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條件好了,老人孤獨寂寞卻多了。其實,快樂很簡單,下面為您介紹8招,教您做個“老來樂”。
“3米微笑原則” 即看到3米遠處走來鄰居或老同事,就主動真誠地微笑。這會使對方整天都開心,而回以會心的微笑,也會使自己心情愉悅,因為每個人都希望別人用微笑迎接自己。微笑還會讓人顯得和善、謙遜,值得信任和依賴,心情自然也更好。
陽光下運動 研究發(fā)現(xiàn),每天在陽光下運動半小時以上,可顯著改善睡眠和情緒,因為陽光能促進大腦中的“快樂激素”——血清素的分泌;也有助于儲備維生素D,可防止骨質疏松。
適時做個“老糊涂” 有些老人不愿放手,過度干預子女的事情。老人對一些事應采取“難得糊涂”的態(tài)度,才能從現(xiàn)實的困惑中解脫出來。
多找?guī)讉€“好伙伴” 老人的空閑時間多,多出去走走,多結交些朋友,嘮嘮家常、下下棋、遛遛鳥,分享喜怒哀樂。
每天都要勤打扮 心理學家指出,越到老年,越應重視穿衣打扮,這不僅能提升自信心,還能體現(xiàn)出對周圍人的尊重。通過著裝打扮,給自己一個“我還年輕”的心理暗示,服裝與性格互補。
懂得放棄心更寬 心寬能容,心靜則安,心誠則平,心順則解。一個不會寬容的人,心理常處于緊張的狀態(tài),會導致神經(jīng)興奮、血管收縮、血壓升高、胃腸痙攣,消化液分泌受到抑制,心理、生理進入惡性循環(huán)。
事全都“倒”出來 老人很容易把心事憋在心里,越憋氣越不順。因此,有了心事,就要找人傾訴,然后就忘掉。
平和看待生死 研究發(fā)現(xiàn),能樂觀對待生死的人壽命會延長六七年。因此,老年人應放平心態(tài),順其自然,經(jīng)常運動,確保身體狀態(tài)良好,就能開心地度過每一天。
(據(jù)《大眾健康報·老伴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