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熱軋帶肋鋼筋和熱軋光圓鋼筋的拉伸試驗均采用標準GB/T 228,新標準GB/T 228.1-2010《金屬材料拉伸試驗第一部分:室溫試驗方法》,與舊標準相比有了較大的變化,其中在試驗速率控制方面,增加了方法A應變速率控制方法,方法A(應變速率控制)和方法B(應力速率控制)中對于不同的參數(shù)測定所采用的速率都有明確規(guī)定。
關鍵詞:鋼筋 力學性能 試驗速率 應變速率 應力速率
1 前言
熱軋帶肋鋼筋和熱軋光圓鋼筋(以下簡稱鋼筋)執(zhí)行的標準是國家強制性標準GB 1499.2-2007《鋼筋混凝土用鋼第2部分:熱軋帶肋鋼筋》和GB1499.1-2008《鋼筋混凝土用鋼第1部分:熱軋光圓鋼筋》,鋼筋的力學性能對于鋼筋在混凝土結構中的作用發(fā)揮十分重要,鋼筋的牌號也是由鋼筋的屈服強度特征值所表示,在GB 1499.1-2008和GB1499.2-2007標準中鋼筋的力學性能包括屈服強度ReL(即下屈服強度)、抗拉強度Rm、斷后伸長率A、最大力總伸長率Agt等,這些力學性能特征值的測定均采用標準GB/T 228.1-2010《金屬材料拉伸試驗第1部分:室溫試驗方法》。國內(nèi)外大量試驗證明,在進行拉伸試驗的過程中,試樣的變形速率直接影響試樣的結果,尤其是對于屈服強度ReL的測定,對試驗速率的大小十分敏感,而且用應變速率控制的檢測數(shù)據(jù)比位移控制速率更穩(wěn)定。
為了保證試驗結果的可比性,GB/T 228.1-2010修改采用國際標準ISO 6892-1:2009,給出了方法A(應變速率控制)和方法B(應力速率控制)兩種控制速率的方法。其中方法A一方面可以減小試驗結果的測量不確定度,另一方面增強了試驗結果的可比性。這種控制模式也是即將廣泛推行的方法。
2 應力、應力速率、應變、應變速率、橫梁位移速率、負荷速率的理解
有些檢測員對于這幾個概念混淆不清,尤其是對于應變速率的理解,我們多數(shù)使用的設備只能用應力速率(單位MPa/s)進行控制,但標準中部分環(huán)節(jié)要求使用應變速率(單位s-1)來控制。下面就對這幾個常用的概念加以說明。
2.1 應力、應力速率
應力是指試驗期間任一時刻的力除以試樣原始橫截面積S0之商,如式(1)所示;應力速率指單位時間應力的增加,如式(2)所示。
R=F/S0
…………(1)
其中:
R——應力(N/m㎡或MPa);
F——軸線方向受到的力(N);
S0——試樣橫截面積(m㎡)。
R=ΔR/Δt
…………(2)
其中:
R——應力速率(MPa/s);
ΔR——某一時段應力增加量(MPa);
Δt——-產(chǎn)生AR所用的時間(s)。
2.2 應變、應變速率
應變速率是指用引伸計標距Le測量時單位時間的應變增加值。對于一個單元體來講,當受到外力的作用時,會產(chǎn)生線應變和角應變(或切應變),我們所說的應變是指線應變,用e表示,線應變和角應變都是無量綱的量,拿線應變來講,是由某一方向的長度在變形前后的改變量與原長之比,如式(3)所示,線應變以伸長為正,縮短為負。理解了線應變,應變速率就迎刃而解了,如式(4)所示。
e=ΔL/L0
…………(3)
其中:
e——線應變;
ΔL——某一方向長度的改變量(mm);
L0——某一方向的原長度(mm)。
2.3 橫梁位移速率負荷速率
橫梁位移速率指單位時間的橫梁位移(mm/s),試樣拉伸試驗過程中,橫梁位移速率與應變速率之間的轉(zhuǎn)換如式(5)和式(6)所示。
鋼的拉伸試驗標準要求應力速率為6~60MPa/s,但有些時候應力速率也不是很直觀,轉(zhuǎn)換為負荷速率控制就比較簡單直觀,由平均應力速率轉(zhuǎn)換推導出負荷速率如式(7)所示;在彈性范圍內(nèi)平均應力速率為R平=ΔF/(Δt·S0),則
ΔF/Δt=R平·S0
其中:
3 應變速率控制的試驗速率(方法A)
當選用方法A時,即應變速率控制,對于試驗機的要求很高,要求試驗機必須具有自動監(jiān)測、自動控制功能,能夠有效的控制不同時段的試驗速率。GB/T 228.1-2010中給出了兩種不同類型的應變速率控制模式,一種是通過引伸計的反饋來控制的應變速率,另一種是根據(jù)平行長度估計的應變速率(即通過控制平行長度與需要的應變速率相乘而得到的橫梁位移速率),對于不同的檢測項目,標準中給出了相應的試驗速率,尤其是對于不連續(xù)屈服的材料,應選用根據(jù)平行長度部分估計的應變速率來控制。如圖1所示。
下面來說說用方法A測定鋼筋的力學性能時試驗速率的正確選擇。根據(jù)速率選用圖表所示,在測定屈服強度(即下屈服強度ReL)時,標準推薦使用范圍2的速率,即0.00020~0.00030s-1,也可選用范圍3的速率;在測定抗拉強度Rm、斷后伸長率A、最大力總伸長率Agt時,標準推薦選用范圍4的速率,即0.32~0.48min-1,也可選用范圍2和范圍3的速率,如果僅僅測定抗拉強度時,根據(jù)范圍3或范圍4得到的平行長度估計的應變速率適用于整個試驗,這樣可以簡化整個試驗過程。
4 應力速率控制的試驗速率(方法B)
在選用方法B時,需要試驗機既可以控制應力速率,又可以控制應變速率,因為應力速率只使用于方法B中彈性階段,當我們測量鋼筋的抗拉強度Rm、斷后伸長率A、最大力總伸長率Agt時,標準要求使用應變速率。鋼筋的彈性模量一般都大于150000MPa,所以在彈性范圍和直至上屈服強度,橫梁位移速率應保持在6~60MPa/s范圍內(nèi),在任何情況下,彈性范圍內(nèi)的應力速率不得超過60MPa/s。在測定下屈服強度ReL時,應變速率控制在0.00025~0.0025s-1之間;在測定Rm、A、Agt時,試驗速率可以增大到不大于0.008 s-1的應變速率。
5 小結
在現(xiàn)實中多數(shù)實驗室依然使用擺動測力的液壓試驗機,或者是只能控制負荷速率或應力速速的試驗機,這就需要我們加快檢測設備的更新?lián)Q代,提高檢測儀器的控制精度,盡可能選擇具有閉環(huán)控制系統(tǒng)的既能控制應力速率也能控制應變速率的試驗機;在無法改變設備現(xiàn)狀的情況下,可以利用速率間的相互轉(zhuǎn)化,將應變速率等效為相應的橫梁位移速率,或者將應力速率轉(zhuǎn)換為負荷速率,從而與標準要求相切合,進而提高試驗結果的可比性,提高檢測結果的準確度,減小試驗結果的測量不確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