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中彥
一、組建農村中學管樂隊的現(xiàn)實背景
近年來,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學生綜合素質得到了全面的發(fā)展與提高。經過教育資源重新整合,形成了規(guī)模化、集團化、優(yōu)質化的現(xiàn)代教育教學與管理模式,一大批的名優(yōu)學校涌現(xiàn)出來,基礎教育得到了快速發(fā)展。但在廣大農村地區(qū),尤其是欠發(fā)達農村地區(qū),這一優(yōu)勢還沒有得到全面體現(xiàn),“分數(shù)至上”還是被農村學校視為“生命線”。像“管樂藝術活動”這一美育模式,在城鎮(zhèn)學校已經開展得如火如荼,但在農村學校尤其偏遠鄉(xiāng)鎮(zhèn)還不見任何跡象。據(jù)筆者了解,本地區(qū)還沒有一所農村初中建立起銅管樂隊,部分城鎮(zhèn)學校曾經組建過,但卻因種種原因而沒有保持下來。
由于諸多原因,本地區(qū)的藝術教育比較滯后,藝術活動的開展以唱、跳為主,比較單一,多年前曾經曇花一現(xiàn)的器樂進課堂并無深入,管樂學習是一塊有待深入開發(fā)的沃土。目前部分中小學校有鼓號隊,學校在師資培訓上花費了大量的財力而效果平平,人有我有并無出眾之處。“無為”不等于“不為”,“有為”不等于“妄為”,如何把被動轉為主動?我們結合本校實際情況,利用山區(qū)學生思想純真、能吃苦耐勞的有利條件,為學生個性真正得到發(fā)展而樹立品牌形像,組建農村中學管樂隊。
二、前期準備
1.樂器配備
一個編制健全的管樂隊有三個樂器組:木管組、銅管組和打擊樂組。由于資金有限,我們的樂器配置達不到規(guī)模要求,所以省略了部分昂貴或學習費力的樂器。但要注意保持高、中、低音樂器音量上的平衡,木管樂器以單簧管為主,銅管樂器盡量不要省略圓號。基于以上原則,我們最初選擇了24人的小樂隊編制,包括:長笛4支、單簧管6支、中音薩克斯管4支、小號2支、長號2支、次中音號1支、上低音號1支、小軍鼓2面,大軍鼓1面、軍镲1對。后來增加了小號2支、圓號2支,現(xiàn)在的樂隊音色音量都飽滿平衡許多。
2.教材選擇
由于學生對五線譜不熟悉,所以我們在音樂課堂采用學生熟知的簡譜來進行教學。教學理論用書除自編教材外,主要采用上海師范大學音樂學院嚴成努教授編寫的《銅管樂教學法》以及山西陽泉師專音樂系李雙珍老師編寫的《中小學管樂隊的組織與訓練指南》等理論書籍,練習曲及樂曲教材采用的是中國音樂家協(xié)會高炳點教授編寫的《管樂合奏曲集》和《管樂隊實用手冊》。除了紙質教材外,我們還利用網絡搜集電子音像教材,如視頻、音頻、電子書等。大大地豐富了輔助教材,給隊員盡可能多的理論知識。
3.隊員選拔
在我們管樂隊成立之初,有四類學生來報名:第一類是學習好、品行不錯、學習態(tài)度也端正的學生,這類學生真正想到管樂隊來陶冶情操,增加藝術素養(yǎng),他們會非常認真地學習。第二類是文化學科較好但學習態(tài)度不是很端正、做事比較浮躁,不能對自己行為很好控制的學生,這類學生只是想到管樂隊得到一個參加興趣小組的名份。第三類是學習一般但品行不錯,能管理自己言行的學生,這類學生想到管樂隊學點知識和技能以填補自己在文化學科中的不足。第四類是文化學科成績較差、品行又不太好、也不能靜心做事的學生,這類學生來管樂隊是為了逃避文化學科的學習或老師對他的懲罰。
在音樂素質相當?shù)那疤嵯?,我們在選拔隊員時要盡可能地選擇第一類和第三類。對于第二類,可設法進行教育,扭轉其不端正的學習態(tài)度,如果不行,那便和第四類一樣,堅決清退。
4.管理制度建設
要想提高管樂隊訓練的效率,必須要有一套健全的組織和管理制度。中學的管樂隊主要以興趣小組的形式組建,管樂隊的學生都是來自不同的班級,所以必須要有統(tǒng)一的規(guī)章制度,否則很難對其進行管理。一是制定好訓練計劃,內容包括訓練時間、地點、目標、訓練曲目等。二是選一名組織管理能力較強的學生擔任樂隊隊長,協(xié)助老師對樂隊進行有效的管理,輔助老師監(jiān)督并貫徹樂隊的各種管理制度。三是每個聲部要選一個業(yè)務水平高的學生擔任聲部長,負責本聲部隊員的管理和練習指導。四是制定管理制度,保障訓練演出有序進行,如樂器、樂譜的管理制度,訓練和演出制度,以及訓練場地衛(wèi)生管理制度等。
三、管樂隊的訓練
管樂隊的學習訓練過程大致分為“基礎訓練、重奏訓練、合奏訓練”三個階段。下面我就從這三個方面來論述一下具體做法。
1.基礎訓練
基礎訓練包括三個方面:一是基本樂理及音樂常識的學習,如管樂的形成發(fā)展以及簡譜的識讀;二是基本功的練習,包括吹奏時的呼吸、口型、起音等;三是基本吹奏技術練習,包括連音和斷音的吹奏、各種標記的正確吹奏、各種吐音技術、長音練習、音階及主和弦練習?;竟Φ挠柧殤撓葟暮粑柧氶_始,從使學生掌握正確的吹奏管樂的呼吸方法開始,有了正確的呼吸,等于成功了一半。正確的呼吸方法不是在幾節(jié)課里就可以完全掌握的,要把呼吸的要求貫穿于每一次的練習中。我在實際操作中先讓學生學習一定的音樂理論知識以及掌握基本的呼吸和口型,再讓他們練習吹奏笛頭和號嘴,在練習吹號嘴的同時就把呼吸、口型和起音的要求和技巧貫穿其中。
等笛頭和號嘴的聲音能吹得干凈清晰,就可以結合樂器來練習了,但此時還不能讓學生學習抬指,必須在結合樂器的基礎上把聲音吹得綿長柔和。等所有樂器在不抬指的狀態(tài)下能流暢地吹出干凈的長音時,就可以結合指法表進行指法練習了。從吹笛頭到抬指這一過程大致需要二至三周左右(以每天一小時練習時間為保證)。按指法表能流暢吹奏兩個八度的音階才算指法熟練,此時就可以進行基本吹奏技術的練習。
2.重奏訓練
當隊員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吹奏技術,并具有一定的吹奏基本功時,我們應該在基本技術學習中穿插一些重奏訓練。重奏訓練首先要求吹奏音準準確,即重奏各方的音準要絕對準確;其次是配合默契,即重奏各方在力度、速度等方面發(fā)生變化時,要做到心有靈犀,如同一人;再次是主旋律突出,即重奏各方在重奏中要控制好力度,時時注意將主旋律突出,不能造成聽不清主旋律的音響效果;最后是音色統(tǒng)一,即重奏各方盡量讓音色接近,幾個人一起吹時要讓它變成像一支樂器在演奏。
重奏訓練材料選擇時要注意選擇一些簡單重奏樂曲或重唱的歌曲曲目,如《歡樂頌》、《念故鄉(xiāng)》、《紅河谷》等。在聲部的選擇上,選擇二至三個聲部進行練習就可以了。聲部太多,練習難度太大,不適合初中學生練習。
3.合奏訓練
當所有的隊員都掌握了自己樂器的基本演奏技術,具有一定的演奏基本功,進行過一定數(shù)量的重奏訓練后,就可以進行合奏訓練了。合奏是整個管樂隊訓練非常重要的環(huán)節(jié),我們必須予以高度重視,切實做好合奏訓練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
(1)音準調節(jié)
要想使合奏聲音悅耳,一個最重要的條件就是所有參加合奏的樂器的音準必須建立在一個標準上。所以,任何樂隊在合奏開始時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調音。
由于管樂隊中的樂器大多是移調樂器,而且又以bB調樂器居多,所以管樂隊一般采用bB音來進行調音。調音時要么依電子校音器進行調音,要么依發(fā)音最低(在所有管樂器的調音管都沒有被拔出的狀態(tài)下發(fā)音最低)的那件管樂器的標準進行調音。此外,我們要在合奏訓練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隨時注意辨別自己樂器音準的習慣,提高學生隨時自我控制、調整自己音準的能力。
(2)樂曲排練
樂曲排練可以說是管樂隊合奏訓練的核心,是合奏訓練的主要目的。所以,一定要用先進的合奏訓練觀念、科學的合奏訓練方法、嚴謹?shù)暮献嘤柧殤B(tài)度、細致的合奏訓練要求去排練我們的每一首樂曲,努力使我們的樂隊能演奏幾首高水平、高質量、聽眾喜聞樂見的合奏曲,讓樂隊得到學校、社會、家長的認可,為樂隊朝著更高、更遠的目標創(chuàng)造良好的發(fā)展空間和氛圍。
第一,選擇樂曲。在樂曲排練的初級階段,選擇排練樂曲時必須考慮到樂曲的難易程度,必須要選擇自己樂隊能夠承受的樂曲,否則不僅不會合奏出好的音響效果,還會使隊員養(yǎng)成不良的演奏習慣,給以后的發(fā)展帶來障礙。此階段可以選擇《打靶歸來》、《歡樂頌》、《友誼地久天長》等曲目。
學校管樂隊的任務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演出任務,二是在日?;顒又谐袚鷥x仗任務,第二方面的任務往往更多、更重要,也最能體現(xiàn)管樂隊的價值。所以當樂隊已經具備一定的合奏水平時,我們就選擇了一些常用的、難度稍大的儀仗用曲進行排練,以保證以后能夠順利地承擔各種活動的儀仗任務。如《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歌唱祖國》、《少先隊隊歌》、《歡迎進行曲》、《歡送進行曲》、《運動員進行曲》、《團結友誼進行曲》等。
第二,閱讀總譜及排練。當排練樂曲選定以后,我們首先要做的是認真閱讀總譜,因為有許多事情必須在排練前根據(jù)總譜做出相應的安排,如聲部的分配等。我們對總譜的理解、熟悉,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將來的排練效果。因此,在樂隊排練前,我們必須對總譜進行深入、細致地分析和研究,盡量將它背下來或做到心中有數(shù)。樂曲排練的具體步驟是:個人熟悉分譜;個人練習;分聲部練習;集體視奏等。不管排練采用什么方法步驟,最后的結果必須是:合奏音準確、聲部平衡、對比鮮明、層次清晰、音色統(tǒng)一,演奏生動、形象、富有表現(xiàn)力;能夠引起聽者共鳴,富有強烈的感染力;能夠使隊員以自己熟練的技藝和對樂曲的深刻理解完美地演奏,深刻地表現(xiàn)樂曲的思想內容,給聽眾一種最美的享受。
四、管樂隊的藝術實踐及后期成果
在農村初中開展管樂器學習、建立管樂隊是可行而有必要的。管樂隊成立至今,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其中包括參加余杭區(qū)2010年、2012年及2014年三屆藝術節(jié)和一些社區(qū)演出。這些成績對于城市學校而言不算高大上,但在我們相對落后的山區(qū)農村學校中卻掀起了小小的波瀾,使我們的知名度在本地區(qū)大大增加。
通過這些藝術實踐,隊員的精神面貌得到全面改觀,變得樂于學習,樂于助人,樂于學習管樂并能持之以恒;大大增強了集體榮譽感,培養(yǎng)了主人翁意識;管樂隊的整體演奏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為學校創(chuàng)出了成績,創(chuàng)出了特色。管樂隊里的孩子很多都是多才多藝,如俞煜程同學從初一進來就負責打小鼓,一直到初三升學考試的前幾天才離隊,有時要參加書法、繪畫等興趣小組,最后以優(yōu)異的成績考進我區(qū)重點高中。
管樂隊自成立以來,被社會、家長、學校所接受,并在區(qū)域的影響逐漸擴大。當然,在整個訓練的過程中會遇到一些難以解決的困難或問題,如每次練習時間太短、新老隊員的銜接等。但我們相信,在各級領導的關心幫助,老師的精心培育,孩子的刻苦努力和家長的配合下,管樂隊一定會像初升的太陽一樣,蒸蒸日上,充滿希望。
參考文獻(編者略)
(責任編輯 張慧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