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美鳳,潘春秋,韋彩捌,盤麗華,韋 琴,蘭寧華,黃桂芬,覃獻朋,韋春琳,吳艷麗
Influence of doctor-nurse synchronous full-service of
accountability management on nurses’job satisfaction
Qin Meifeng,Pan Chunqiu,Wei Caiba,et al
(The People’s Hospital of Hechi City,Guangxi 547000 China)
醫(yī)護同步全程服務責任制管理模式對護士工作滿意度的影響
覃美鳳,潘春秋,韋彩捌,盤麗華,韋琴,蘭寧華,黃桂芬,覃獻朋,韋春琳,吳艷麗
Influence of doctor-nurse synchronous full-service of
accountability management on nurses’job satisfaction
Qin Meifeng,Pan Chunqiu,Wei Caiba,et al
(The People’s Hospital of Hechi City,Guangxi 547000 China)
摘要:[目的]探討醫(yī)護同步全程服務責任制管理模式對護士工作滿意度的影響。[方法]選擇2013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普外科、神經外科、心胸外科、神經內科實施醫(yī)護同步全程服務責任制管理模式護士59人為醫(yī)護同步組,選擇同期我院泌尿外科、婦科、骨1科和腎內科實施傳統(tǒng)責任制護理管理模式護士62人為傳統(tǒng)組,比較兩組護士工作滿意度情況。[結果]醫(yī)護同步組護士工作滿意度各項目均分和總均分高于傳統(tǒng)組(P<0.05)。[結論]醫(yī)護同步全程服務的責任制管理模式可以提升護士的工作滿意度及專業(yè)成就感。
關鍵詞:醫(yī)護同步;責任制管理;滿意度
中圖分類號:R197.323
文獻標識碼:碼:A
doi:10.3969/j.issn.1009-6493.2015.27.020
文章編號:號:1009-6493(2015)09C-3383-03
基金項目河池市科學研究與技術開發(fā)計劃自籌經費科研項目,編號:河科能1031003。
作者簡介覃美鳳,本科,單位:547000,河池市人民醫(yī)院;潘春秋、韋彩捌、盤麗華、韋琴、蘭寧華、黃桂芬、覃獻朋、韋春琳、吳艷麗單位:547000,河池市人民醫(yī)院。
收稿日期:(2014-07-31;修回日期:2015-08-25)
護理工作是致力于人類健康的服務性工作,護理質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護士對工作的滿意程度[1],工作滿意度是促使護理人員不斷提升業(yè)務水平和繼續(xù)留在護理崗位的內在動力[2]。據調查報道,護士由于長期處于精神高度緊張、身體過度疲勞、高職業(yè)暴露等工作風險中,護士對護理工作比較不滿意,護士工作滿意度水平較低[3]。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改善護士工作滿意度,促進護理隊伍穩(wěn)定健康發(fā)展是當今護理管理者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2013年我院實施醫(yī)護同步全程服務責任制管理模式,有效提高了護士的工作滿意度,現(xiàn)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擇2013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普外科、神經外科、心胸外科、神經內科實施醫(yī)護同步全程服務責任制管理模式護士59人為醫(yī)護同步組,其中男1人,女58人;年齡22歲~50歲(29.5歲±5.8歲);工作時間2年~30年(18.5年±4.7年);副主任護師1人,主管護師10人,護師11人,護士37人;本科12人,???8人,中專9人。選擇同期我院泌尿外科、婦科、骨1科和腎內科實施傳統(tǒng)責任制護理管理模式護士62人為傳統(tǒng)組,其中男2人,女60人;年齡21歲~53歲(28.4歲±4.7歲);工作時間2年~32年(19.0年±5.3年);副主任護師2人,主管護師8人,護師13人,護士39人;本科15人,???8人,中專9人。納入標準:持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注冊護士執(zhí)照,在所在科室工作≥1年,既往和目前無精神疾病和意識障礙,知情同意者。排除標準:進修護士、實習護生,研究期間外出進修、學習、休假超過30 d者。兩組護士年齡、性別、工作時間、學歷、職稱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護理方法
1.2.1傳統(tǒng)組實施傳統(tǒng)的分工制責任制護理管理模式,即將病區(qū)護士分成責1、責2兩組,每組分管病區(qū)25張~30張床位,每天每組1名護士負責本組病人從入院接待、基礎護理、生活護理、治療、心理護理、健康教育、出院指導、病房管理等所有的治療護理工作,不參與醫(yī)生的每日查房,時間允許情況下可參與醫(yī)生的疑難病例、死亡病例、手術病例討論等。其余護士輪值除責任班外的治療班、巡回班、辦公班、早班、夜班,如治療班專門執(zhí)行靜脈輸液、肌肉注射等治療工作,巡回班專門更換液體、配液體,辦公班專門處理醫(yī)囑等工作,起到協(xié)助責任班工作的作用。
1.2.2醫(yī)護同步組實施醫(yī)護同步全程服務責任制護理管理模式,具體方法如下[3]。①分組:醫(yī)護同步全程服務責任制管理模式將病區(qū)護士按年齡、職稱、工作經驗層級(即主管護師、護師、護士、見習護士)分成責1、責2、責3、責4 4個護理責任小組,并納入同樣分層級(即副主任醫(yī)生、主治醫(yī)生、住院醫(yī)生、見習醫(yī)生)的醫(yī)療小組,組成醫(yī)護同步全程服務的責任制管理組。護理組每組設組長1名,分管10張~12張床位,每個護士分管2例或3例病人,每個醫(yī)護同步組共同負責本組病人自入院后的診療、護理直至住院及出院后的隨訪工作。②排班方法:醫(yī)護同步全程服務責任制管理模式護理人員的班次采用彈性排班法,并隨時根據病房所需進行調整,班次分為白班和夜班兩種。白班主要為責任班,由每組的責任組長或派1名組員當值,每天每組必須保持有1名組員當班,負責本組病人當日所有的治療、護理、術前準備、健康教育、心理疏導、各護理記錄單的書寫等工作。其次設巡回班1名,由輪值夜班的護士當值,負責配備病區(qū)所有病人治療用液體及協(xié)助各責任小組更換液體;辦公班1名,由輪值夜班的護士當值,負責科室每日常用藥品、貴重藥品的領備。每日工作由晨會交接班開始,交接班結束后責任組長帶領本組護士與本組醫(yī)生共同查房,參與本組手術病例、疑難病例、死亡病例的討論以及本組病人當日治療方案和手術部署,并適時發(fā)表護理經驗、意見和建議;查房結束后與本組組員共同探討、安排執(zhí)行本組病人的治療和護理任務。遇雙休日、節(jié)假日排班方法不變,如遇到中午、夜班危重病人多、治療任務重時增加本組成員臨時應急。
1.3觀察指標采用護士工作滿意度量表于2013年1月—12月利用每季度護士集中理論學習時間,由各科護士長發(fā)放給護士獨立完成,觀察比較兩組護士的工作滿意度情況。護士工作滿意度量表由美國學者McCloskay 在Maslow和Burns的理論的基礎上于1974年創(chuàng)建的卡勞斯克/米勒滿意度量表(MMSS),量表包括福利待遇(3個條目)、排班(6個條目)、工作與家庭的平衡(3個條目)、與同事的關系(2個條目)、互動機會(4個條目)、職業(yè)機會(4個條目)、被表揚和認可(4個條目)、控制和責任(5個條目)8個方面31個條目。采用Likert 5級計分法,其中5分為非常滿意,4分為比較滿意,3分為既不是滿意,也不是不滿意,2分為不太滿意,1分為非常不滿意,總分31分~155分,分數(shù)越高說明護士工作滿意度越高[4]。
2結果(見表1)
表1 兩組護士工作滿意度各項目均分及總均分比較 分
3討論
3.1護士工作滿意度的影響因素目前我國由于醫(yī)療保險制度的改革、病人人數(shù)的日益增加,致使承擔大部分醫(yī)院日常醫(yī)療服務工作的護士工作量日益繁重,而隨著醫(yī)療制度和管理體系的改革和運行,不少醫(yī)院為控制人力成本而嚴格控制護士人數(shù),導致護士嚴重超負荷工作;此外護士崗位報酬低微,護士工作量與薪酬比例失調,護士的工作價值得不到體現(xiàn)。醫(yī)患糾紛日益激烈,護士作為與病人的第一接觸者,首當其沖成為病人的發(fā)泄對象,護士的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各級衛(wèi)生管理部門每年對醫(yī)院各種名目繁多的考核和檢查等,護士們每年必須花更多的業(yè)余時間應付諸多的理論、操作訓練、考試等,而缺少對家庭的關照,家庭與工作不平衡等,上述諸多因素嚴重影響護士的工作滿意度。在醫(yī)院的日常護理工作中,護士工作滿意度下降一方面可使護士工作積極性降低、工作態(tài)度消極、怠工等,導致為病人提供的護理服務質量降低而致病人滿意度下降,護患糾紛增加,護理投訴事件增多;另一方面可導致護士不服從醫(yī)院管理,請病假、事假等增多,離職護士增多。尤其是當前“優(yōu)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的開展,增加和擴大了護士的工作內容和范圍,提高了護理工作要求,使護理人力資源更顯不足[5]。研究表明,護士滿意度、護士穩(wěn)定、為病人提供的服務質量與病人滿意度是一個循環(huán)鏈,相互影響[6]。
3.2醫(yī)護同步全程服務責任制管理模式提升護士的工作滿意度醫(yī)護同步全程服務責任制管理模式把醫(yī)療組和護理組融為一體放置于同等的位置,從查房、病人治療方法、手術計劃、病例討論等均由醫(yī)護共同全程參與制訂,護士能暢所欲言地提出自己的意見和建議,克服了傳統(tǒng)責任制護理管理模式護士只單純執(zhí)行醫(yī)囑,不參與或僅參與不發(fā)言醫(yī)療組行為的護理工作方式,使護士感覺護理不再是醫(yī)療的附屬品,護理工作得到認可,工作積極性和滿意度得到提高。傳統(tǒng)的責任制護理分組形成各班分工制的流水線式工作,一個護士分管的工作過多、量過大,護士以完成當日工作量為首要任務,護患溝通交流少,關系不融洽,病人滿意度較低;醫(yī)護同步全程服務責任制管理模式將護理人員按層級分組,每組管理的病人減少,使護士能將更多時間用在與病人的互動中,使護患關系更加密切,促進融洽護患關系的建立,提高了病人的滿意度,提高了醫(yī)院的信譽、社會和經濟效益,護士的收入也間接得到了提高。傳統(tǒng)責任制護理模式白夜班輪轉,讓備受夜班之苦的護士看不到希望,尤其是年輕護士,更感覺失望;醫(yī)護同步組4個責任組長均上白班,一個季度組內白夜班輪轉1次,責任組長按層級選拔擔任,此排班方式使年輕護士看到希望,從而安心于工作。
醫(yī)護同步全程服務的責任制管理模式是指在組織結構上和內容上由不同層次的護理人員組成,對一組病人實施醫(yī)護同步全程服務的責任制護理,該模式的應用有利于提高護士對自身工作的滿意度,調動護理人員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工作效率,提升護理質量[7]。我院經實施醫(yī)護同步全程服務的責任制管理模式后,對實施該模式的病區(qū)護士進行工作滿意度調查,并與未實施該模式的病區(qū)護士工作滿意度比較。本研究結果顯示,醫(yī)護同步組護士的工作滿意度各項目均分和總均分均高于傳統(tǒng)組(P<0.05),說明醫(yī)護同步全程服務的責任制管理模式可以提升護士的工作滿意度,使護士看到了未來,感受到了專業(yè)的成就感。
參考文獻:
[1]陳都紅,王超,黃丹麗,等.鄂西北地區(qū)三級甲等醫(yī)院護士工作滿意度調查及影響因素[J].護理研究,2014,28(2C):686-688.
[2]李穎堃,王志穩(wěn),劉輝,等.北京市養(yǎng)老院護士工作滿意度及其工作倦怠關系的研究[J].中國護理管理,2013,13(6):58-60.
[3]陳齊鳳,鄧珍嬌,何艷春,等.廣東臺山市護士離職意愿與工作滿意度相關性分析[J].現(xiàn)代臨床護理,2013,12(11):11-14.
[4]王曙紅.臨床護理評價量表及應用[M].長沙: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1:248-250.
[5]蔡英華,華皎.三級甲等醫(yī)院護士工作滿意度的現(xiàn)狀調查與分析[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4,31(6):9-12.
[6]Newman K,Maylor U,Chansarkar B.The nurse satisfaction,service quality and nurse retention chain:Implications for management of recruitment and retention[J].J Manag Med,2002,16(4/5):271-291.
[7]覃美鳳,梁惠芳,莫喜萍.醫(yī)護同步全程服務責任制管理模式在普外病房的應用體會[J].右江民族醫(yī)學院學報,2011,33(4):583-584.
(本文編輯蘇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