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分析研究膀胱癌患者的回腸膀胱護理措施。方法 回顧性分析我院曾收治的64例行回腸膀胱術治療的膀胱癌患者臨床護理資料,總結術前護理和術后護理體會。結果 患者輸尿管和膀胱造瘺管口愈合狀況極佳,圍術期無死亡病例,其中6例熟睡后有輕度尿失禁,4例術后1年內有上尿路積水伴腎功能輕度衰退,經(jīng)處理后導尿均好轉,血電解質正常,無酸中毒現(xiàn)象。結論 對施行回腸膀胱術治療的膀胱癌患者進行術前和術后精心護理,能夠有效地提升治療效果。
關鍵詞:膀胱癌;回腸膀胱;分析研究
膀胱癌是泌尿系統(tǒng)最常見的惡性腫瘤,發(fā)病率居泌尿系統(tǒng)惡性腫瘤的首位[1]。其發(fā)病原因還不清楚,一般認為與經(jīng)常接觸致癌物如萘胺,聯(lián)苯胺等有關,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染料,橡膠,塑料制品,油漆、洗滌劑等也有潛在的致癌危險,吸煙不僅僅對呼吸系統(tǒng)有害,還是會引起膀胱癌[2]。另外,某些疾病如膀胱白斑、腺性膀胱炎、尿道結石,尿潴留等也可能會誘發(fā)膀胱癌。膀胱癌是泌尿外科常見的惡性腫瘤病癥之一,臨床中常用回腸膀胱術對其進行治療,具有安全性高。治療效果顯著等的優(yōu)勢,但由于術后容易出現(xiàn)并發(fā)癥 [3]。為了探析膀胱癌患者的回腸膀胱護理措施,本文回顧性分析我院于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64例膀胱癌患者,對其進行術前護理和術后護理,現(xiàn)總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研究組的64例膀胱癌患者均為男性,年齡51~89歲,平均64.1歲,所有患者均為復發(fā)性膀胱癌,經(jīng)膀胱鏡病例活檢后確診,術后病例檢查確診為移行細胞癌,其中II級40例,臨床分期為T2-T3-T4。所有患者術前行靜脈尿路造影,彩色多普勒超聲等檢查,無上尿路腫瘤64例患者膀胱全切術后均行原位回腸膀胱治療。
1.2方法 對64例膀胱癌患者進行膀胱全切除和前列腺切除,留下前列腺尖部包膜0.5cm離回盲部20cm處選取帶蒂回腸約40cm,恢復腸道連續(xù)性。選取段回腸腔用利凡諾多次沖洗,在系膜對側緣剖開腸壁,把腸片按照W型(40例)或U型(24例)再次排序,用2-0可吸收縫線縫臺成球形狀的新膀胱,底部留孔與后尿道相符,兩側輸尿管再植人成型的新膀胱內并用黏膜下潛行1cm,新膀胱內留置膀胱造瘺管和三腔導尿管。
1.3護理方法
1.3.1術前護理 術前護理包括心理護理、生命體征觀察、飲食護理、全身檢查、腸道護理等。
1.3.1.1心理護理 膀胱癌患者以老年人居多,他們中大多數(shù)人對膀胱癌疾病和回腸膀胱術了解甚微,對手術的治療效果和術后康復情況信心不夠,因此造成心理上的恐懼。讓患者全面了解膀胱癌及手術治療的相關知識;列舉同類患者治愈案例,消除患者焦慮心理。
1.3.1.2生命體征觀察 大多數(shù)患者會出現(xiàn)消瘦、體質變差、營養(yǎng)不良等情況,也可能有肉眼血尿或鏡下血尿情況,護理時要密切觀察,讓患者多臥床休息,并記下每天的觀察情況。
1.3.1.3飲食護理 按照醫(yī)生開出的飲食秘方改善患者的營養(yǎng)狀況,建議多食用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易消化的食物。多喝水,以稀釋尿液,沖洗尿路。術前要對患者進行全身檢查,全面了解其病癥,包括血常規(guī)、尿常規(guī)、心功能、肝腎功能、凝血四項)和各項檢查(包括靜脈尿路造影、彩色多普勒超聲)。
1.3.1.4腸道準備 術前3d進行無渣半流質飲食,口服氟哌酸0.2g和甲硝唑0.4g,3次/d;補充維生素K1;術前禁食1d,靜脈補充營養(yǎng);手術前1d下午口服硫酸鎂200ml,含量為5%的葡萄糖和0.85%氯化鈉溶液各1500ml,手術前晚開始清潔灌腸以排出水樣液體,手術當天早晨留置胃管。
1.4術后護理 術前護理包括心理護理、常規(guī)護理、飲食護理、引流管護理、腹部護理、基礎護理、排尿機能護理等。
1.4.1心理護理 術后患者常會因為切口疼痛、身體無法自由移動、帶氧氣罩等情況而造成不便,產(chǎn)生狂躁不安的情緒。所以要給予高度關懷和疏導,緩解其疼痛感,建立治愈信心。
1.4.2常規(guī)護理 指導患者棄枕平躺,頭偏向一邊,預防嘔吐或窒息;患者完全清醒后臥床1w,預防引流管脫落而造成尿漏;進行多功能監(jiān)護儀觀察和低流量吸氧,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變化并做記錄。
1.4.3飲食護理 禁食1w,靜脈滴注獲取營養(yǎng),1w后可少量飲水或喝米湯,慢慢進流食,從半量到全量;待進食后無腹痛\"腹脹等不良反應時,可進半流質食物。另外術后引流管較多,需用膠布進行標識,預防錯接,妥善固定防止脫落,確保引流管順暢。
1.4.4腹部護理 回腸膀胱術創(chuàng)面較大,吻合口諸多。腸吻合口瘺和尿外滲都會造成腹膜炎。術后患者體質變差,引流管多,常處于被動體位,因此要定時幫其翻身、按摩受壓部位,以確保血液正常循環(huán)。禁食期間做好口腔護理,2次/d,預防口腔炎癥。與此同時,在導尿管拔除前3d夾管,定時放尿,鍛煉膀胱反射功能,拔管后指導患者定時排尿。排尿時采取蹲位或用手輕壓下腹部,讓代膀胱尿液排空,減少殘余尿量,記錄排尿量。
2 結果
患者手術時間通常是5~11h,平均手術治療時間為8.1h;手術切口一期痊愈,輸尿管和膀胱造瘺管口愈合狀況佳,圍術期無死亡病例。術后每6個月進行靜脈尿路造影、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4例術后1年內發(fā)現(xiàn)上尿路積水伴腎功能輕度衰退,留置導尿后積水變少或無積水,腎功能恢復。血電解質正常,無酸中毒,未出現(xiàn)尿道殘端腫瘤復發(fā)和轉移,無繼發(fā)感染及結石等并發(fā)癥。
3 討論
膀胱癌多發(fā)于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隨著年齡的增大發(fā)病率也相應增長,膀胱癌的發(fā)生與飲食,吸煙和飲水三個因素密切相關 [4]。要想預防膀胱癌的發(fā)生,就應該充分飲水,使尿液稀釋后及時排出,這樣,尿液中細菌和致癌物質就相對降低,可以減少對膀胱粘膜的刺激和損害[5]?;啬c膀胱術后并發(fā)癥主要包括尿失禁、血電解質失衡、腎積水、腎功能減退等,對行回腸膀胱術的膀胱癌患者進行護理時,要注重衛(wèi)生宣教,加強對并發(fā)癥的觀察。
參考文獻:
[1]袁敏,趙淑梅.膀胱癌全切回腸代膀胱腹壁造瘺圍手術期的臨床觀察與護理[J].實用醫(yī)技雜志,2006,09:1582.
[2]蘇秋菊,張欣紅,楊靜.球形原位回腸膀胱術后新膀胱排尿功能訓練的護理23例[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4,17:27-28.
[3]侯伶莉,李筠.膀胱全切正位可控腸道代膀胱術患者的護理[J].護理研究,2005,03:254-255.
[4]楊明瑩,樂雷鈞,余力銳.回腸新膀胱術患者的出院隨訪[J].護理研究,2002(08).
[5]易珉,鄭江,陳躍.原位M形回腸代膀胱術11例報告[J].長江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09:241-243.編輯/哈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