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樹靜?。ê颖笔∥悼h城第三中學 075700)
淺談如何優(yōu)化初中生物實驗教學
韓樹靜(河北省蔚縣城第三中學075700)
摘要:在新課標的理念的指導下,教師要不斷學習,促進自身素質的提高,并結合初中生物實驗內容較多、要求較為繁雜的特點,不斷地引導學生積累資源,對生物教學進行深化改革,使教學質量得到有效的提高。我們要立足實驗,引導學生從生活中積累素材,更新實驗的形式,進行創(chuàng)造性的實驗設計,促進學生潛能的開發(fā),培養(yǎng)他們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和創(chuàng)新意識,使生物課堂成為素質教育發(fā)展的重要舞臺。
關鍵詞:初中生物實驗教學實踐
DOI:
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01.101
初中生物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通過實驗,學生能夠對生物界形成一種感性的認識,獲得生物學習的基本,并在這個過程中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獲取知識的能力。生物實驗所需要的資源較多,每個學校都建有實驗室和圖書館,這些設施都能幫助我們實現課程標準對生物教學的要求。但是,隨著新課改的提出,我們所需要的資源內容和形式更加豐富,當前的校內資源已經無法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
在實驗教學中,實驗室是我們對學生的實驗技能進行開發(fā)和培養(yǎng)的主要陣地,因此,教師要將教學重點放在實驗室上,為學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實驗環(huán)境。我校的實驗室設備較為齊全,可以滿足學生常規(guī)實驗的需要。實驗室內放置著一個板報,學生分組設計板報,定期更換板報內容;角落有一個放置學生作品的櫥柜,里面不僅有學生收集到的各種標本、模型等,還有一些與生物學習相關的文學讀物;講臺上有一個大講桌,上面擺放著花卉和魚缸;最前面是多媒體投影屏,教師可以利用電腦展示教學課件。
除了實驗儀器之外,實驗室里還有一些動植物的標本和模型,有“白鴿”“兔子”“青蛙”“蠶”等動物,透過它們,學生不僅能夠看到鳥類的飛行特征和哺乳動物的個性,也能看到青蛙的發(fā)育過程,明白變態(tài)發(fā)育的緣由,了解蠶的四個階段。在這種氛圍之中,學生能夠清晰地感受到生物世界的奇妙,他們的求知欲望就會得到有效激發(fā)。對于學生來說,生物的學習是有趣的、快樂的,他們在快樂的氛圍中輕松地獲得了知識,也對生物的奧秘有了更大的興趣,想要進行更多的探索和研究。
(一)從生活中取材,豐富實驗資源
我們教材中有些內容教師教得困難,學生學起來也很困難,如“腎單位的結構與功能”,本節(jié)的內容一直都是課堂教學的一個難點,學生很難理解。為了使知識更加直觀,我嘗試著制作了一個腎單位模型,所采用的材料都是學生生活中經常見到的東西,如剪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