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由于市政建設與人們的日常生活密切相關,因此保證施工質量是最為基本的要求。在市政建設中,為保證施工建設的順利進行,首先要明晰施工過程中的技術要點。本文就以市政道路的施工為例,簡要分析市政施工過程中的技術要點。
關鍵詞:市政施工;道路建設;技術要點
前言
市政道路是城市的交通動脈,用于各種車輛和行人的通行,關系到人們正常的工作生活,施工質量的優(yōu)劣將全面影響市民的日常生活。在多年施工經驗的累積下,已經逐漸總結出相關的技術要點,明晰施工的技術要點,對工程質量具有強有力地保證。
一、市政施工的前期準備
市政道路施工是一個繁瑣復雜的大工程,涉及的影響范圍大,施工工序多,人員管理較復雜,因此做好施工的前期準備具有重大意義,前期準備的充分與否,將直接影響到施工質量和工程的完成度。
1.優(yōu)化設計圖紙,對設計規(guī)劃進行終極審核
針對施工要求,對施工項目進行分析討論,最大限度地優(yōu)化設計方案和設計圖紙,對規(guī)劃進行終極審核。結合實際情況,認真做好組織規(guī)劃工作,細化到每一個工序,保證每一項任務都在控制范圍內。
2.完成技術和人員的儲備
一項重大工程需要多方資源的支持,其中包括技術的儲備和人員方面的儲備。技術儲備上,要對當今最為科學前沿的技術有所了解和借鑒,盡可能應用到施工過程中。同時對于最基本的技術要確保施工人員都熟練掌握,做到心中有數,對緊急情況有基本的應對措施和機制。人員儲備上,首先要有一個專業(yè)的管理團隊,用科學先進的管理模式進行管理,建立質量監(jiān)督機制,定期對施工項目進行質量控制,確保施工項目符合相關標準和規(guī)定,保證施工質量。通過相關培訓,使得施工人員更為專業(yè),對施工項目的認識更為明晰,并保證按時按質地完成工程項目。
二、關于路面的施工技術要點
在惡劣天氣以及養(yǎng)護不夠的情況下,混凝土路面容易產生裂縫等現象,為防止在日后使用時出現裂縫,在施工操作時就要嚴謹細致,對材料的選擇要認真負責。路面出現裂縫是由于角落處基層接觸面積比較小,單位面積所承受的壓力大,基層相對沉降就大,造成板下落空,失去支撐,從而導致局部裂紋的產生。在施工過程中,當混凝土板完成澆筑后,按照相關標準進行防護養(yǎng)生工作,對混凝土板進行覆蓋,養(yǎng)護期間要注意保持濕潤,禁止直接暴曬和風吹雨淋,養(yǎng)護時間控制在15天以上。另外還可以在角落處對混凝土進行振搗,必要時加上角隅鋼筋。最后要注意控制好切縫時間,當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強度 的25%~30%時可以切縫。
而對于瀝青路面,由于施工過程中對路面壓實不足,可能會出現裂縫和瀝青松散的現象。根據相關技術規(guī)范,首先要處理好縱橫冷接縫,在鋪設新瀝青時,對于邊緣不牢固部分要使用切割機進行處理,避免對整一路面產生影響,控制好松鋪系數。切線的時候要順直,切側壁時要豎直處理,清理完碎物廢料后,涂刷濃度在0.3千克每平方米到0.6千克每平方米范圍內的粘層。對于完成好鋪設工作的路面進行碾壓處理,碾壓深度在10到20厘米之間,最后路面要達到緊實平順的程度。
三、關于路基的施工技術要點
路基施工與實際地理情況具有十分緊密的關系,包括氣候,地貌,地質等狀況都會影響路基施工。為了保證市政道路施工的順利進行,必須要明晰相關技術要點。
首先要對路基土進行考核,路基土要滿足施工要求的嚴實穩(wěn)固,如果土質太過松軟,將會對路基產生影響,致使路基不合格,達不到相關規(guī)范的要求,甚至會造成路基下沉,所以要淘汰掉不合格土質,嚴禁填充不合格土質到路集中。此外不同土壤不能混合填充,要對不同土壤進行標準實驗,通過標準實驗的土壤,要根據相關參考系數確保承受壓力是否滿足施工要求。在施工過程中,如果遇到斜坡等,要確保每一層土壤的厚度均勻、實現壓力真正的統(tǒng)一,堅持按照規(guī)范來檢驗,實現路基土的真正高品質。
其次還要對基底和表面進行預處理。對于阻礙路基施工的障礙物諸如樹木等要進行清除,保證地面以下15厘米無障礙,如果有積水也要清理干凈。根據施工區(qū)域的地質特點對基地進行碾壓、翻松等操作。對于坡度比為 1:5 的路基地段,可以采取臺階開挖的方式進行處理,同時注意將其臺階寬度控制在一定范圍內,一般而言臺階寬度控制在2米以上,且傾斜方向向內。對于坡度比小于 1:5 的路基地段,應進行整平、碾壓處理,使其壓實度符合設計要求,如果達不到,可以考慮將原土壤換成填充土的做法。
然后要進行土石方開挖,包括土方開挖和石方開挖兩種。進行土方開挖前要做好復測工作,包括恢復中線、復測斷面以及開挖邊線等,同時對邊坡和斜坡的穩(wěn)定性進行測定,如果不符合規(guī)定,就要進行加固處理。土方開挖主要依靠機械設施,同時人工給予輔助,按照一定次序,分階段施工。人工輔助主要是指在施工過程中對機械施工不便的地方予以靈活處理。進行石方開挖時,先根據實際情況選取科學合理的施工方式。如取土場和居民區(qū)相距較遠,石方爆破可以采取石階法進行松動爆破,在邊緣處預留 2到3米進行光面爆破。注意在爆破過程中,要注意路床頂面標高,使其符合設計要求,對高出部分采取鑿平處理,超挖地段采取回填、碾壓處理;如取土場和居民區(qū)相距較近,就應該避免對居民生活造成影響,此時不能采取大型爆破作業(yè),而且一定要保證施工安全,因此可以通過淺孔松動爆破和雙層排架防護相結合的施工方式來完成爆破作業(yè)。
最后要安裝與市政道路相配套的排水設施。排水井設置點的分布要科學合理,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進行施工。相關材料如井蓋,鐵梯的質量一定要過關,符合國家標準。安裝時控制好位置,避免出現較大偏差。設置排水設施時,考慮到極端天氣情況和科學經濟的原則,要注意協(xié)調好臨時性排水設施與永久性排水設施的結合,組建能夠靈活應對多種緊急情況的排水設施網絡。
結語
市政施工與人們的生產生活息息相關,因此其施工質量必須有所保證,同時又因為市政施工受多方面因素的牽制,不可控因素較多,從而加大了施工難度。本文以最具代表性的市政道路施工為例,簡要闡述了施工前期,路面施工和路基施工這三大階段的技術要點。通過此例可以知道,明晰相關技術要點能夠有效解決許多實際問題,保障工程質量。
參考文獻:
[1]楊志勇.市政道路路基施工技術要點分析[J].城市建筑,2014,36:219
[2]巫先建.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技術問題及要點分析[J].新材料新裝飾,2014,5:225
[3]劉曙霞,程琳.市政道路工程項目的施工技術分析[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4,30:4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