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評價在手術室護理工作中,對患者應用細節(jié)護理的效果。方法 選自2013年11月~2014年10月,在我院實施手術治療的患者160例,將其隨機分兩組,每組各80例。兩組手術室患者都采取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再聯(lián)合細節(jié)護理。觀察兩組手術室患者的臨床病情癥狀和生命體征、患者的術中和術后情況,并測評患者對護理的滿意程度。結果 觀察組手術室患者的總滿意程度是95.00%,高于對照組77.50%(P<0.05)。結論 在對手術室患者實施護理干預時,應用細節(jié)護理,能夠有效保障手術的安全系數(shù),還能獲得患者對護理較高的滿意程度評價。
關鍵詞:細節(jié)護理;手術室護理;安全;應用效果
手術室護理工作具有時間長、強度大等特征,在繁瑣的系列流程當中也存在著一定的安全隱患[1]。本文研究當中,在對手術室患者實施護理干預時,應用細節(jié)護理,取得的臨床成效是非??捎^的,現(xiàn)將詳情報告如下文所示。
1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自2013年11月~2014年10月,在我院實施手術治療的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共收集160例。將這160例手術室的患者隨機分組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這兩組,每組各80例。兩組手術室的患者均屬于神志清晰、對本次研究的目的和方法明確、自愿接受本組研究、所有患者都能夠做到積極配合醫(yī)師的治療。觀察組當中,男性患者占48例、女性患者占32例,年齡在19~57歲、平均年齡(44.35±10.47)歲;對照組當中,男性患者占47例、女性患者占33例,年齡在20~56歲、平均年齡(44.16±10.52)歲。對兩組手術室患者的性別、患者的年齡等一般資料進行比較,沒有明顯的對比差異,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因此可以進行研究對比。
1.2方法 兩組手術室患者的手術治療都由相同的一組醫(yī)師進行,在手術前都做好相同的準備工作,按照相同的手術方式治療,且使用相同的麻醉方法;護理方面兩組手術室患者都采取常規(guī)護理[2],包括:①在手術前做好手術室的消毒和清潔工作,保證室內環(huán)境的干凈和無菌,防止患者術中感染;②準備好患者手術中需要用的設備和器械,將室內溫度和濕度調節(jié)到適宜的范圍;③手術中,輔助患者采取正確的手術體位;手術后,擦干凈患者創(chuàng)口及周圍的血跡,并將患者送回病房休息。觀察組手術室患者,在采取常規(guī)護理基礎上,再聯(lián)合細節(jié)護理。
1.3觀察指標及患者對護理的滿意程度判定標
1.3.1觀察指標 對兩組手術室患者,按照不同的護理方式,實施對應的護理干預,觀察兩組手術室患者的臨床病情癥狀和生命體征、患者的術中和術后情況,并測評患者對護理的滿意程度,以此作為觀察指標。
1.3.2患者對護理的滿意程度判定標準 手術室患者對護理的滿意程度,采取模糊數(shù)字法評分,最低是0分,最高是10分,總分為0~10分,分值由低分到高分表示患者對護理后的滿意程度從不好到好。手術室患者對護理后滿意的3個程度是:滿意(8~10分)、比較滿意(6~8分)、不滿意(<6分)。總滿意程度=(滿意例數(shù)+比較滿意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
1.4統(tǒng)計學處理 在本次研究結束后,兩組治療和護理手術室患者中,其各項觀察指標情況的研究數(shù)據(jù),均根據(jù)研究的實際情況,在確認無誤后,錄入到SPSS 20.0軟件中,進行統(tǒng)計數(shù)據(jù)處理,以數(shù)據(jù)上下浮動5%作為可信區(qū)間。計數(shù)資料的表示使用例數(shù)(%),對比方法使用χ2檢驗;計量資料的表示使用均數(shù)±標準差(x±s),對比方法使用t檢驗。當P<0.05時,表示兩組手術室患者之間,在經過不同方式的護理干預后,對比患者對護理的滿意程度存在差異,統(tǒng)計學具有意義。
2結果
兩組手術室患者分別實施護理后,兩組患者對護理的滿意程度均不同,且觀察組手術室患者的總滿意程度是95.00%,高于對照組手術室患者的總滿意程度77.50%,故此,對比兩組手術室患者之間,經過不同的方式護理后,患者對護理的滿意程度有差異,統(tǒng)計學具有意義(P<0.05),見表1。
3討論
針對手術室患者,實施的細節(jié)護理[3-4]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①規(guī)范手術室護理相關工作準則。保證每個環(huán)節(jié)的護理都能夠落實到具體的護理人員;手術所需儀器和設備要在術前進行徹查,確保其在手術中能夠正常使用;對患者要做到嚴密的監(jiān)察,關注患者的生命體征,同時配合醫(yī)師完成手術,在術后清潔好患者的創(chuàng)口,并送患者回到病房。②心理護理:給患者講解手術室治療的環(huán)節(jié)、方式、注意事項等,提高患者對手術室治療的認知度;關注患者的情緒問題,多加鼓勵患者,提升患者內心的安全感,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③患者保溫護理:術中使用恒溫水毯對患者進行保溫護理,溫度設定在40℃,保證患者在術中感覺到舒適溫暖;提醒醫(yī)師盡快完成患者皮膚消毒的工作,縮短患者皮膚暴露的時間。在本次研究當中,觀察組手術室患者,在手術治療期間,采取常規(guī)護理聯(lián)合細節(jié)護理后,患者對護理的滿意程度高達95.00%,而對照組患者,只進行常規(guī)護理后,患者對護理的滿意程度僅有77.50%。由此可見,兩組手術室患者的治療和護理情況對比有差異,統(tǒng)計學具有意義(P<0.05)。
綜上所述,在對手術室患者實施護理干預時,應用細節(jié)護理,能夠有效保障手術的安全系數(shù),還能獲得患者對護理較高的滿意程度評價。
參考文獻:
[1]陳秀芳.人性化護理在手術室護理中的應用及效果分析[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0,26(30):19-20.
[2]馮春英,滕月萍.溝通方法在手術室護理中應用的效果評價[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1,27(21):29-30.
[3]倪麗虹.人性化護理模式在手術室護理中應用的效果評價[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1,27(24):24-25.
[4]徐海芬.手術室護理風險因素的調查分析[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1,27(24):52-53.
編輯/張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