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討對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兒進行護理干預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采用回顧性分析法對本院近年來收治的10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兒的臨床資料進行分析,總結對他們采用的護理干預方法及效果。結果 經精心的治療和護理,得到有效治愈的患兒共96例,沒有取得任何效果的患兒共4例,無1例患兒死亡,患兒的平均住院為15d。結論 針對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兒的特點,對其采取有針對性的的護理措施加以護理,有助于提高治療效果,促進患兒早日康復。
關鍵詞: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兒;護理干預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Children with Acute 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XU Jia
(Department of Pediatrics,Suzhou Municipal Hospital,Suzhou 215002,Jiangsu,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method and effect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children with acute 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Methods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clinical data were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in recent years to 100cases of acute 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were analyzed,to summarize the nursing intervention and effects they use.Results After treatment and careful nursing,effectivelycured 96 cases,did not achieve any effect 4 cases,no case of death,the average hospitalized children for15 days.Conclusion According to thecharacteristics of children with acute 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to take care of targeted measures to care,help to improve the therapeutic effect,promote the rehabilitation of infants.
Key words:Acute 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Children;Nursing intervention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AURI)是一種傳染性較高的疾病,發(fā)病率比較高。一般情況下,若患者的病情比較輕微,只要經過精心的治療,患者的癥狀就會得到有效緩解。而小兒由于身自身免疫力低下,患上此病的幾率比較高[1]。對此,本院除了對近年來收治的10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兒進行必要的治療之外,還對其進行了護理干預,取得的效果比較理想。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將本院近年來收治的10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兒作為本次研究對象,所有患兒均符合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診斷標準和納入本次研究的標準。其中,男性患者51例,女性患者49例,年齡9個月~12歲,平均年齡6.5歲,病程在1~2w。體檢可見咽部充血,扁桃體腫大,頜下淋巴結腫大、觸痛。部分患兒出現不同形態(tài)皮疹。肺部體征陰性。所有患兒均進行了必要的治療和精心的護理[2]。
1.2方法 對所有患兒進行對癥治療,若患兒高熱,則采用退燒藥對其進行治療;若患兒有鼻塞情況,則需要采用0.5%對癥處理。若患兒繼發(fā)細菌感染,則需要采用抗菌藥物對其進行治療。若患兒被確診為鏈球菌感染或既往有腎炎、風濕熱病史,則需要采用青霉素對其進行十幾天的治療。
1.3判定標準 若患兒在6d內退熱,臨床癥狀全部消失,外周血象恢復正常,則判定患兒治療效果為治愈;若患兒的體溫在5d內仍然沒有下降,臨床癥狀沒有任何好轉,并出現合并癥,則判定患兒的治療效果為無效。
2 結果
經精心的治療和護理,得到有效治愈的患兒共96例,沒有取得任何效果的患兒共4例,無1例患兒死亡,患兒的平均住院為15d。
3 護理干預方法
3.1高熱護理 護理人員需要對患兒的體溫變化進行觀察和監(jiān)測,如果患兒的體溫持續(xù)在38℃以上,則需要在患兒的頸部或者腋下放置冰袋,還可以利用乙醇對患兒的身體進行擦拭。對于體溫為38.5℃以上的患兒,需要利用冷鹽水進行灌腸,或者使用濃度為25%的安乃近溶液滴入患兒鼻腔,使患兒的身體水分得到保持。同時,還要對患兒的身體和口腔進行清潔。
3.2嚴密觀察患兒的病情 若嬰幼兒雖有發(fā)熱甚至高熱,但精神較好,玩耍如常,可在嚴密觀察下暫且不處理,但若曾有高熱驚厥病史者應盡早處理。在護理患兒時應經常檢查口腔粘膜及皮膚有無皮疹,注意咳嗽的性質及神經系統(tǒng)癥狀等,以便能早期發(fā)現麻疹、猩紅熱、百日咳及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等急性傳染病。在疑有咽后壁膿腫時,應及時報告醫(yī)師,同時要注意防止膿腫破潰后膿液流入氣管引起窒息。保證充足的營養(yǎng)和水分,鼓勵患兒多喝水,給予易消化高營養(yǎng)飲食,宜少食多餐。
3.3用藥護理 如果患兒屬于病毒感染者,則需要采用抗病毒藥物或用板藍根沖劑、大青葉等中藥對其進行治療。如果患兒的病情比較嚴重,繼發(fā)細菌感染或者并發(fā)癥,則需要采用抗菌藥物對其進行治療。
3.4飲食護理 護理人員要囑咐患兒多喝水,保持少吃多餐的習慣,避免出現積食現象。患兒家屬在為患兒安排飲食時,要注重飲食多樣性,同時還要考慮食物是否易消化。有必要時,還需要對患兒進行靜脈營養(yǎng)補充。
3.5舒適護理 護理人員需要保持患兒有充足的睡眠,對患兒咽喉和鼻腔的分泌物要進行清潔,保證患兒呼吸順暢?;純旱牟》恳3指蓛粜l(wèi)生,經常開窗,使室內空氣得以流通,保持室內空氣清新。適當提高病房的溫度,使患兒血液循環(huán)得以促進,緩解患兒呼吸道癥狀?;純喝绻霈F鼻塞癥狀,首先要將分泌物清除掉,同時將用濃度0.5%的麻黃素滴入患兒鼻腔,用量為1~2滴/次,3次/d。
3.6健康教育 采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將小兒呼吸道的解剖生理特點,本病的病因、發(fā)病機制、臨床表現、疾病病程,治療方法等知識向患兒家長詳細解釋清楚,幫助患兒家長正確認識該病,促使患兒家屬參與到患兒的康復過程當中,促進患兒的早日康復。
總之,要想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兒得到更好的治療效果,早日康復出院,除了要對其進行必要的治療外,還需要針對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兒的特點,對其采取有針對性的護理干預措施,以降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促進患兒早日康復。
參考文獻:
[1]沈曉明,王衛(wèi)平.兒科學[M].第7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8:261.
[2]胡亞美,江載芳,諸福棠.實用兒科學[M].第7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2:1168.
編輯/哈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