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冬明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除了讓學生學習更多的語文知識以外,更重要的是需要培養(yǎng)他們的各種能力,如,想象能力、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語言概括能力等,而閱讀教學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這些能力就顯得尤為重要。閱讀是搜索處理信息、認識世界、發(fā)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它可以使學生形成良好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如何提高小學生閱讀的興趣,使學生盡快進入閱讀的角色中,掌握閱讀的方法,提高閱讀的質(zhì)量,是新世紀語文教學中的一個熱點問題?!墩n程標準》要求:“語文課程應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語文的思想感情,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豐富的語言培養(yǎng)語感,發(fā)展思維,使學生具有適應實際需要的識字寫字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口語交際能力?!遍喿x教學應該以讀為根本,以悟為主體,以練為基礎,將三者融為一體。
一、以讀為本
小學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是從朗讀開始的,所以,最初的閱讀能力只能是朗讀。葉圣陶先生曾經(jīng)說過:“吟誦就是口、耳、心、眼并用的一種學習方法,親切的體會在不知不覺之間,內(nèi)容與理解化為自己的東西,這是一種可貴的境界?!睂W習語文,必須達到這種境界才會終身受用不盡。也就是說,在語文教學中合理而恰當?shù)剡\用朗讀可以大大地提高教學效率,優(yōu)化語文課堂的功效。
在教學中,教師應該特別重視對學生的朗讀訓練,指導學生在初步理解課文內(nèi)容的基礎上進行朗讀,要求他們讀每篇課文都要用正確流利的語言讀出語氣、讀出節(jié)奏、讀出感情。首先要正確地讀,要求學生用普通話,聲音洪亮,吐字清楚,讀準字音。其次是流利地讀,在正確讀的基礎上,重點要求學生讀得連貫自然,不讀破詞句。再次是有感情地讀,在讀音正確、速度合適的基礎上,把握語氣的輕重緩急,尤其是要讀好不同人物對話的不同特點。
二、讀中感悟
感悟,就是感知而領(lǐng)悟;在讀中領(lǐng)悟,就是把讀書與思考結(jié)合起來。學生對課文有所領(lǐng)悟,有利于學生逐步形成閱讀和表達的能力,是謂“善教者授其法也”。小學課文都是經(jīng)編者精心推敲選擇的佳作,均有啟智育人的作用,因此在教學中可特別注意對重點語句的點撥、誘導,通過朗讀吟誦,讓學生潛移默化地受到教育和熏陶。
在閱讀教學中,要想避免繁瑣多余的內(nèi)容分析,就必須注重和突出“感悟、積累、運用”,它們是構(gòu)成閱讀教學中逐級推進的課堂教學的“三層次”。課程標準提出的“感悟、積累、運用”,除了讀之外,還存在著大量的其他學習活動,例如,說、聽、寫、思考、游戲等。讀是感悟、積累的重要手段與方式,說、聽、寫、思考、游戲等也是積累、感悟、運用的重要方式,這些方式在不同的時候針對不同的內(nèi)容和不同的對象運用,沒有高低優(yōu)劣之分,這些方式往往體現(xiàn)為訓練,就是“讀”也是訓練的一種方式之一。語文課堂提倡以讀代講,是為了減少教師對課文進行繁瑣零碎的分析,把讀書的時間更多地還給學生?!罢Z文教學要注重語言的積累、感悟與運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訓練,為學生打下扎實的語文基礎?!薄墩Z文課程標準》在教學建議中作了這樣的要求。這說明《語文課程標準》雖然沒有把訓練作為語文教學的核心內(nèi)容,但也并非意味著語文教學不需要訓練。因此,在語文教學中,只有把字、詞、句等的訓練與讀有機地結(jié)合起來,所提倡的“以讀為本”才能真正煥發(fā)出特有的生命力與活力。讓學生在扎實有效的語文基本技能訓練中積累、感悟“語”與“文”,在多層次的品讀中進一步感悟和內(nèi)化語言,進而能在相應的生活情境中積極地運用所學到的知識,達到“學以致用”的教學目標。
三、多形式讀
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闭n堂教學要避免單調(diào)乏味,有效的策略之一是設計形式多樣的讀書活動,讓學生在靈活多變的教學過程中充分享受到讀書的樂趣。從不同的角度來設計,讀書的形式也就多種多樣。閱讀目的有:引讀、范讀、賽讀、評讀、品讀等。閱讀速度有:速讀、慢讀、跳讀等。閱讀人數(shù)有:個別讀、開火車讀、小組讀、男同學讀、女同學讀、集體讀等。是否出聲有:默讀、朗讀、背誦等。閱讀意圖有:精讀、略讀、瀏覽、正確地讀、流利地讀、感情朗讀等。讀與其他語文學習相結(jié)合有:抄讀、讀思、邊讀邊想象畫面、誦讀、分角色朗讀、配樂讀、表演讀、讀畫、聽讀、讀說、讀寫等。教師要給學生充足的讀書時間,讓他們喜歡讀什么就讀什么,喜歡怎樣讀就怎樣讀,為學生創(chuàng)設多種多樣自讀自悟的機會,在生動活潑、樂此不疲的讀中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讓學生形成語文積淀,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四、自主閱讀,放飛心靈
語文感悟能力的培養(yǎng),需要語文教師做長期的、細致的、積極的引導和訓練。只要教師在語文教學中,堅持“以讀為本”的訓練,學生與語言充分地面對面接觸,品嘗語言的“原汁原味”,就能有效地引導學生與作者進行情感溝通,產(chǎn)生共鳴,從而達到以讀為本、構(gòu)建富有生命活力的語文課堂的目的。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讀是悟的基礎,悟是讀的深入,練是讀和悟的融會貫通,是語言積累和運用的水乳交融,是技能的形成過程。閱讀教學中應做到:以人為本,“訓練”中包容“感悟體驗”;以讀為本,“感悟體驗”中體現(xiàn)“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