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莉+張鷹
【摘 要】 近年來,隨著我國城市化建設進程和勞務經濟的發(fā)展,在農村,尤其是欠發(fā)達地區(qū)農村,父母外出打工,孩子留守家園的現(xiàn)象已相當普遍。筆者欲通過本文試論農村留守兒童情緒自主調控的問題,以期得到廣大同仁、專家指點并獲得更深入切實的研究成果。
【關 鍵 詞】 兒童;情緒;調控能力;培養(yǎng)
一、留守兒童情緒自主調控能力培養(yǎng)的核心概念
情緒,是人各種的感覺、思想和行為的一種綜合的心理和生理狀態(tài)。情緒調控是指通過研究個體和群體對自身情緒和他人情緒的認識、協(xié)調、引導、互動和控制。情緒的自主調控,就是自己能用正確的方式認知和探索自己的情緒,然后調整自己的情緒,理解自己的情緒,放松自己的情緒而不被情緒左右。讓學生特別是農村留守兒童學會自主調節(jié)和控制情緒,是心理健康教育這項基礎教育和關愛留守兒童這項民生工程的重要內容。
二、留守兒童情緒自主調控能力培養(yǎng)的主要內容
人的情緒無好壞之分,只劃分為積極情緒、消極情緒。對于農村留守兒童來說,提高對情緒的自覺意識,控制情緒低潮,保持樂觀心態(tài),不斷進行自我激勵、自我完善。
農村留守兒童情緒自主調控能力培養(yǎng)的主要內容包括以下幾方面:一是健康方面,做到愿意運動,注意飲食和生活;二是人際方面,做到能包容、互相支持和關愛;三是學習方面,能不斷求知和學習,不浪費時間,做有效的時間管理,四是情趣方面,努力培養(yǎng)自己健康的情趣和樂觀的態(tài)度。
三、留守兒童情緒自主調控能力培養(yǎng)的主要任務
1. 引導他們正確認識情緒。讓他們明白各種情緒不同程度地影響著他們的工作和生活。
2. 培養(yǎng)他們具有樂觀的生活態(tài)度。無論遇到什么困難和挫折,都要以樂觀、積極的態(tài)度去面對,相信問題總會有辦法解決的,從而勇敢地面對現(xiàn)實,努力進取,永不失望,對前途充滿信心和希望。
3. 教會他們適當發(fā)泄不良情緒。如可以向自己的好朋友或至親人傾訴自己的苦惱和憂傷等等。有助于消除心中的煩惱、壓抑,從而達到心平氣和的心態(tài)。
4. 鼓勵他們保持適當的緊張和熱情。緊張的情緒能使大腦功能達到最高效率狀態(tài);平時上課或做某件事,也需要保持適當的緊張。張弛調節(jié)適度,能使生活更有節(jié)奏和情趣。
5. 要求他們理智控制自己。要讓他們理解到自己的種種要求和愿望,都應符合社會道德和規(guī)范,否則就要用理智打消這種念頭,不能苛求社會與他人滿足自己的一切愿望。這樣做對維持心理平衡,培養(yǎng)健康情緒有好處。
四、留守兒童情緒自主調控能力培養(yǎng)的主要方法
1. 指導孩子體察自己的情緒。農村留守兒童由于父母的情感關愛缺失等諸多因素,所以指導他們學會體察自己的情緒并做出適當的調節(jié)是情緒自主調節(jié)的第一步。
2. 指導孩子正確地控制情緒。隨著他們年齡的增長,應指導他們對情緒進行自我調節(jié),合理控制,使之符合當時的情境和社會化的要求。
3. 指導孩子恰當地表現(xiàn)情緒。對于留守兒童的情緒表現(xiàn),特別是悲哀、驚恐等負向情緒,有些人看到后便非常緊張,有的甚至立即采取措施去進行壓制。要及時指導他們在需要的時候,將自己的情緒感受恰當表現(xiàn)出來,這不僅有助于他們的情緒識別和體驗,也有助于他們的情緒調整和健康。
4. 指導孩子合理地宣泄情緒。小孩子遇到情緒刺激,不管是喜是哀,都應有宣泄的機會,這在孩子的成長道路上具有重要意義。指導孩子合理宣泄情緒,是促使他們保持心理健康的有效措施之一。(下轉30頁)
(上接23頁)
5. 教給他們幾種常用的自主調節(jié)情緒的方法
①積極心理暗示法。教會留守兒童多采用積極暗示來消除不良情緒對自己及他人的影響。由于農村留守兒童情感發(fā)展的特殊性和身心發(fā)展不健全等特點,我們應指導他們多利用語言的指導和暗示作用,來調適和放松心理的緊張狀態(tài),使不良情緒得到緩解。
②注意力轉移法。把注意力從引起不良情緒反應的刺激情境,轉移到其他事物上去或從事其他活動的自我調節(jié)方法。
③自我安慰法。這種方法,對于幫助人們在大的挫折面前接受現(xiàn)實,保護自己,避免精神崩潰是很有益處的。進行自我安慰,可以擺脫煩惱、緩解矛盾沖突、消除焦慮、抑郁和失望,達到自我激勵,總結經驗、吸取教訓之目的,有助于保持情緒的安寧和穩(wěn)定。
④交往調節(jié)法。某些不良情緒常常是由人際關系矛盾和人際交往障礙引起的。人際交往有助于交流思想、溝通情感,增強自己戰(zhàn)勝不良情緒的信心和勇氣,能更理智地去對待不良情緒。
⑤情緒升華法。升華是改變不為社會所接受的動機和欲望,而使之符合社會規(guī)范和時代要求,是對消極情緒的一種高水平的宣泄,是將消極情感引導到對人、對己、對社會都有利的方向去。
6. 家庭教育要采取積極措施。要通過電話、視頻等方式經常與家長取得聯(lián)系,讓他們了解孩子的情緒發(fā)展,經常關心孩子的情緒狀況,為孩子創(chuàng)造和諧愉悅的情緒生活環(huán)境。主要包括:一是讓他們給孩子適當的愛和關心;二是要引導他們支持和保護孩子的獨立性、創(chuàng)造性,發(fā)展他們的才能和興趣,不包辦,不壓制,不過多干涉;三是要提醒他們對孩子避免過分批評,以免使孩子產生羞恥感和自卑感,尤其要避免粗暴體罰;四是要求他們對孩子不要提過高的要求。要切合實際,使孩子有成功的機會,并及時給孩子以恰當的表揚和評價;五是督促家長對孩子的情緒狀況和生活情境經常進行了解和指導。
【參考文獻】
[1] 段俊霞,許遠理. 論小學生情感教育的問題及解決策略[J]. 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2010(10).
[2] 徐本華. 青少年情感自主及其與家庭親密度的相關研究[D]. 河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5.
[3] 何鳳雪,青秋蓉,郭成. 青少年情感自主研究綜述[J]. 成都航空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0(1).
[4] 段俊霞,許遠理. 小學生情感教育問題的調查分析與改進對策——以河南省信陽市為例[J]. 信陽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