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亞娟
【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推進,英語課堂教學越來越注重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能力的同時更要建立融洽和諧的師生關系。那么如何構建和諧高效的英語課堂就顯得尤為重要。
【關鍵詞】和諧;英語;課堂
隨著新課改的推進,英語課堂教學越來越注重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如何才打破以往的教學模式,充分調動師生間的交流和互動,使課堂成為一個和諧、活躍的場所呢?下面,我談談我個人的一點看法。
一、教師要在課堂上盡力創(chuàng)設良好的師生情感
一堂課的成功與否與師生的情緒有很大的關系,教師的情緒直接影響著學生的情緒。如果教師心情愉快,處于積極狀態(tài),學生的情緒也會被很好的調動起來,整個教學過程就會輕松了,學生也不會有膽怯的心理,就能集中注意力聽課,課堂效率也相應得到提高。
因此,教師在課堂上必須調整好情緒,才能與學生產(chǎn)生相應的積極情緒。另外,還應注意教師的肢體語言。教師的手勢和表情雖屬于非語言溝通方式,但對提高課堂效率有積極的意義。肢體語言和表情能使語言更準確、更有效地為教學服務。
二、教師要巧秒設疑提問,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指出:“教學過程是一種指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持續(xù)不斷的活動?!彼?,課堂提問是課堂教學中一個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合理地設計問題是教學進程得以順利進行的關鍵。精心設計的問題能使學生注意力集中專一,激發(fā)其學習熱情,啟發(fā)其思維與想象的能力。
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托爾斯泰說:“成功的教學,不是強制,而是激發(fā)興趣。”在教學過程教師針對具體的課堂教學內容,抓住要領性的問題,巧妙而又恰當?shù)膯栴}可以激發(fā)學生興趣,使學生注意力集中。通過師生設疑解疑,加快問題的解決,有利于教學目的的實現(xiàn)。設疑必須以興趣為支點,才能達到最大的效果。提問的技巧應包含以下幾個方面:
(1)層次性:即由表及里、由淺入深、層層深入、環(huán)環(huán)緊扣,從簡單到復雜,循序漸進。
(2)多樣性:即采用多種形式的提問,回答,如小組討論、全班討論等形式,提高學生興趣。豐富課堂活動。
(3)針對性:即因人設問。根據(jù)學生學情分層提問,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機會表現(xiàn)自我。
(4)思想性:即在課堂教學中要充分發(fā)掘思想教育意義,借助一些問題的設計,把德育融入到情景設計中,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
另外,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之后必須做總結。適度的總結,能使學生在明確課堂內容的重點和難點,更能提高課堂效率??傊?,教師課堂提問應從學生實際出發(fā),精心設計提問,充分發(fā)揮課堂提問的作用,從而提高教學效果。
三、教師要創(chuàng)設情境,挖掘學生潛能
隨著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的不斷進步,多媒體的廣泛應用,課堂教學也顯現(xiàn)出多姿多彩的局面。生動的情境、豐富的內容,極大開拓學生的視野,開發(fā)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使學生思維活躍,思考問題速度不僅快而且思路清晰。同時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又進一步推動教師教學方式的創(chuàng)新?,F(xiàn)代教學大多采用啟發(fā)式教學,不只看重一個知識點的結論,更看重一個知識點的推理過程,使學生更好地、更具體地掌握知識點。在教師與學生不斷的互動過程中,使教與學融合為一體,使教與學成為一種討論式的活動。而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的回答又啟發(fā)教師進行更進一步的思考,這種互動大大提高了教師與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創(chuàng)新和啟發(fā),挖掘出學生內在的潛能,從而大大提高了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和興趣。
四、教師要善用激勵性言語,創(chuàng)造輕松愉快課堂氣氛
學生每一個小小的成功與進步,教師都應及時地表揚。特別是學困生,他們的自卑心理比較重,壓力很大,教師的一點點表揚便會給他們目標、信心和動力。同時,受表揚的學生也會在這種激勵下會心情愉快從而更加努力學習。這會使教師與學生處于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之中,能使師生、共同努力。學生答對時,教師應及時予以表揚,學生說錯了,教師更應安慰,學生覺得很難表達而想放棄時,教師要適時鼓勵。這樣學生在回答問題時就無后顧之憂,課堂發(fā)言會積極踴躍。
五、教師要精心設計課堂,充分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
英語教學的實質是交際。課堂教學并非是“我教你學”,而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交流;課堂教學活動是通過交際使學生認識英語,掌握英語,形成運用英語的能力;課堂教學中師生雙方的認知活動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教學雙方都為對方提供信息,教學就是為了促進交流。英語教師的職責不僅是“to teach our students English”而且應是“to teach our students how to learn English”。要明白學生需要學什么,怎樣學,就必須了解學生。因此,教師在教學設計時,必須要注意設置有意義且符合學情的語言情景,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的語言和知識進行交際。
總之,一堂有效的,精彩的英語課,需要教師精心設計,也需要學生的默契配合。學生的積極性被調動起了,積極參與了教學,課堂氣氛活躍了,學生的學習效果提高了,我們就達到了教學的目的,英語堂課才算和諧高效。
參考文獻:
[1]何文琴.高中英語課堂提問藝術初探[J],2002.(1).
[2]王方林.何為有效的課堂提問[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2.(7).
[3]朱介文.高中英語課堂教學問題及診斷[J].新課程,2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