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觀察不同年齡兒童口腔健康行為的情況,并分析其影響因素。方法 選取2011年10月~2014年10月與我院體檢或就診的874例0~7歲兒童作為研究對象,按其年齡將其分為三組,分別為0~3歲組287例,4~5歲組298例,6~7歲組289例,分別對三組兒童的口腔健康問題、飲食習慣、保健行為、口腔健康相關知識知曉情況等內容進行調查。結果 三組兒童中,隨著兒童年齡的增長其牙齦炎、齲齒及牙石等問題的發(fā)生率逐漸降低,(P<0.05)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隨著兒童年齡的增長其飲食習慣和保健行為評價的良好率逐漸上升,(P<0.05)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隨著兒童年齡的增長其口腔健康相關知識的知曉率逐漸提高,(P<0.05)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結論 不同年齡兒童的口腔健康行為與其飲食習慣、自我保健行為及健康相關知識的知曉情況等有關。
關鍵詞:不同年齡;兒童;口腔健康行為;影響因素
許多疾病的發(fā)生都與口腔問題有關,尤其是兒童的口腔健康行為更是與其成長健康之間有著非常密切的聯(lián)系[1,2]。本次研究選取2011年10月~2014年10月在我院體檢或就診的874例0~7歲兒童作為研究對象,分別對不同年齡段兒童的口腔健康行為進行調查和分析,旨在為口腔健康工作提供有效的依據(jù),現(xiàn)總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組選取2011年10月~2014年10月與我院體檢或就診的876例0~7歲兒童作為研究對象,其年齡將其分為三組,分別為0~3歲組287例,4~5歲組298例,6~7歲組289例。0~3歲組兒童中,男性151例,女性136例;4~5歲組兒童中,男性162例,女性136例;6~7歲兒童中,男性156例,女性133例。三組不同年齡段的兒童在性別等一般資料比較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通過查閱大量參考文獻[3,4]的方式制定出專門的關于兒童口腔健康影響因素的調查問卷,調查三組兒童的口腔健康行為及了解口腔健康的相關知識的情況,調查問卷由兒童家長根據(jù)兒童的真實情況進行填寫,并當場回收。問卷調查的內容主要包括兒童存在的口腔健康問題、日常的飲食習慣、生活中的保健行為及口腔健康相關知識知曉情況等內容。
1.3觀察指標 ①觀察和記錄三組兒童存在的口腔健康問題,并進行對比分析;②觀察和記錄三組兒童的日常的飲食習慣和生活中的自我保健行為,并均分為良好、較好和差等3個標準來進行評價[5];③調查兩組患者的口腔健康相關知識的知曉情況,分值為0~100分,其中非常了解為90~100分,比較了解為60~89分,熟悉為30~59分,不熟悉為0~29分[6]。知曉率=非常了解率+比較了解率。
1.4統(tǒng)計學方法 將本次研究中的所有數(shù)據(jù)納入SPSS20.0統(tǒng)計軟件中進行統(tǒng)計和分析,采用χ2比較對計數(shù)資料進行比較,以率(%)表示,若(P<0.05)則差異顯著,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三組兒童存在的口腔健康問題比較 從表1可以看出,三組兒童中,隨著兒童年齡的增長其牙齦炎、齲齒及牙石等問題的發(fā)生率逐漸降低,(P<0.05)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2三組兒童的飲食習慣和保健行為情況比較 從表2可以看出,三組兒童中,隨著兒童年齡的增長其飲食習慣和保健行為評價的良好率逐漸上升,(P<0.05)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3三組兒童口腔健康相關知識的知曉情況比較 從表3可以看出,三組兒童中,隨著兒童年齡的增長其口腔健康相關知識的知曉率逐漸提高,(P<0.05)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
3 討論
口腔疾病在兒童人群中的發(fā)病率比較高??谇唤】敌袨榘ㄒ韵聨讉€方面[7]:①口腔衛(wèi)生行為:刷牙和牙線使用等;②口腔保健行為:自我預防、診斷和治療等;③口腔服務設施使用行為:采用含氟牙膏、定期就醫(yī)或口腔體檢等。本次研究結果顯示,三組兒童中,隨著兒童年齡的增加其牙齦炎、齲齒及牙石等問題的發(fā)生率逐漸降低,而其生活飲食習慣、自我保健行為的良好率及口腔健康相關知識的知曉率均明顯上升,(P<0.05)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這表明兒童的牙齦炎、齲齒及牙石等口腔問題的發(fā)生率與其生活飲食習慣、自我保健行為的良好率及口腔健康相關知識的知曉率呈明顯的負相關性,而兒童的生活飲食習慣、自我保健行為的良好率和口腔健康相關知識的知曉率之間呈明顯的正相關性。由此可見,提高兒童健康相關知識的知曉率,從而有效降低兒童口腔問題的發(fā)生率。
綜上所述,不同年齡兒童的口腔健康行為與其飲食習慣、自我保健行為及健康相關知識的知曉情況等有關。
參考文獻:
[1]楊蘭,陶永煒,馬力揚,等.甘肅省5歲兒童口腔健康行為及其家長口腔衛(wèi)生知識狀況調查[J].山東醫(yī)藥,2010,50(24):89-91.
[2]劉紅心,王文輝.北京市密云縣部分幼兒園學齡前兒童口腔健康行為調查[J].北京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1,43(1):157-159.
[3]王廷斌,趙今.兒童乳牙患齲狀況及社會因素和祖輩口腔健康行為影響分析[J].中國醫(yī)藥導報,2014,1131(9):146-148.
[4]黃薇,臺保軍,杜民權,等.湖北省3~6歲兒童口腔健康行為及母親的知識和態(tài)度[J].口腔醫(yī)學研究,2009,25(4):518-519.
[5]劉曉紅,呂斌,王桂香,等.城鄉(xiāng)3~5歲兒童家庭口腔健康行為與乳牙患齲狀況對比觀察[J].臨床口腔醫(yī)學雜志,2010,26(6):360-362.
[6]張志昱.家長口腔健康意識對兒童口腔健康行為的影響[J].貴陽醫(yī)學院學報,2013,38(2):145-148.
[7]韓克實,田劍剛,黃瑞哲,等.陜西省12歲兒童口腔健康行為的調查分析[J].陜西醫(yī)學雜志,2013,42(6):743-745.
編輯/哈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