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毛筆記日記,自創(chuàng)老年瑜伽,每到一處發(fā)唯美旅游照和雋永打油詩到微信朋友圈,這是90歲的“文藝女青年”范裕振的退休生活。她說,要爭取優(yōu)雅一輩子。
近日,一組“90歲文化奶奶黃山山頂練瑜伽”的圖片在網上傳播。照片中黃山始信峰的青翠草木叢中,一位頭發(fā)花白的老人正以標準的“蓮花座”練瑜伽。這組照片的主人公就是90歲的合肥老人范裕振,她創(chuàng)造了一系列常人難以企及的紀錄,被朋友稱為“最勵志最具詩意老太太”。
1985年,59歲的范裕振從湖南一家期刊社離休了。她喜歡在報紙雜志上收集適合養(yǎng)生的知識與健身方法,集納后在實踐中琢磨總結,逐漸形成了一套獨創(chuàng)的鍛煉方法。從此,范裕振除了下雨下雪天外,晚飯后定然散步5公里。老人步伐如飛,鄰居總是被她甩在后頭。健身的重頭戲是每天清晨5點起床后,先在床上練一套自創(chuàng)的“老年瑜伽”, 期間還穿插諸如梳頭500下、做頸部運動等標配項目一個不落,然后去公園小跑兩個小時,保持從頭到腳都活動到。一套健身法,范裕振足足堅持了20年。
家人也是在無意間發(fā)現(xiàn)范裕振自創(chuàng)的“老年瑜伽”。因為家人起床時,范裕振鍛煉已經結束,把早餐和中餐菜品買回來了。直到一次,兒媳早起趕飛機,才發(fā)現(xiàn)范裕振在房間里彎腰伸腿練得很投入。“媽,你啥時學會的瑜伽呀?”“這不是瑜伽,這些動作都是從報紙雜志上剪輯整理下來,自創(chuàng)的?!痹瓉?,范裕振感到年齡大了,不太適合劇烈運動,每每看到報刊上推介的一些緩慢輕柔的健身方法,就會牢記下來跟著學。兒媳婦把婆婆鍛煉的照片拿給健身教練看,大家都說,老人動作很標準。
范裕振不僅談吐幽默詼諧風趣,而且時尚不落伍。今年春節(jié),看見孫輩們用手機“搖一搖搶紅包”,她立刻向大家請教如何操作。從此,每天上社交媒介也成了老人的必做功課。但她絕不做手機“刷屏族”,也從不轉發(fā)“心靈雞湯”,總是言之有物。
范裕振年輕時就喜歡游歷名山大川,退休后更是忘情于山水之間。今年6月底,老人在家人陪伴下,飽覽了江浙一帶迤邐風光,每到一處,她喜歡把自己游歷見聞和旅途心情發(fā)布到朋友圈中與大家分享,那一張張唯美照片、清新雋永游記以及毛筆書寫的清秀端雅打油詩,讓范裕振成為朋友圈中的紅人與網絡達人。
今年7月初,合福高鐵開通了,合肥到黃山不足1小時車程。聞此,興奮的范裕振提出要爬黃山。從后山云谷寺坐了半截索道纜車后,她說服兒媳婦,堅持獨自攀爬黃山始信峰。海拔1683米,有“小夢幻”之稱,最秀美的。一路上,范裕振謝絕多位好心游客的攙扶,自己拄著拐棍一步步走完了3000多臺階。
范裕振在黃山玩了一周。一到賓館休息,她便埋頭整理在黃山旅游圖片,她說:“老年人健忘,對新東西忘得快,所以一停下來我趕緊把游玩地的人文美景用圖片、打油詩的形式記下來?!币惶旆对U裥那榇蠛?,發(fā)了一首《游黃山》的打油詩以及自己在黃山練瑜伽的一組唯美照片,立馬獲得不少點贊。詩曰:“老太九十登黃山,始信峰巔也敢攀。同行游客都稱贊,自己也覺不簡單。不老松前留個影,相爭合影福氣沾。處處美景都如畫,黃山回來不看山?!?/p>
范裕振說,她養(yǎng)生秘訣就是心底無私天地寬。她從來不吃保健品,而且也不忌口、不挑食,到哪里都能隨遇而安。在兒媳婦和孫媳婦眼中,范裕振壓根兒不像是一個90歲的老太太,她就是一名“90后”的“小姑娘”,她愛玩愛自拍,愛追逐新潮,從年輕到年老,一直保持著美麗和優(yōu)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