;小經(jīng)幡主要是五色方形經(jīng)幡,同樣面印佛經(jīng)或鳥獸圖案,穿在一根長繩上,橫掛于山神的主山口;插在房頂上的經(jīng)幡多為星火無字幡,上面由五色幡布條和下端一塊單色鑲邊的主幡組成。因經(jīng)幡在風力下隨風飄動的又被稱作風幡。

        ④九尊佛:大日如來、東方之寶幢如來、南方之開敷華王如來、北方之鼓音如來、西方之無量壽如來、東南方之普賢菩薩、東北方之觀自在菩薩、西南方之妙吉祥童子、西北方之慈氏菩薩。

        ⑤“古突”(dgu thug):藏歷十二月二十九日藏族人吃“土巴”(thug pa)的專用名稱?!肮拧?dgu)是數(shù)字九,“突”(thug)是湯面食品的總稱,主要由青稞粉或小麥粉和水揉捏后包裹些寓意不同的如羊毛、辣椒、鹽等象征物的面疙瘩,乃“土巴”(thug pa)的縮寫。

        ⑥“碟嘎”(sder kha):主要由“卡賽”、水果、糖等各種食物有序壘成的神佛供品。

        ⑦“卓蘇切瑪”(gro so phye mar):簡稱“切瑪”。制作精美的木質五谷斗內分別盛裝糌粑和小麥顆粒成金字塔形,上插酥油花板和彩色青稞穗等,具有吉祥如意、年節(jié)快樂和五谷豐登之寓意,是藏歷新年必不可少的供品之一。

        ⑧“塔欽”(dar chen):巨型經(jīng)桿稱為“塔欽”,佛的經(jīng)旗桿,一根長約10米的木頭上纏繞著僧俗各色人等獻給佛祖的印有經(jīng)文的經(jīng)幡、各色哈達等最為貴重的祀禮,豎立寺廟庭院或門前,掛新經(jīng)幡時不能取下舊經(jīng)幡,直接掛于舊經(jīng)幡上面,新舊經(jīng)幡的福德一起收到佛祖神靈的護佑。

        參考文獻:

        [1]鐘敬文.民俗學概論[M].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8:134.

        [2]張鷹.節(jié)慶禮儀[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90-91.

        [3]尕藏才旦,格桑本.雪域氣息的節(jié)日文化[M].蘭州:甘肅民族出版社,2000:22,26.

        [4]楊輝麟.西藏的民俗[M].西寧:青海人民出版社,2008:303.

        [5]金澤.宗教人類學導論[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1:262-263.

        [6]彭兆榮.文學與儀式:文學人類學的一個文化視野——酒神及其祭祀儀式的發(fā)生學原理[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63.

        亚洲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吃药| 日本伦理视频一区二区| 水蜜桃男女视频在线观看网站| 亚洲av高清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国内a∨免费播放| 亚洲av在线播放观看| 日本免费一区二区精品| 亚洲av综合色区无码专区桃色| 骚小妹影院| 精品18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一区二区三区一片黄理论片| 亚洲乱码国产乱码精华| 内射无码专区久久亚洲| 精品人伦一区二区三区蜜桃麻豆| 成人免费毛片立即播放| 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爱欲| 影视先锋av资源噜噜| 69av视频在线| 精品久久一品二品三品| 色欲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成人无码久久精品老人| 亚洲中文字幕黄色小视频| 亚洲高清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国内精品卡一卡二卡三 | 亚洲 卡通 欧美 制服 中文| 亚洲精品456| 日韩一二三四区免费观看| 国产黑丝美腿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52avav| 亚洲人成网站久久久综合| 少妇熟女天堂网av天堂| 久久国产加勒比精品无码| 国产精品原创巨作AV女教师| 91青青草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亚洲成性色av人片在线观| 真人无码作爱免费视频禁hnn| 粗大挺进尤物人妻一区二区| 成人性生交大片免费看l| 人妻少妇无码精品视频区|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播放观看| 亚洲自偷自拍另类第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