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改革是適應時代發(fā)展要求的必然趨勢,高中政治課堂教學只有轉變觀念,積極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不斷豐富教學內容,才能為政治教學帶來新的活力,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從而實現全面發(fā)展,以適應素質教育對學生的要求。
一、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以學生為主體
高中政治課教學中,教師應轉變學生以往的被動地位,時刻將學生作為課堂主體。學生的任務不單單是了解掌握科學文化知識,還必須不斷提高現代社會要求的各類能力,如基本知識與技能、社會責任感與適應能力、全面發(fā)展等。教師不僅要加強高中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與人文素養(yǎng),還要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如引進網絡自主學習環(huán)境,摒棄傳統灌輸式的教學模式,將學生作為課堂教學核心,加強師生間的溝通交流,遵循以學生為本的原則,提高學生積極學習的主動性。相較于以往的教學模式,網絡自主學習環(huán)境更能夠活躍課堂氣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他們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
二、根據教學具體內容,推動學生全面發(fā)展
高中政治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根據思想政治活動的多變性與可塑性等特征,根據教學具體內容,通過啟發(fā)式教學方法,積極創(chuàng)設豐富的交流空間,讓學生深入分析現代思想政治領域中存在的問題,提出個性化的看法,不斷拓展他們的思維領域,這不僅能使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實踐能力得到增強,而且還能有效促進學生創(chuàng)新性思維的形成,實現學生們的發(fā)展,注重學生的身心健康全面發(fā)展。此外,教師在政治內容的講解過程中,應結合學生的日常生活經驗,將教學內容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緊密地連接。
如在講授“堅持市場交易原則”時,教師可先編排《趕集》這一小品節(jié)目,讓學生在小品表演中掌握了解交易原則的基本要求,這樣學生就會嚴格按照市場交易原則進行相關的經濟活動。再如,教師可通過“感動中國十大人物”、“道德模范評選”等真實生活中發(fā)生的事,引導學生學習“人生的真正價值在于對社會的貢獻”中的內容,防止空洞的說教,以充分顯現育人為本的核心目標。教師還應關注學生的發(fā)展,將理論觀點滲透到社會生活中,設置課程模塊時應涵蓋學科知識與生活現象、理論與生活經驗緊密聯系方面的內容。在設計必修課程過程中,應首選拓展性和應用性強的選修課,設置充分顯現區(qū)域特色的校本課程,在實現教學目標的同時推動學生健康成長與發(fā)展。
三、及時反思
在高中政治教育過程中,教師應養(yǎng)成反思意識,教師的反思能夠讓教學獲得更好的成效。教師應在課后進行反思,或對課上的情況進行總結,以發(fā)現自己在教學上的失誤或漏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常常會不由自主的出現一些“教學機智”,這些靈活的方法多是突然出現,如果不在課后及時進行反思,往往會煙消云散。榆次同時,反思也是一筆巨大的財富,因為其中包含了教師的教學經驗以及教育過程,這種反思可以促進教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得到提升。課后進行反思和研究,可以幫助教師在現實中找到教學的突破點,幫助教師豐富教學內涵,促使教師從經驗性教師到學者型教師的轉型,并得到領導和家長的認同。
四、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師生關系的等級非常明顯,學生對老師的敬畏使得學生在學習時帶有極大的壓力,不利于學習信心的提高,也難以產生提問的欲望。和諧的師生關系,輕松愉快的學習環(huán)境,都有利于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提高,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注意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改變以往教師居高臨下的局面,以平等的地位參與到學生的學習中,這樣才能使學生消除對老師的敬畏感,從而主動與老師進行交流。政治課本身就是充斥著理論與概念的學科,學習時難免會覺得枯燥無味,因此,營造輕松愉快的學習環(huán)境就顯得尤為重要,教師應努力使課堂變得生動有趣,改變學生對政治課的一貫看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促進學生主動學習。
五、實行分組教學
分組教學是最近興起的一種通過學生之間的分組合作達到交流學習目的的一種新的學習模式,以其靈活性和對學生的啟發(fā)作用而深受歡迎和得到廣泛應用。新課標背景下,學生合作意識的培養(yǎng)就變得更為重要,實行分組學習的模式,有利于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學生之間可通過合作與交流,實現不同意見的碰撞與融合,由此給學習帶來新的靈感。另外,實行小組合作模式也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意識和創(chuàng)新精神,使學生在政治課的學習上更加如魚得水。
同一個班級的學生由于各種不確定因素的影響,總會有學習水平和能力等方面的差異,如果在教學活動中忽視了學生的學習水平和接受能力,就會影響到學生學習的信心,使其潛能得不到開發(fā)。因此,教師在教學時,應從學生的自身情況出發(fā),有針對性地實施因材施教。由于每個學生都有其不同的愛好和特長,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合理安排教學,促使學生的內在潛能得到充分發(fā)揮,從而激發(fā)他們的學習信心,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合理的引導,從而健康發(fā)展。
綜上所述,在以人為本理念滲透到高中政治課教學中,可以實現政治教育的實效性目標,增強了政治教育的吸引力與感染力,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熱情與學習主動性。實踐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時刻以學生為課堂主體,這有助于他們學習水平的提高,從而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此外,還要求高中政治教育者應集教書與育人為一體,注重全過程、全方位育人,全面貫徹落實以人為本教育理念,使高中政治教育邁上新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