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一檔衛(wèi)視節(jié)目中,一群熱愛漢服的年輕人在舞臺上穿著漢服表演并且做了中國傳統(tǒng)禮儀相關(guān)的展示,表達了他們對于漢服的理解和喜愛。不料作為主持人的周立波卻大潑冷水,不但將表演者的漢服稱作朝鮮服,還諷刺這些年輕人“晚上九點半以后走出去,肯定走的是像援場一樣的”“哪個洗浴中心的?”。
美女與漢服,相互輝映,自然令人賞心悅目??梢姡瑤酌⒃陔娨暪?jié)目上穿著漢服,表演中國傳統(tǒng)禮儀,網(wǎng)友紛紛點贊,也在意料之中。再者,“漢服表演”遠非吸引眼球這么簡單,其積極意義,已經(jīng)超過了表演本身。因為這是一次漢服文化推廣活動,表明了當代年輕人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守望和傳承。然而,令人大跌眼鏡的是,身為主持人的周立波,不僅不懂漢服文化,而且戲稱幾名女孩是洗浴中心“援場”的,對她們的人格造成了極大的傷害。可見,與其說這句雷語,折射出了周立波的霸道和偏見,不如說其本身就沒文化。
事實上,弘揚和傳承以漢服為代表的民族文化,并非是一種個別現(xiàn)象。近年來,從專家、學者、大學生,到普通百姓,均在不遺余力地推進漢服文化的復興??梢哉f,漢服從一個鮮為人知的模糊概念,變成了有嚴謹定義、有典籍研究、有理論支撐、有實踐隊伍、有媒體關(guān)注、有較為廣泛的人參與的一種文化現(xiàn)象,并且迅速融入到社會文化生活之中,與現(xiàn)代生活日漸和諧共存,并且開始給人們的社會生活方式提供了新的選擇。
然而,周立波身為所謂的文化精英,卻讀不懂漢服文化,從一個側(cè)面反映出,當今社會,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改善,但人們的精神生活質(zhì)量,卻遠遠沒有跟上經(jīng)濟發(fā)展的步伐。短視、浮躁、缺乏誠信、媚俗等行為大行其道,這與精神文化的貧乏不無關(guān)系,而更深層次的原因,是由于傳統(tǒng)中華文化倫理、價值觀、審美觀,雖然根系發(fā)達,但落葉凋零。傳統(tǒng)文化的長期缺位,使中國正面臨著文化斷層的危險。
因此,幾名“漢服女孩”,反而給周立波上了堂文化課。讓我們先把民族自尊、文化復興這類大口號放在一邊,再看幾名女孩的“漢服表演”,她們推廣漢服文化,就變得單純起來——沒有強制也沒有壓力,純粹是一種文化自覺,一種文化傳承。而這種自覺和傳承,會讓我們不由自主地尋跡而上,把目光投射在歷史遺留下來的衣冠文化上。漢服文化,是我們了解歷史的一個途徑,但不是惟一途徑;或許,這就是推進漢服文化復興的真正意義所在。
(據(jù)東方網(wǎng) 張西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