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麗萍
【摘 要】提高中學生英語閱讀能力在英語學習過程中非常重要,教師在教學中設法提高中學生英語閱讀能力,對于提高學生的英語成績至關重要。在本文中,就如何提高中學生英語閱讀能力,作者提出一些建議。
【關鍵詞】英語閱讀能力;提高
時下,在初中英語教學中,閱讀一直是英語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那么如何幫助學生有效的提高閱讀能力,是我們當時需要探討的一個重要話題?,F(xiàn)在我結合自己在英語閱讀教學中的實際操作辦法,談一談自己的一點看法。
一、在平時的閱讀教學中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1.教師要更新教學觀念
在日常教學中,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首先教師需要打破傳統(tǒng)觀念而應更新自己的教育觀念,把以“教”為重心逐步轉移為以“學”為重心,而且要做好教與學的最佳結合。以“學”為重心,就是要設法讓學生會學習,愛學習,并要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讓學生學會自主學習,成為學習的主人。
2.在教學中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學生能有收獲是學習的主要目的,所以在平時的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要盡力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只要有了強大的學習英語的動力,才會積極主動地投入到英語學習當中去。教師在日常的英語閱讀教學過程中,要盡力鼓勵學生大膽地對內(nèi)容質疑或是對文章提出問題,或許學生提出的疑問可能是一些簡單膚淺的問題,但老師要鼓勵學生把自己提出的問題寫下來,并讓同學們分組討論解決,只要教師能及時給予支持和鼓勵,肯定會增強學生學習的信心。
3.在教學中保證學生的主體地位,做到“授人以漁”
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要時常提醒自己:“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除了學生自主討論以外,教師還應該結合實際給予學生閱讀技巧上的方法指導,使學生在自主閱讀過程中達到用最短的時間收到最佳的效率。并且在日常的英語教學過程中,能有目的有計劃地進行閱讀技能的訓練,持之以恒并增大閱讀量。比如,在日常的英語教學中,我?guī)У陌四昙?班和2班,我堅持要求學生每天都做完型填空或是一篇閱讀理解,并且利用早晚自習的時間進行抽查落實;在課后和周末布置其他的課外書籍讓學生們自主閱讀,并要求縮寫或擴寫閱讀內(nèi)容。這樣一學期下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在學校舉行的閱讀競賽中,參賽的大多數(shù)學生獲得了獎勵。由此可見增大閱讀量對閱讀技能的訓練是很有好處的。因此強化閱讀要從日常做起。
二、作為教師要為學生設計好提問,激發(fā)學生的主體思維
問題設計是英語閱讀教學的重要手段,是幫助學生理解、鑒賞文章的切入點。教師設計問題,要遵循循序漸近的原則,要把問題建筑在學生的注意力和興趣之上,服務于全面提高學生素質水平的目標需要。
初中英語課文內(nèi)容參透了豐富的審美以及科學教育內(nèi)容。在這些兼顧知識性、趣味性、思想性的閱讀課教學中精心設計既有啟發(fā)性又能激起學生探討興趣的系列問題,可以啟迪學生動腦,激發(fā)學生思維,培養(yǎng)學生主動學習的習慣。
通過這樣的提問,推想出課文中沒有寫到但又與之關系密切的若干內(nèi)容,能使學生加深和拓寬對課文人物刻畫、主題表現(xiàn)的領悟,激起他們?nèi)ブ鲃铀伎己吞剿鳌?/p>
三、在教學中激勵學生自主探究閱讀
興趣是英語學習最好的老師,因此要讓學生學會自主性探究閱讀,就首先要激發(fā)學生自主探究的興趣。傳統(tǒng)的英語閱讀教學模式是intensive reading,fast reading,然后讓學生提出問題。最后教師對一些語言知識點進行解釋梳理。長此以往,學生們就習慣于老師提問題,自己只是被動的回答問題,下課后學生根本不知道老師講了些什么。而在實施自主探究式閱讀后,學生要在閱讀課文中自己提出問題并自己作答。這一變化,就是要讓學生由原來的被動學習變?yōu)橹鲃訉W習,讓學生真正成為閱讀中的主體。因此在上閱讀課前,就要向學生講明實施自主探究閱讀的目的和意義。在我剛接上七年級時,就讓學生懂得“學會學習”、“終身學習”的道理,并說明了英語閱讀的重要性,只有讓他們懂得了道理,并有了深刻的認識才有可能培養(yǎng)濃厚的興趣,有了興趣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做到了深入思考,仔細觀察,才能有效地調動各種智力因素,才能增強克服各種困難的信心和決心。在英語學習中,自主探究學習是一種非常重要的學習方法。讓學生學會自主探究閱讀,對于培養(yǎng)良好的讀書習慣、提高閱讀能力,拓展思維是有很大幫助的。
四、在教學中教會學生閱讀解題的技巧
在英語閱讀當中,若只是一味地強調數(shù)量,而不重視質量,是非常不可取的。因此在閱讀當中,應當教給學生一些閱讀理解當中解題的方法與技巧,下面分別介紹一些閱讀技能。
1.尋讀法
尋讀同略讀一樣,也是一種較快速的閱讀技巧。尋讀是一種在大量的資料中迅速查找出某一項特定信息或某一項具體事實,如找出人物、事件、時間、地點、數(shù)字等,而對于其它無關部分則略去不讀的一種快速閱讀方法。運用這種閱讀方法,學生就會在最短的時間內(nèi)盡可能多得獲取所需要的信息。并能節(jié)約時間,提高效率。例如,在車站尋找汽車的運行時刻,在圖書館查找書刊的目錄,在機場尋找某次班機的飛行時刻,在文獻中查找某一日期、名字、數(shù)字或號碼等,都可以運用這種方法。尋讀既要求速度,又要求尋讀的準確性。具體地說,尋讀帶有明確的目的性,有針對性地選擇問題的答案。
2.略讀法
略讀又稱瀏覽或跳讀,是一種非常有效并實用的快速閱讀技能。所謂略讀,如同從飛機上鳥瞰地面上的明顯標志一樣。在英語閱讀中則要求學生迅速獲取文章中心思想或大意。也就是說,略讀是有選擇地進行閱讀,抓住文章的大意,可跳過某些無關細節(jié),從而加快閱讀的速度。據(jù)調查,訓練有素的略讀者的閱讀速度可以達到每分鐘3500到4500個詞。在略讀過程中,可運用以下的技巧:以一般的閱讀速度,閱讀文章前面的第一、二自然段,力爭抓住文章的背景情況和大意,作者的文章風格,語氣或口吻等;在閱讀時抓住文章的主題句就掌握了段落大意,然后略去細節(jié)不讀,這樣可以求得略讀地速度;當然要根據(jù)文章的難易程度和預期的目的,可靈活地調整閱讀的速度; 要注意序列詞和轉折詞,序列詞如firstly, secondly等,轉折詞如however, moreover, in addition等。
3.正確判斷和推理
在了解文章大意,讀完整篇文章后,教師還應組織學生要向他們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根據(jù)作者敘述的事實、運用的語言,所采用的人物的對話及動作、心理活動的描寫等推斷出作者寫這篇文章的主要意圖是什么,則他想表達什么觀點和持有什么樣的態(tài)度。用通過表面文字推測整個文章深層結構含義的判斷、推理過程,它能促使學生更加積極地思考,并能培養(yǎng)學生較高的理解能力,從而有效地提高英語閱讀效率。
五、教師要拓展中學生的英語閱讀空間
雖然說每單元一篇閱讀課文所選的文章都是好文章,但是僅僅精讀課文遠遠不能達到提高閱讀能力的目的,所以課外閱讀是必不可少的。老師要注重對學生的課外閱讀進行指導,幫助學生選擇適合他們英語程度又有趣味的閱讀材料,使他們看得明白,讀得有趣。做法之一:每周選擇三到五篇難易適中、兼顧知識性和趣味性的讀物,打印出來發(fā)給學生課后閱讀,并要求他們做相應的閱讀理解題。做法二:推薦他們閱讀“快樂英語”,從新近出版的英文報刊、雜志上精選閱讀材料等課外書籍,耐心解答他們在課外閱讀中遇到的問題。通過課外閱讀,學生們增加了知識,拓展了視野,提高了人文素養(yǎng)。
總之,提高中學生英語閱讀能力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閱讀者需要博覽群書,擴大詞匯量、有效地積累語言知識,通過鍛煉自己的分析能力來提高認識能力,同時作為英語老師,我們應該通過各種手段改變學生拘泥于一詞一句的習慣,將注意力更多地放在更高的語言層次上,學會從客觀上把握文章的意思。作為英語教師,我們要通過各種教學實踐,逐步達到這一目標,切實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為他們今后進一步學習和運用英語打下堅實的基礎。從而培養(yǎng)理解能力,并提高閱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