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討胎兒多普勒超聲預測胎兒宮內窘迫價值。方法 對126例孕婦實施多普勒超聲臍動脈血流分析儀檢測,對孕婦的S(臍動脈收縮末期峰值)、D(舒張期末期峰值)、PI(波動指數)、RI(阻力指數),將有宮內窘迫胎兒63例歸為觀察組,無宮內窘迫胎兒歸為對照組,對比兩組的臍血流指數、同一時期S/D值。結果 S/D值大于或等于3.0的宮內窘迫53例,發(fā)生率為84.13%。而73例S/D值小于3.0的孕婦宮內窘迫10例,發(fā)生率為13.70%。觀察組潛伏期S/D、PI、RI值均顯著高于對照組,觀察組潛伏期、活躍期、第二產程的S/D值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此三階段的S/D觀察組有顯著上升,而對照組無顯著變化。結論 以多普勒超聲檢測胎兒臍血流,對預測胎兒窘迫有較好效果,為臨床早期診治提供一定幫助。
關鍵詞:多普勒超聲;胎兒窘迫;預測價值
胎兒宮內缺氧致胎兒窘迫嚴重威脅胎兒生命安全,是圍產兒死亡的主要影響因素[1,2]。為及時了解胎兒宮內狀況,預測胎兒窘迫為臨床診治提供幫助,我院對126例孕婦實施了臍血流多普勒超聲檢查,現分析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2013年2月~2014年2月于我院分娩的126例孕婦為研究對象,所有孕婦均為單胎,年齡21~36歲,平均年齡(26.5±4.3)歲,孕周34~41w,平均孕周(38.2±2.1)w。將63例有胎兒窘迫的孕婦分成觀察組,無63例胎兒窘迫的孕婦分成對照組,兩組孕婦的年齡、孕周等對比無顯著差異(P>0.05),有可比性。
1.2窘迫判定 在胎兒功能窘迫判定方面,需符合三點,①孕婦羊水為III度混濁。②Fis-cher評分法異常電子監(jiān)護低于或等于4分,無應激試驗無反應型。③孕期胎動低于3次/h,或者胎動超過10次/12h,在或者每小時胎動平均次數增減幅度為30%。無誘因胎心率低于120次/min,后大于160次/min,排除鎮(zhèn)靜劑藥物使用、發(fā)熱、孕期并發(fā)癥的因素影響。
1.3方法 要求孕婦以平臥位,對孕婦宮內胎兒腹側上下部之間實施探頭探尋臍動脈血流聲像圖,待有典型且穩(wěn)定臍血流波形時儀器會顯示出S、D、S/D、PI、RI值。頻率使用為5MHz,比率低于10mW/cm2。
1.4統計學處理 以SPSS19.0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x±s)表示,行t檢驗,以P<0.05為數據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S/D值大于或等于3.0的宮內窘迫53例,發(fā)生率為84.13%。而73例S/D值小于3.0的孕婦宮內窘迫10例,發(fā)生率為13.70%,S/D值大于或等于3.0的宮內窘迫發(fā)生率顯著低于S/D值小于3.0的孕婦宮內窘迫的發(fā)生率(?字2=99.254,P<0.05)。
由表1可見,潛伏期觀察組的S/D、PI、RI值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兩組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由表2可見,觀察組孕婦臨產前與對照組的S/D值并無顯著差異,但觀察組潛伏期、活躍期、第二產程的S/D值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兩組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3討論
宮內窘迫通常由母體因素、胎兒因素、臍帶及胎盤因素等影響[3,4],母體因素方面若母體血液含氧量不足,可造成胎兒缺氧、甚至引發(fā)胎兒窘迫。在胎兒因素方面因胎兒存有心血管功能障礙、畸形等因素可引發(fā)宮內窘迫。而臍帶和胎盤是胎兒和母體將氧及營養(yǎng)物質輸送通道,若前置胎盤、胎盤早剝等因素均可能引發(fā)胎兒宮內窘迫。其次,胎兒宮內窘迫可分急慢性兩類,慢性窘迫多于妊娠晚期發(fā)生且可延續(xù)到臨床,而急性窘迫多于分娩期發(fā)生,宮縮強且持久、母體低血壓或休克、胎盤早剝等均可造成急性胎兒窘迫。而據目前研究表示,利用多普勒超聲技術檢測胎兒臍血流可以有效判定或預測胎兒宮內窘迫。從本文研究結果來看,S/D值大于或等于3.0的宮內窘迫53例,發(fā)生率為84.13%。而73例S/D值小于3.0的孕婦胎兒宮內窘迫10例,發(fā)生率為13.70%,前者胎兒窘迫發(fā)生率顯著高于后者。說明S/D值3.0可以作為判別或預測胎兒宮內窘迫的一個參考數值,并且有多數報道證實該值用于胎兒宮內窘迫的預測價值[5]。
從臍動脈血流來看,其可以反映胎兒、胎盤的循環(huán)阻力情況,若阻力有所提高則會造成血流速度變低,而供血不足會造成胎兒出現缺血缺氧而引發(fā)宮內窘迫。本文利用多普勒來對胎兒的臍流血進行檢測,其具備的價值表現為:①可以對胎盤功能有間接的反映作用,胎盤功能可以決定胎兒分娩結局,臨床后規(guī)律宮縮對胎盤血液循環(huán)喲有顯著影響。②以多普勒檢測胎兒臍血流可以利于對胎兒急性缺血缺氧的預測,在潛伏期檢測胎兒臍動脈血流速度對于急性缺血缺氧的篩選是一種有效手段。妊娠期間胎兒的所有營養(yǎng)物質來自于胎盤,絨毛交換功能具有重要的影響作用。因此本文以3.0的S/D值為預測缺血缺氧的分水嶺,從結果研究發(fā)現,S/D值大于或等于3.0的宮內窘迫發(fā)生率顯著低于S/D值小于3.0的孕婦宮內窘迫的發(fā)生率(?字2=99.254,P<0.05),而產程不斷進展的過程中觀察組S/D值呈逐漸上升,可以作為預測胎兒缺血缺氧的一項參考指標,從而來預測是否會發(fā)生宮內窘迫,結果表示預測率達到84.13%,故以多普勒超聲檢測胎兒臍血流,對預測胎兒窘迫有較好效果,為臨床早期診治提供一定幫助,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趙艷峰.超聲監(jiān)測孕晚期宮內窘迫胎兒腹內段臍靜脈血流的臨床意義[J].山西醫(yī)藥雜志,2014(5):517-519.
[2]夏春華.彩色多普勒超聲結合三維超聲診斷胎兒宮內窘迫的臨床價值分析[J].中國超聲醫(yī)學雜志,2013,29(2):158-160.
[3]俞建偉.超聲評估宮內窘迫早產兒頭顱病變的臨床價值[J].中國婦幼保健,2013,28(11):1828-1829.編輯/孫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