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分析復方861治療慢性乙型肝炎肝纖維化與早期肝硬化的臨床效果。方法 選擇134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纖維化與早期肝硬化患者納入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67例,分別給予復方861膠囊和安慰劑治療,兩組療程均為24w。結(jié)果 觀察組PⅢP、CIV、MMP9、TIMP1/MMP1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S2、S3、S4期總逆轉(zhuǎn)率(53.730%)顯著高于對照組(19.40%)(P<0.05)。結(jié)論 復方861治療可降低血清纖維化及血清膠原酶指標,促進慢性乙型肝炎肝纖維化與早期肝硬化逆轉(zhuǎn)。
關(guān)鍵詞:慢性乙型肝炎;肝纖維化;早期肝硬化;復方861
慢性乙型肝炎肝纖維化與早期肝硬化可發(fā)展為肝癌,后者病死率極高。復方861能恢復細胞外基質(zhì)合成,有效緩解肝細胞變性壞死,阻斷和逆轉(zhuǎn)肝纖維化、早期肝硬化。PⅢP、CIV等血清指標可反應肝纖維化程度,血清膠原酶指標中基質(zhì)金屬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MPs)及金屬蛋白酶組織抑制因子(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TIMPs)的水平和肝硬化進程密切相關(guān)[1]。本文采取隨機對照研究的方法,探討復方861抗纖維化及逆轉(zhuǎn)早期肝硬化的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09年6月~2013年12月在本院就診的134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納入研究。男87例,女47例,年齡23~68歲,平均(48.53±7.29)歲;慢性乙型肝炎病程2~25年,平均(13.26±3.69)年。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67例,兩組性別、年齡、乙肝病程等基線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納入標準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所有患者診斷均參照2000年病毒型肝炎防治方案的標準[2];②乙型肝炎病史半年以上;③Ⅲ型前膠原N端肽(aminoteminal propeptide of type Ⅲ procollagen,PⅢP)、IV型膠原升高;④肝臟穿刺證實S2~S4期肝纖維化。排除標準:①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失代償期;②6個月內(nèi)接受抗病毒及抗肝纖維化藥物、免疫調(diào)節(jié)劑等治療;③孕婦、哺乳期婦女及不愿參與研究者。
1.3方法 觀察組采用復方861膠囊治療:復方861膠囊由丹參、黃芩等10味中藥組成,由本院制劑室生產(chǎn)提供,服用方法為7粒/次,3次/d;對照組使用玉米淀粉制成的安慰劑膠囊,服用方法同觀察組,7粒/次,3次/d。兩種膠囊在外觀及包裝上完全相同,僅醫(yī)生能夠區(qū)分,兩組患者服用療程均為24w。
1.4觀察指標 分別于治療前及治療24w后檢查兩組患者血清PⅢP、CIV指標、MMP9和TIMP1水平的變化,參照中華醫(yī)學會肝病學會肝纖維化學組相關(guān)標準[3]比較兩組逆轉(zhuǎn)率。
1.5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15.0軟件進行分析,纖維化等計量資料用(x±s)表示,采用t檢驗,逆轉(zhuǎn)率等計數(shù)資料用[n(%)]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jié)果
2.1肝纖維化指標及血清膠原酶變化比較 治療前,兩組PⅢP、CIV、MMP9、TIMP1/MMP1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各項指標均明顯降低,對照組與治療前無差異,觀察組PⅢP、CIV、MMP9、TIMP1/MMP1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治療效果比較 觀察組S2期逆轉(zhuǎn)率為38.87%,S3期為54.16%,S4期為78.55%,總逆轉(zhuǎn)率(53.730%)顯著高于對照組(19.40%),組間比較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慢性乙型肝炎肝纖維化與早期肝硬化患者常存在不同程度的肝臟炎性反應,伴血清ALT、AST水平升高。復方861膠囊治療能減輕匯管區(qū)及肝實質(zhì)內(nèi)炎性細胞浸潤,有效緩解肝細胞變性壞死;抑制肝臟內(nèi)a-SMA陽性細胞活化,使Ⅲ型膠原和I型膠原明顯減少,后者是纖維間隔的主要組成成分,難以被其它膠原酶降解。復方861治療后通過提高MMP1水平實現(xiàn)降解纖維隔中Ⅰ型膠原,達到降低總膠原含量,阻滯肝纖維化進程的目的[4]。復方861膠囊提高膠原酶的活性,促進膠原降解;抑制TIMP1的水平,解除TIMP1對膠原酶降解活性。本研究中觀察組血清中PⅢP、CIV、MMP9水平及TIMP1與MMP1的比值較治療前顯著降低,表明復方861能有效發(fā)揮降解及阻遏慢性乙型肝炎纖維化的作用。
TIMP1/MMP1的比值降低是臨床判斷逆轉(zhuǎn)肝纖維化的重要指標[5]。復方861能解除TIMP1對膠原酶降解活性的抑制作用,降低血清TIMP1/MMP1的比值。Wang等[6]經(jīng)開放試驗研究表明,107例患者應用復方861治療逆轉(zhuǎn)率為S2期78%,S3期82%,S4期75%。復方861的作用機制是降低血清PⅢP水平,進而降低膠原相對含量,從而緩解肝纖維化;S3(肝硬化前期)和S4期(早期肝硬化)患者常存在不同程度的肝細胞變性壞死,使用復方861治療后,Ⅰ型膠原減少或消散,纖維間隔連續(xù)性發(fā)生中斷,有利于肝細胞再生,促進肝硬化逆轉(zhuǎn)。本研究中,觀察組總逆轉(zhuǎn)率為53.730%,再次證實復方861對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肝纖維化與早期肝硬化有逆轉(zhuǎn)作用,對治療慢性乙型患者具有較好的療效。
參考文獻:
[1]劉元豪.黃芩苷膠囊聯(lián)合替比夫定治療慢性乙肝早期肝硬化70例臨床研究[J].中國醫(yī)藥導刊,2013,01:101-101.
[2]中華醫(yī)學會傳染病寄生蟲病學分會、肝病學分會.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J].中華肝臟病雜志,2000,8:324-329.
[3]中華醫(yī)學會肝臟病學分會肝纖維化學組.肝纖維化診斷及療效評估共識[J].中華肝臟病雜志,2002,10:327-328.
[4]咸建春,徐洪濤,李陽,等.肝纖維化血清學指標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診斷中的意義[J].中華傳染病雜志,2012,30(11):690-692.
[5]尹珊珊,王寶恩,王泰齡,等.復方861治療慢性乙型肝炎肝纖維化與早期肝硬化的臨床研究[J].中華肝臟病雜志,2004,12(8):467-470.
[6]Wang BE,WangTL,Jia JD,et al,Inhibition and reversion of liver fibrosis with Integrated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ExPerimental and clinical research[J].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and Western Medicine,1999,5:6-11.編輯/成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