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
孩子有點攀比心很正常,但如果他的攀比心比較強,已影響到生活和學習,家長就需要采取點措施了。
給孩子做好榜樣。“孩子之間愛攀比,絕大部分是受成人的影響,尤其是家長的價值取向?!敝麅和逃荫T夏婷認為。心理學研究表明,孩子之間攀比其實就是想要證明自己比別人強。只要家長讓孩子知道,每個人都是最獨特的個體,都有優(yōu)點、缺點,尤其是幫助孩子找出他的優(yōu)點,培養(yǎng)他的自信心,讓孩子知道他也有讓別人羨慕的地方,就可以平息“攀比之心”了。
用好“戰(zhàn)略轉(zhuǎn)移”,移開孩子的興奮點。說到攀比,孩子們關注物質(zhì)的、外在的東西比較多:誰的零花錢多、誰穿的衣服時髦、誰的學習用品新潮……當孩子盲目攀比的時候,父母可以引導孩子轉(zhuǎn)移“興奮點”,選擇新的比較角度:誰的零花錢花得更有意義、誰穿的衣服美觀大方又舒服;另外,在學習上比誰的進步快;在人際關系上比誰的朋友多等等,幫助孩子找出更多優(yōu)勢,來抵消某些不如別人而使自尊受到威脅的方面,使孩子從中得到心理上的滿足和建立正確的價值判斷。
合理選擇攀比對象,促進孩子進步。與“大款”的孩子比闊,與“當官”的孩子比誰家的關系多……這樣以家長的“優(yōu)勢”進行攀比,孩子往往會忽視自身的努力,受世俗不良風氣的影響,以致自身在某些方面不如別人時卻埋怨家長。應當讓孩子知道,家庭背景是不可比的,父母的優(yōu)勢或劣勢已成事實,真正有本事的孩子靠的是自己的努力,引導孩子和同齡人比。
讓孩子面對現(xiàn)實,激發(fā)其奮進。明智的父母應當以恰當?shù)姆绞礁嬖V孩子家庭生活的真相,當孩子真正了解“媽媽下崗了”“咱家買不起”的含義,會主動承擔一份對家庭的責任,減少不恰當?shù)呐时?。有時候,在攀比風的壓力下,有的孩子會產(chǎn)生自卑感。針對這種情況,父母應鼓勵孩子在自身可控的范圍內(nèi)去努力,認識自己的潛能,看到自己的進步,尋找通過自己的努力超過別人的辦法。
(水云間摘自《黃河黃土黃種人》2015年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