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用他人姓名辦理駕駛證成被告
楊某一直從事貨車駕駛員工作。2014年2月,他在進行駕駛證年審時,被告知因有多次違章記錄未接受處理,不能通過審驗。經查詢,楊某得知自己的駕駛證件已被李某套用了兩年。同年8月,楊某提起訴訟,要求李某停止套用其駕駛證的行為,并賠償其駕駛證不能審驗期間的誤工損失。
法院經審理認為,被告李某套用原告楊某的駕駛證件駕駛貨車營運,致使違章情況記錄在楊某名下,侵犯了楊某的姓名權,楊某因此而遭受損失,李某應對損害后果承擔民事責任。據此,法院判決李某停止套用楊某姓名,賠償楊某經濟損失1.9萬元。
點評:駕駛證是自然人經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登記注冊,并賦予相應駕駛資格的法律證件,自然人對其擁有專屬使用權,他人不得盜用、假冒和不正當使用。從載體形式上看,駕駛證記載了駕駛人的姓名、性別、照片等個人信息,駕駛證號碼即為其身份證號碼。從侵權行為上看,套用人套用的駕駛證,除照片之外,其他個人信息均與被套用人的完全一致。據此,法院作出上述判決。
墓碑上刻名應征得本人同意
姍姍18歲時,母親沈某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和丈夫李某離婚。2012年初,沈某、李某通過法院調解離婚。同年9月,沈某和金某重新組成家庭。再婚后不久,沈某被查出患有乳腺癌,一年多后不治身亡。
沈某去世后,金某未經姍姍同意,擅自將她的姓名刻在亡妻墓碑之上,并書寫“率女姍姍”等字樣。對此舉動,姍姍表示無法接受,并以金某侵犯自己的“署名權”為由向法院起訴。后在法官的調解下,雙方達成和解協(xié)議:被告金某于調解書生效之日起1個月內,清除沈某墓碑上“率女姍姍”等字樣。
點評:署名權是指表明作者身份,在作品上署名的權利。本案中在墓碑上刻制名字的權利并非署名權,而是姓名權。姓名權保護的客體是權利人的姓名。姓名并不限于公民在戶籍機關正式登記的本名,亦包括藝名、筆名等非正式姓名。民法通則第99條規(guī)定:“公民享有姓名權,有權決定、使用和依照規(guī)定改變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盜用、冒用。”在使用他人姓名之時,應當征得姓名權人的同意,否則不管是否出于謀利目的,都屬侵權行為。
故意給寵物狗取與仇人相同名字構成侵權
黃某與何某系鄰居,兩家素來不和。2014年2月,黃某因病去世后,何某買了只寵物狗,取名“黃某”,與病逝的黃某名字相同。在每次見到黃某的家人時,何某就故意喚其寵物狗的名字,有意對死者進行侮辱。為此,黃某家屬多次上門交涉,但何某不予理睬。氣憤之余,黃某的家屬把何某告上法庭,要求何某更改對其寵物狗的稱呼,并向原告及其家人賠禮道歉。
法院經審理,判決被告何某更改寵物狗的稱呼,并對原告及其家人當庭進行口頭形式的賠禮道歉。
點評:姓名權在性質上屬于人格權,具有專有性、非財產性的特點。出于公共利益的考慮,我國民法對姓名權的行使作出了必要限制:任何人在從事重要法律行為時,都負有使用其在戶籍上登記的正式姓名的義務;自然人不得基于不正當目的而取與他人相同的名字,比如不能故意給自己豢養(yǎng)的狗等寵物取與某人相同的名字;不得濫用姓名權,比如不能基于不正當目的而改名換姓,不能以違背公序良俗的方式而允許他人使用自己姓名,不能非法轉讓姓名等等。
離婚后任何一方無權擅自變更子女姓名
周先生與楊女士婚后育有一子。2013年8月,周先生與楊女士經法院調解協(xié)議離婚。協(xié)議約定,兒子隨母親生活,周先生每月可以探望兩次。離婚后,楊女士常以種種借口阻止周先生看望兒子,甚至在未告知周先生的情況下,擅自更改了兒子的姓名。
周先生知道后,提起訴訟,要求撤銷兒子的姓名變更登記。法院經審理,判決支持周先生的訴訟請求。
點評:《關于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處理子女撫養(yǎng)問題的若干具體意見》第19條規(guī)定:“……父或母一方擅自將子女姓氏改為繼母或繼父姓氏而引起糾紛的,應責令恢復原姓氏?!贝艘?guī)定體現(xiàn)了父母平等的親權原則。在子女出生及其未成年時期,其姓名是由父母依親權決定的。父母一方違背共同意思的親權行為是無效的。鑒于此,無論是夫妻在婚姻存續(xù)期間還是離婚之后,只要父母雙方健在,除非監(jiān)護權因法定事由被法院宣告取消,否則任何一方不得擅自變更子女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