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討后腹腔鏡下腎上腺腫瘤的手術配合要點。方法 應用腹腔鏡經(jīng)腹腔后行腎上腺腫瘤手術目的:治療腎上腺腫瘤患者11例。結果 患者在精心配合和護理下均順利通過手術。結論 充分的術前準備、密切的手術配合是手術成功的重要保證。
關鍵詞:腎上腺腫瘤;后腹腔鏡;手術配合
腎上腺腫瘤多解剖復雜,且位置深、滋養(yǎng)血管多、術中擠壓釋放激素,易造成血壓波動及內分泌代謝改變,手術風險較高。手術方式有開放切除、腹腔鏡下切除、后腹腔鏡下切除等多種[1]。后腹腔鏡下手術切除腎上腺良性腫瘤,具有對組織損傷小、出血少、術后恢復快、并發(fā)癥少等優(yōu)點[2]。但后腹腔鏡腎上腺手術操作空間小,出血時難以迅速有效止血,對操作技術要求更高,同時對手術室的護理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12年1月~2014年1月,我科完成11例后腹腔鏡腎上腺腫瘤手術,取得滿意效果,現(xiàn)將手術配合作一報道。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組11例,男6例,女5例;年齡21~74歲,平均年齡49.5歲;均為擇期后腹腔鏡腎上腺切除術的患者。術前均經(jīng)B超、CT或MR確診為腎上腺占位病變。腫瘤位于左腎7例,右腎4例;位于腎上極3例,腎下極4例,腎中部4例。后病理證實均為腎上腺良性病變,腫瘤直徑1.5~6.1cm,平均直徑3.8cm。
1.2方法 常規(guī)消毒鋪巾后用自制氣囊充氣建立人工后腹腔操作空間,氣腹壓力不超過15mmHg,置入腹腔鏡、超聲刀、操作鉗等器械。高位縱形打開腎周筋膜,游離腎周脂肪囊,在腎臟內上方找到腎上腺及占位病變,暴露清楚后進行游離,妥善處理腎上腺上、中、下動脈及中央靜脈,將腎上腺或腫瘤完整切除,標本放入標本袋內,自進CO2氣的Trocar通道取出體外。將氣腹壓力降低至5~6mmHg,明確是否有活動出血,確認無出血后在腎上腺窩放放引流管。清點所用器械敷料,確認無誤,排空氣體,縫合關閉切口。
1.3結果 9例在后腹腔鏡下完成手術,2例因出血轉開放手術。用時65~150min,平均107min;未出現(xiàn)臟器損傷。出血量100~500ml,術后引流量95~540ml,術后4~7d拔除引流管。術后住院時間5~15d,平均7.2d。隨訪3個月,未出現(xiàn)并發(fā)癥。
2 手術配合
2.1術前護理
2.1.1術前訪視 巡回護士于術前1d到病房訪視患者,認真閱讀病歷,了解病情及各項化驗結果。向患者講解后腹腔鏡術治療腎上腺腫瘤的優(yōu)點,結合自制手術流程圖介紹手術室的環(huán)境、手術大概流程、手術體位、麻醉方式等,解除患者的思想顧慮,以良好心態(tài)配合手術。并進行術前宣教如禁食、禁飲、取下金屬物品等。
2.1.2器械及儀器準備 腹腔鏡儀器設備1套、超聲刀、電刀等精心調試,確保性能良好。腹腔鏡基本器械1套、超聲刀頭1把,并備好隨時中轉開腹器械。必要時與手術醫(yī)生溝通,備好特殊物品。
2.2術中護理
2.2.1巡回護士配合
2.2.1.1心理護理:調節(jié)手術室溫度22℃~25℃,濕度50%~60%,使患者感覺舒適?;颊呷胧中g室后,告知其全麻后手術時處于無知覺狀態(tài),消除患者恐懼、焦慮心理,使之有良好的心理準備, 以確保手術的順利進行。
2.2.1.2安全核查做好與手術醫(yī)生、麻醉醫(yī)師的三方核查工作;檢查手術部位標記,與患者進行核對確認;做好手術前后的器械、敷料清點工作,防止異物殘留。
2.2.1.3輸液護理:開放一條靜脈通路,盡量選擇上肢或頭頸部,因為氣腹會使下腔靜脈壓力增高,靜脈回流受阻,選擇上肢便于搶救,連接三通和延長管,以方便麻醉用藥。協(xié)助麻醉師建立中心靜脈通道及動脈測壓。改變體位的時候,巡回護士要注意保護好穿刺部位,以免液體脫落,造成危險及延誤手術時間。留置導尿并記錄尿量。
2.2.1.4體位護理:協(xié)助麻醉師行氣管插管全身麻醉后,根據(jù)手術方式合理安置體位,一般選健側臥位,患側朝上,輕輕抬起腰腹部,放于聚氨酯凝膠墊上,抬高腰橋,使腰背筋膜稍具張力[3]。髂骨、肩峰、外踝等骨隆突受壓部位貼泡沫敷料,可以有效降低組織剪切力和摩擦力,改變皮膚局部供血供氧,達到保護皮膚的作用[4]。還應注意體位對呼吸的影響,腋下墊軟枕;健側下肢彎曲,患側下肢伸直,兩膝間墊軟枕。降低床頭和床尾部,使成\"折刀狀\"。
2.2.1.5儀器調試、擺放:將腹腔鏡顯視器置于術者對側適當位置,正確連接各儀器導線、導管及操作部件,接通電源,使之處于工作狀態(tài),并適時建立暗室環(huán)境,調節(jié)冷光源,連接氣腹機,調節(jié)合適氣腹壓力,連接吸引器,連接超聲刀,將腳踏開關置于術者適當位置,手術開始前檢測超聲刀性能。
2.2.1.6預防并發(fā)癥:手術應用CO2建立氣腹,開始給氣時,流量不可過高,術中維持氣腹壓力12~14mmHg,及時處理漏氣等意外情況。護士應密切觀察患者病情變化,加強對患者的動脈血氣分析,監(jiān)測PaCO2,如有血壓、心率等變化及時報告手術醫(yī)生,進行相應的處理,以防高碳酸血癥、氣體栓塞、皮下氣腫、氣胸等并發(fā)癥的發(fā)生。
2.2.1.7做好緊急中轉開腹的準備:手術存在未知風險,提前備好開放手術的器械、物品也是保證患者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
2.2.2器械護士護理
2.2.2.1提前準備 器械護士提前30min洗手,檢查器械、敷料的滅菌效果、數(shù)量、完好性,正確安裝腹腔鏡器械、超聲刀,有序排放、整齊待用,避免碰撞損壞,與巡回護士共同清點并記錄。按順序要求連接好光纜、氣腹管道、電刀及超聲刀連接線等,防止滑脫。
2.2.2.2腔鏡下配合 手術過程中根據(jù)手術步驟,主動、準確、及時遞送器械和物品。要掌握手術進度,提前準備好所需的器械。因腔鏡器械細長,且醫(yī)生眼睛觀注顯示器,應協(xié)助醫(yī)生將器械前端放入穿刺套管中,減少置換手術器械時間及保證手術醫(yī)生操作的穩(wěn)定性;及時清理超聲刀頭上的焦痂、組織,每隔10~15min將刀頭浸在生理鹽水中,踩腳踏開關震蕩清潔刀頭,使刀頭里的組織和血塊沖出,以免堵塞。備好碘伏棉球,隨時擦拭鏡頭,保持視野清晰。注意無菌操作,避免感染發(fā)生。
2.2.2.3器械處理 手術后按腔鏡器械清洗流程,將鏡頭、超聲刀和腔鏡器械徹底拆分并清洗干凈,清洗超聲刀頭時應將刀頭撐開,放入清水中,踩腳踏開關震蕩清洗,注意不要碰觸金屬物,不可用堅硬的物體如刀片等刮刀頭上的焦痂,以免損傷刀頭。光纜應環(huán)形盤繞,直徑大于15cm,不可折疊,防止損壞。所用器械采取合適的滅菌方法,定點存放,專人管理。
3 小結
微創(chuàng)手術已被越來越多的患者和醫(yī)生所接受,腹腔鏡手術是一項手術精度較高的手術方法,手術順利與否與護士的配合密切相關。參與手術的護士必須具備扎實的專業(yè)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術中臺上臺下默契配合及患者的監(jiān)護是手術順利的重要保證。因此充分全面的術前準備,熟練細致的術中配合,良好的儀器及器械,醫(yī)護間的協(xié)調、配合是手術成功的基本保障。
參考文獻:
[1]Takeda M,Go H,Watauabe R,et al.Retropritoneal laparoscopic adrenalectomy for functioning adrenal tumor:Comparison with conventional transperitoneal laparoscopic adrenalectomy[J].J Urol,1997,157(1):19.
[2]SmithCD,WeberCJ,AmersonJR.Laparoseopicadrenalectomy:gold standard[J].World J Surg,1999,23(4):389-396.
[3]鄒有聲,主編.實用腔鏡外科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2:623-625.
[4]喬玫,張海偉,楊美玲.泡沫敷料加聚氨酯凝膠墊預防手術患者壓瘡的效果評價[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2,28(1):47-49.
編輯/哈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