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討在基層醫(yī)院開展乳腺癌前哨淋巴結活檢術的意義及臨床實際應用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亞甲藍為示蹤劑對56例乳腺癌患者前哨淋巴結活檢術,根據(jù)術中快速病檢情況決定是否進行腋窩淋巴結清掃術。結果 56例患者中二例未檢出前哨淋巴結,54例患者前哨淋巴結快速病檢均為陰性。準確率為96.29%、靈敏度為87.5%、假陰性率6.36%。結論 前哨淋巴結可以準確預測乳腺癌患者腋窩淋巴結的狀況。前哨淋巴結活檢術替代腋窩淋巴結清掃術是可行的。采用亞甲藍示蹤劑進行乳腺癌前哨淋巴結活檢術適合在基層醫(yī)院開展。
關鍵詞:乳腺癌;亞甲藍;前哨淋巴結
我院自2009年4月~2013年1月對56例乳腺癌患者進行了SLNB,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56例患者,年齡34~48歲。所有患者病理分期均為T1-2N0M0,其中位于外上象限35例,外下象限10例,內下象限11例,腫瘤直徑為1.0~3.0 cm。病理分型:浸潤性導管癌54例,導管原位癌1例,鱗狀細胞癌1例。
1.2方法 采用術前注射1%亞甲藍注射液的方法?;颊咂脚P于手術臺上,手術側上肢外展,消毒手術區(qū),局麻后取亞甲藍注射液4~8 ml分別于乳暈周圍12、3、6、9點處四點行皮內和皮下注射,每點注射0.5~2 ml,注射后輕輕按摩注射部位持續(xù)5~15 min,以利于亞甲藍注射液被組織吸收。切除乳腺病變組織后按計劃于胸大肌外側緣切開皮膚并進行分離,尋找藍染淋巴結。沿淋巴管仔細解剖找到染色的前哨淋巴結(sentinel Lymph node)將其整體切除送快速病檢。前哨淋巴結切除后再行乳腺癌改良根治術。其中12例行保乳手術。1例因為男性乳腺癌,行單純乳腺切除術。
1.3前哨淋巴結的檢出情況 本組56例行前哨淋巴結活檢術中,2例未檢出前哨淋巴結,檢出率為96.42%(54/56),共檢出前哨淋巴結96枚,平均1.71枚。前哨淋巴結一枚檢出者25例,2枚檢出者24例,3枚檢出者7例。54例患者前哨淋巴結快速病檢均為陰性。準確率為96.29%、靈敏度為87.5%、假陰性率6.36%、
1.4 SLNB的評價標準 檢出率=SLN檢出例數(shù)/實施SLN檢測所有例數(shù)×100%;準確率=(SLN真陽率+真陰性例數(shù))/SLN活檢總例數(shù)×100%;靈敏度=SLN陽性例數(shù)/腋窩淋巴結陽性例數(shù)×100%;假陰性率=SLN假陰性例數(shù)/腋窩淋巴結轉移陽性例數(shù)×100%;假陽性率=SLN假陽性例數(shù)/腋窩淋巴結轉移例數(shù)×100%。
2討論
SLN是原發(fā)腫瘤發(fā)生區(qū)域淋巴結轉移所必經(jīng)的第一個淋巴結,它作為有效屏障可以暫時阻止腫瘤細胞在淋巴系統(tǒng)的擴散。如SLN無腫瘤轉移,理論上自發(fā)腫瘤引流區(qū)域中其它淋巴結就不會發(fā)生腫瘤轉移。腋窩淋巴結清掃是傳統(tǒng)乳腺癌手術必不可少的步驟,但其手術創(chuàng)傷大,并發(fā)癥較多,而乳腺癌前哨淋巴結活檢術使傳統(tǒng)手術醫(yī)師能夠有選擇性地切除那些最有可能發(fā)生腫瘤轉移的淋巴結。所以,SLN陰性的乳腺癌患者有可能可以免行腋窩淋巴結清掃術,使乳腺癌手術范圍明顯縮小,減少因手術帶給患者的不必要創(chuàng)傷。
目前常用于臨床的SLN活檢方法根據(jù)示蹤源劑的不同有3種:①同位素法,常用有同位素99mTc、同位素標記的硫膠體、人血清白蛋白、銻膠體等,根據(jù)報道檢出率為90.0%~98.6%,假陰性率為2.2%~10%[1],但設備技術要求較高,費用高,存在放射污染危險,不易普及開展。②生物染料法:常用染料有易硫藍、專利藍和亞甲藍。前二者均存在嚴重過敏反應等副作用,而亞甲藍副作用較少,價格便宜,故較多使用。根據(jù)報道該法確定SLN的成功率為65%~93%[2]。③染料法與核素聯(lián)合法:該法綜合了前兩法的優(yōu)點,其檢出率為88.7%~95%,而假陰性率為0%-5.8%,缺點是與同位素法一樣難以普及開展。
據(jù)劉娟娟[3]等報道,亞甲藍在SLN檢查成功率為97.89%、準確率為97.85%、靈敏度為91.67%、假陰性率8.33%、特異性為100%。本組成功率為96.42%、準確率為96.29%、靈敏度為87.5%、假陰性率6.36%、特異性為100%,其結果與上述相接近。前哨淋巴結檢出數(shù)量平均為1.72枚,與張強[4]等報道基本一致。腋窩淋巴結清掃(ALND)目前是乳腺癌手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腋窩淋巴結有無轉移的狀況是患者重要的預后因素,并進一步指導患者是否進一步進行全身治療及放療。對于SLNB結果陽性的患者再行ALND并不能改善患者的生存而對于SLNB陰性的患者則避免了再行ALND手術,同時也減少了因ALND帶來的如上肢水腫、皮瓣壞死、功能障礙等各種手術并發(fā)癥,也同時滿足了患者的保乳手術需求,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量,現(xiàn)有逐步取代ALND的趨勢。
本組中有一例未檢出前哨淋巴結,行ALND腋窩淋巴結有轉移。術后分析其原因可能有:①手術醫(yī)師開展例術少,經(jīng)驗不足;②注射亞甲藍示蹤劑時間掌握不足太早行ALNB;③前哨淋巴結可能不在腋窩,無法術中檢出;④病理醫(yī)師的水平不足。
綜上所述,用亞甲藍注射液染色法是乳腺癌SLNB的可靠方法,其SLNB的檢出率、準確率、假陰性率基本與文獻的報道一致,達到了臨床應用的要求標準,在乳腺癌的治療中,SLNB替代ALND是可以操作的,在基層醫(yī)院開展此手術,同放射性核素比較是安全、經(jīng)濟、簡便、易行。是可以廣泛開展推廣的,同時也為有保乳需求的患者開辟了新的治療方法。
參考文獻:
[1]王瑩.乳腺癌前哨淋巴結活檢的研究與應用[J].國外醫(yī)學·外科學分冊,2002,29(1):22-25.
[2]Perez N,Vidal-SicartS,Zanon G ,et al.A practical approach to intraoperative evaluation of 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 in breast cacinoma and revicw of the cunent methods[J].Ann Surg Oncol,2005,12(4):313-321.
[3]劉娟娟,王永勝.前哨淋巴結活檢及其在保乳術中的應用[J].中國實用外科雜志,2008,28(7):578-581.
[4]張強,龍飛,趙林,等.乳腺癌前哨淋巴結的分布及其在活檢中的意義[J].中國實用外科雜志,2003,23(10):601-603.
編輯/張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