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軟基路面的施工設計對軟基路面施工的質量具有直接影響,因此在軟基路面施工設計中尤其需要注意存在的問題,并對其進行優(yōu)化處理。近年來,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我國對軟基路面施工設計的研究越來越重視,在軟基路面的施工設計方面需要注意施工問題,以便提高軟基路面施工設計水平與質量。本文就軟基路面施工設計應注意的若干問題進行分析,以便提高施工設計的質量,促進施工效率的提高。
關鍵詞:軟基路;基路面施工設計;問題與解決策略
通常情況下,在軟基路面施工的過程中,通常會遇到的問題是穩(wěn)定性的破破壞與過大的沉降與變形等方面的問題,其主要發(fā)生在軟基路面上的橋梁結構物與高路堤路段。并且在工期比較緊張的情況下,如果基本成型的路段一旦出現(xiàn)坍塌的問題,就會增加工程量,對工期造成嚴重的影響。因此,在軟基路面施工設計中需要注意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并對其進行分析研究,以便采取對應措施解決。
1.軟基路預壓期的確定
在公路施工過程中,由于軟基路面的土層分布不均勻,并且其實驗數(shù)據(jù)的誤差較大,計算理論不夠完善,同時,在路基施工設計的時候設計不夠理想與合理,導致軟基路面施工存在較大的問題,例如,路面沉降的發(fā)生。因此,在施工的過程中,需要根據(jù)預測沉降的數(shù)據(jù)來準確的確定預壓時間。并根據(jù)實際測量的沉降過程曲線,對沉降量進行推算,從而核對其設計誤差,并將其作為確定涵洞反開槽以及施工排水等防護工程的依據(jù)。在推算最終沉降量的時候,還需要對實際測量的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與整理,借鑒國內外先進的施工經(jīng)驗,在觀測時間較短的情況下,曲線法的相關系數(shù)較大,表明其符合軟路基面沉降曲線的變化規(guī)律[1]。
2.橋頭軟基處理與橋臺樁基礎施工
根據(jù)施工相關規(guī)定表明,軟路基面地區(qū)的橋臺、通道、涵洞以及加固工程的施工需要根據(jù)預壓期沉降完成之后進行修建。在橋頭路段需要使用塑料排水板對軟基路面進行處理,需要在橋頭軟基路面預壓沉降穩(wěn)定之后進行反開槽處理,這種施工方式對橋梁樁基的施工工期具有較大的影響。從工程實踐中可以看出,如果在河岸臨空面處采取反壓護道施工,可以有效的增加軟基路面的強度與穩(wěn)定性。同時,也可以解決橋臺樁基礎施工工期問題。但是在施工的時候,還需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首先,不得隨意設置反壓護道,需要根據(jù)相關計算來設計。其次,需要注意反壓護道對橋墩樁基礎的影響,以便避免出現(xiàn)為了保護橋臺而導致橋墩受損的現(xiàn)象發(fā)生。另外,需要通過路基與橋梁工程設計人員共同設計反壓護道[2]。
3.填土速度與效率的檢測標準
在軟基路面施工中,對其路堤進行填筑的時候,需要確定其沉降量與穩(wěn)定性,當接近或者達到極限填土的高度時,需要嚴格按照填土的速度與效率進行,通常情況下,每填一次土層的時候,需要檢測一次,以便控制填土的速度與效率。其控制標準為:在路堤中心線地面沉降的速度不得超過1.0cm/d,坡腳的水平位移速度不得超過0.5cm/d。同時,需要以水平位移為主。如果在施工設計的時候,超過這個界限,應立即停止填筑路堤。但是在實際工作中,如果要求快速施工,確保施工進度,其填土速度與效率的控制標準以中心沉降量為2.0-4.0cm/d、坡腳水平位移為0.51.5cm/d,甚是可以更寬。但是在設計的時候,其設計單位認為,即使在如此嚴格的控制標準下,實際施工過程中,仍然會出現(xiàn)超標的現(xiàn)象,從而導致路面坍塌事故的發(fā)生。因此,在施工設計的時候,需要注意這類問題的發(fā)生,嚴格按照控制標準來完成,從而減少坍塌事故的發(fā)生率[3]。
4.粉噴樁的檢測時間與強度控制標準
在軟基路面施工設計線管要求與規(guī)定中表明,粉噴樁的形成強度時間通常為90天左右,如果根據(jù)該時間規(guī)定進行檢測,無法有效的確保工期,如果提前檢測粉噴樁的強度,其檢測數(shù)據(jù)與結果的準確性無法得到保障。通過大量的實驗研究表明,水泥加固土的強度會隨著工期的延長而增加,通常情況下,7天可以達到標準強度的30%-50%左右,在一個月天的時候可以達到標準的60%-80%,在三個月的時間后可以達到80%,并且其增長不會終止,根據(jù)電子顯微鏡的觀測可以看出水泥土的硬化反應需要3個月完成,在這種情況監(jiān)測強度無法有效的解決工期問題。根據(jù)國外的經(jīng)驗,水泥加固土的強度齡期為7-28天左右,并根據(jù)該數(shù)據(jù)對水泥土強度進行預測。其28天的強度在國際上大多數(shù)工程中得到應用。同時,粉噴樁粧體長度與質量得到保障的基礎上,可以使用加固土的無側限抗壓強度進行強度標準的控制。
5.軟基路面的設計與施工問題
其軟基路面施工主要是在足夠的預壓期基礎上來完成的,但是在施工的過程中,通常會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從而導致工后沉降標準無法滿足施工情況。另外,在路面施工時間方面的掌握標準上,以軟基路面連續(xù)觀測為標準,其每個月的沉降量不得超過80mm。因此,在確保軟基路面穩(wěn)定的基礎上,可以加大預壓超載的方式來提高軟基路面的沉降效率,還可以同構過度路面或者分期修建路面的方式,以便確保符合工期的要求,提高軟基路面施工設計的水平與質量。另外,在軟基路面施工過程中,由于軟基路面的沉降過程比較長,如果軟基路面存在較大的工后沉降或者沉降不勻均等現(xiàn)象,對公路路線的縱坡以及路面的使用效率均會帶來較大的影響,為了有效的避免這些現(xiàn)象的發(fā)生,可以通過過渡式路面的設計來解決,但是這種路面行車質量較差。同時,可以通過加厚底層基層的方式來提高路面抵抗斷裂的能力,可以取得較好的效果。
6.總結
通過對軟基路面施工過程中以及施工設計中的常見問題進行分析,在實際工程設計的時候,需要重視這些問題的發(fā)生原因與影響,以便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來解決,從而有效的提高軟基路面施工設計的質量與水平,提高軟基路面的利用效率與運行效率。
參考文獻:
[1]羅志強,林川.汕頭海灣大橋北引道軟土地基處理[J].中南公路工程,2012,14(2):147-148.
[2]蔡智軍,賈向豪.有關路基路面施工當中的幾點建議[J].黑龍江科技信息,2009,12(13):215-216.
[3]李志明.路基路面施工中的精細化管理措施[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3,23(24):258-259.
[4]張永放.從施工技術看道路路面施工的質量控制[J].科技資訊,2010,21(29):22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