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夷山吳屯鄉(xiāng)的一些村落里,流傳著這樣一種古老的民俗——擺茶俗。有意思的是,擺茶俗有“婦女當主角,男人不上桌”的規(guī)矩,央視《遠方的家》欄目組曾專程前來拍攝。
其實擺茶就是喝茶,不過用的不是武夷山最出名的巖茶、紅茶,而是高山綠茶。三五個人聚在某人家里,主人拿出自家的高山云霧茶,擺上酸棗糕、瓜子、花生、餅干、糖果,大家圍著桌子團團坐。婦女們間有什么不順心的事,就在擺茶的時候說一說,互相勸一勸,煩心事說著說著,也就沒了。
在茶具的使用上,擺茶俗不同于功夫茶,用碗不用杯,沒有那么多條條框框的規(guī)矩。擺茶用的茶葉只要稍微炒青后泡在大壺里當做“茶娘”,加茶的時候,每碗加上六成白開水,再把“茶娘”加一些進去就可以了。另外,擺茶也沒有確定的時間,長則兩三個小時,短則半個小時左右。
聽吳屯鄉(xiāng)紅園村的老人徐樹芹說,擺茶俗已經(jīng)有千余年的歷史,不過具體起源于什么時候,并不能確定。至于為什么“婦女當主角,男人不上桌”,很有可能是因為以前當?shù)啬腥税滋於既ド仙礁苫睿瑡D女待在家里,忙完了家務,就去串門,慢慢便形成了喝茶吃點心聊天的擺茶俗。后來,這個風俗靠著母帶女、婆帶媳,流傳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