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肺癌患者化療期間并發(fā)感染的高危因素
周風舉姜麗真盧海燕
(衡水市哈勵遜國際和平醫(yī)院腫瘤內科,河北衡水053000)
摘要〔〕目的探討老年肺癌患者化療期間并發(fā)感染的高危因素及預防對策。方法回顧性分析340例行化療治療的老年肺癌患者的臨床資料,化療期間發(fā)生感染患者數(shù)60例。分別經(jīng)Pearson單因素與多元Logistic回歸分析,對影響老年肺癌患者化療期間發(fā)生感染的因素進行篩選。結果最終篩選出影響老年肺癌患者化療期間并發(fā)感染的因素:年齡、化療強度、病理類型、是否使用抗菌藥物及解剖學部位(均P<0.05)。結論年齡越大、化療強度、小細胞肺癌、使用抗菌藥物及中央型肺癌為影響老年肺癌患者化療期間并發(fā)感染的獨立危險因素,應采取相應的措施加以預防,以改善患者預后。
關鍵詞〔〕肺癌;化療;感染
中圖分類號〔〕R734.2 〔文獻標識碼〕A〔
基金項目:衡水市科學技術研究與發(fā)展計劃立項課題(No.12016A)
第一作者:周風舉(1969-),男,醫(yī)學碩士,副主任醫(yī)師,碩士生導師,主要從事惡性腫瘤篩查、診斷研究。
化療的作用機制是應用化學藥物殺死惡性腫瘤細胞、抑制腫瘤細胞生長繁殖及促使腫瘤細胞分化,屬于一種全身性治療手段,對原發(fā)性病灶、轉移性病灶及亞臨床轉移病灶均具有一定的臨床治療功效〔1~3〕。肺癌患者接受化療過程中由于腫瘤局部出現(xiàn)阻塞、化療對骨髓的抑制作用及患者免疫力下降等方面的原因往往并發(fā)感染〔4〕。本研究回顧性分析老年肺癌患者化療期間并發(fā)感染的高危因素。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2011年5月至2014年5月我院340例行化療治療的老年肺癌患者,其中男220例,女120例;年齡61~82歲,平均(72.09±7.22)歲。入院之后均確診為肺癌,其中60例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衛(wèi)生部制定的“惡性腫瘤院內感染診斷標準”判定為并發(fā)感染,具體為〔5〕:①化療后出現(xiàn)發(fā)熱、咳嗽及咳痰等癥狀;②化療前已有發(fā)熱、咳嗽及咳嗽等臨床癥狀,且化療后癥狀加重;③肺部啰音從無至有或由少,除外左心衰者。同時具備上述1項或者以上即可診斷為肺部感染。
1.2研究方法回顧性分析年齡、性別、合并肺部疾病、化療強度、病理類型、使用抗菌藥物及解剖學部位等因素與感染間的相關性。
1.3統(tǒng)計學方法應用SPSS17.0統(tǒng)計軟件進行χ2檢驗。
2結果
2.1老年肺癌患者化療期間并發(fā)感染因素的Pearson單因素分析年齡<70歲與年齡≥70歲、單種藥物化療與兩種藥物化療、小細胞肺癌與非小細胞肺癌、使用抗菌藥物與未使用抗菌藥物、中央型與周圍型肺癌患者化療期間感染發(fā)生率差異均顯著(P<0.05),見表1。
表1 老年肺癌患者化療期間并發(fā)感染因素的
2.2多元Logistic回歸分析首先將上述單因素分析存在統(tǒng)計學差異的因素進行賦值,<70歲=0,≥70歲=1;單種化療藥物=0,兩種化療藥物=1;非小細胞肺癌=0,小細胞肺癌=1;用抗菌藥物=1;否=0;解剖學部位為周圍型=0,中央型=1。然后將上述因素帶入至多元Logistic回歸模型中,5種因素均為影響老年患者化療期間并發(fā)感染的獨立危險因素,見表2。
表2 多元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
3討論
肺癌的臨床診療獲得了較大的進展,手術、放/化療及分子靶向治療等多元化、個體化的臨床治療方案的不斷發(fā)展,給患者帶來了切實的生活質量及生存時間等方面的收益〔6~8〕。然而,肺癌作為慢性疾病的一種常見類型,其發(fā)生發(fā)展及臨床診療的過程是極為復雜與漫長的。在肺癌發(fā)生、發(fā)展過程中, 各種并發(fā)癥紛紛出現(xiàn),如肺部感染等病癥,對肺癌患者的臨床治療造成了極大的影響,甚至成為直接造成患者病死的原因〔9〕。
老年肺癌患者化療過程中是否并發(fā)感染,與老年患者的免疫力及致病源毒力間的相互作用具有一定的相關性,患者年齡越大及免疫抑制劑的使用等均會使得機體免疫力降低,從而增加了感染的發(fā)生風險。預防性應用抗菌類藥物,一方面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感染的發(fā)生率,然而另一方面抗菌類藥物,大量使用則會使得細菌藥敏性降低,從而增加了感染的發(fā)生風險。臨床研究〔10,11〕表明,小細胞肺癌的感染率顯著高于非小細胞肺癌,究其原因,可能是小細胞肺癌極易四周播散、惡性程度極高,對機體免疫力的影響要顯著大于非小細胞肺癌;小細胞肺癌廣泛期與非小細胞肺癌的晚期感染發(fā)生率處于較高水平,可能是由于患者此時狀況不佳及免疫力低下等。中央型肺癌組織對其他器官的阻塞作用要比周圍型更為顯著,極易導致肺不張及肺炎的發(fā)生。上述各種影響因素,除了患者的年齡是不可控的以外,其余各因素均與醫(yī)療過程具有較大的相關性〔12〕。因此,應注意加強對這些因素進行預防與控制,以降低感染發(fā)生率,提高臨床治療療效,改善患者預后狀況。
老年肺癌患者化療期間并發(fā)感染的預防對策主要包括:①確保病室環(huán)境的清潔與衛(wèi)生。高度重視病室環(huán)境的清潔與消毒,確保病室環(huán)境空氣清新及流暢,及時將患者的分泌物與排泄物排除干凈;定期對病室進行消毒處理,病床每日采取濕式清掃處理,所有物件均為一次性使用,對患者及其家屬開展預防院內感染的健康宣教,以提高其預防院內感染的意識,盡可能減少對患者的探視與陪護等。②加強營養(yǎng)補充。注意向患者體內補充大量的蛋白質及維生素等物質,保證其體內充足的營養(yǎng),增強機體抵抗力,并鼓勵患者在不感到疲憊的情況下進行鍛煉,保持積極的心情。③合理使用抗生素與免疫制劑。嚴格地掌握抗生素的適應證,如若發(fā)現(xiàn)醫(yī)院感染病例應盡快地送往病原學檢查,按照藥物敏感實驗結果選擇合適的抗生素,做到早期、足量及合理使用,防止肺癌感染患者的擴散或者蔓延。化療患者應適量降低化療劑量,從而緩解呼吸道及消化道黏膜損傷;適時地使用免疫增強劑,提高患者的抗病能力,這樣利于降低患者醫(yī)院感染的發(fā)生率。
4參考文獻
1高和友,陶小華,楊育林,等.老年肺癌化療后并發(fā)細菌感染的高危因素分析〔J〕.中華中醫(yī)藥學科,2013;31(11):2494-5.
2張少華,陶建萍,林偉健.肺癌患者醫(yī)院感染調查分析〔J〕.臨床肺科雜志,2012;17(7):1287-9.
3韓仁強,鄭榮壽,張思維,等.1989年-2008年中國肺癌發(fā)病性別、城鄉(xiāng)差異及平均年齡趨勢分析〔J〕.中國肺癌雜志,2013;16(9):445-51.
4竺順斌,杜開齊.老年晚期肺癌化療前后肺部感染細菌培養(yǎng)及藥敏試驗變化研究〔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13;23(8):220-1.
5Henley SJ,Richards TB,Underwood JM,etal.Lung Cancer Incidence Trends Among Men and Women-United States〔J〕.Mmwr Morb Mortal Wkly Rep,2014;63(1):1-5.
6Akinosoglou KS,Karkoulias K,Marangos M.Infections complications in patients with lung cancer〔J〕.Eur Rev Med Pharmacol Sci,2013;17(1):8-18.
7Kasenda B,Raatz H,Bucher HC.Lung cancer screening-an overview about chances and risks〔J〕.Ther Umsch,2013;70(4):237-43.
8孫晶波,孫玲,馮春玲,等.肺癌化療患者醫(yī)院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預防對策〔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13;23(16):3883-5.
9Laine AM,Westover KD,Choy H.Radiation therapy as a backbone of treatment of locally 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J〕.Semin Oncol,2014;41(1):57-68.
10韋煥璜,陳春燕,楊玲,等.肺癌患者化療期間院內感染的臨床特點及危險因素〔J〕.醫(yī)學綜述,2013;19(19):3600-1.
11曹曉艷,楊照環(huán),劉睿,等.老年肺癌患者化療后肺部感染危險因素分析〔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12;22(13):2797-8.
12許崇安,劉艷,李琳,等.肺癌患者醫(yī)院感染危險因素分析〔J〕.中華腫瘤防治雜志,2011;18(9):651-3.
〔2014-08-21修回〕
(編輯苑云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