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理泰+湯繼強
2016年1月16日,臺灣將舉行“大選”。目前國民黨參選人朱立倫、民進黨參選人蔡英文和親民黨參選人宋楚瑜正在鉚足全力投身競選。近年,臺灣民眾相對以往更熱衷于政治,且許多人仍懷有濃重的“省籍”情結,可以預期,這次的選情既復雜又富有激情。
眾所周知,臺灣“立法院”在政壇上發(fā)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而“立法委員”選舉又同臺灣“總統(tǒng)大選”合并舉行,也即兩場選舉不僅涉及“總統(tǒng)”“副總統(tǒng)”以及各政黨主要領導人的命運,還關乎各政黨從政人士的政治前途?!袄冢赡懿粻??”基于此,空前的“選舉熱”貫穿臺灣南北。
所謂臺灣各政黨從政人士的政治前途,簡言之,就是在“立法委員”選舉時,各政黨“立委”能否連任或從政人士能否當選。正如下面闡述的,本屆“立委”選舉的結果關系至巨,以致國民黨參選“立委”的人士最終凝聚的共識居然成為國民黨高層決定“換柱拱朱”的主要考慮因素。
放眼遠眺,這次選舉的結局近則直接影響兩岸關系的未來走向,遠則同世局變動密切相關,臺海激起的反響或許會波及全球,漣漪所至,無遠弗屆。筆者試從以下幾個層面分析臺灣“大選”結果可能導致的世局變化。
為免“法理臺獨”臨陣換將
10月6日,在國民黨內擁有近20萬黨員的黃復興黨部(即“國軍退除役人員”黨部,洪秀柱出身于此——筆者注)主委戴伯特經反復斟酌思忖,發(fā)出公開函件,以“憲政危機”為由要求“換柱”。該函件稱,“‘總統(tǒng)提名人若帶動不了‘立委選情,而‘立委席次若低于38席就會產生‘憲政危機,‘國號‘國體都將驟變,佳山基地、南沙太平島、釣魚臺都將拱手讓給美、日”,接著該函件呼吁國民黨員“務請相忍為黨、為國”。
這份函件可不是危言聳聽。2004年臺灣通過了“修憲案”,將“立委”席次由225席減至113席,改變了臺灣的政黨及“立法院”生態(tài)。現(xiàn)行“修憲”需由1/3的“立委”提出,2/3“立委”出席,出席“立委”2/3同意后,公告半年,再交由公民復決,復決時則需有超過一半選舉人同意方能生效??梢娞热魢顸h籍“立委”席次不足全數(shù)的1/3,即可能為民進黨在“立法院”啟動修改“憲法”留下可能性,從而引發(fā)新一波臺海危機。
據(jù)此,可見國民黨參選“立委”的人士最終凝聚的共識居然成為國民黨高層決定“換柱拱朱”的主要考慮因素之一。值此危急存亡之秋,所謂“事急馬行田”,國民黨高層遂決定臨陣換將,以朱立倫取代洪秀柱成為“總統(tǒng)”參選人。
臨陣換將,犯兵家大忌。國民黨高層歷盡政壇風波,豈有不知其中深淺之理?之所以如此,乃是兩害相權取其輕,倒不是出于爭權奪利的動機。之后,朱立倫打出“溫情牌”,盡量給予洪以精神補償,一再表達“最高歉意”。他強調,國民黨時值“救亡圖存”之際,他身為黨主席,不能目睹國民黨走入歷史(意即中國國民黨可能被迫改名為臺灣國民黨——筆者注)的黯淡前景,不得不作出“換柱”的決定。
政黨輪替的心魔作祟
馬英九執(zhí)政7年多以來,為改善臺灣民眾的生活狀況,還是做了不少工作。譬如,論全球競爭力排名,這7年臺灣平均排在第11.5名,相比起民進黨執(zhí)政時平均排在第16名進步近5名;每年訪臺觀光人數(shù)則由民進黨執(zhí)政時的371萬人次增加到今年的1000萬人次;至于為67萬戶家庭居住狀況的改善所支出的新臺幣440億元,更是民進黨執(zhí)政時支出總額的16倍;未獲全民健康保險者由民進黨執(zhí)政時的70萬人銳減至不足4萬人,等等。
相比陳水扁執(zhí)政時期,眾目昭彰,民進黨執(zhí)政乏善可陳。然而,臺灣民眾尤其是年輕一代對于陳水扁時代的弊政恝置不顧,卻不遺余力地抨擊馬英九施政的缺失。從心理角度分析,恐怕與政黨輪替的心魔作祟不無關聯(lián)。
自1996年臺灣開放“總統(tǒng)”民選后,李登輝沒有競選連任;2000年,換了民進黨上臺,陳水扁做了兩屆“總統(tǒng)”;2008年,又換了國民黨馬英九上臺執(zhí)政。顯然,臺灣民眾習慣了政黨輪替,普遍接受了政黨輪流執(zhí)政的現(xiàn)象。
綜上所述,國民黨只能爭取不讓民進黨籍“立委”突破“立委”總數(shù)2/3,避免“法理臺獨”的可能。
臺海局勢牽一發(fā)而動全身
《三國演義》第一回:“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迸_灣和大陸遲早要歸于統(tǒng)一,這是歷史發(fā)展的規(guī)律,不以部分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
平心而論,洪秀柱發(fā)表的“超前”言論映射了大勢所趨,確實具有前瞻性??蓺w結到“總統(tǒng)大選”,重點不在于是否反映了未來的大勢所趨,而是能否爭取到此時此刻選民的投票。
2015年11月7日,習近平、馬英九在新加坡相會。兩岸領導人直接交流對話,有利于鞏固“九二共識”共同政治基礎,也有利于維護兩岸關系和平發(fā)展的進程。
在新加坡舉行的“習馬會”對藍營已起到了提振士氣的作用。
國民黨重返執(zhí)政以來,“臺獨”聲浪沉寂多年。設若蔡英文上臺,“臺獨”勢力必將死灰復燃。依據(jù)國內外形勢的動態(tài)變化,臺灣局勢的演變將對大陸的內外施政構成一定的影響。
以中美關系的動態(tài)變化為主軸,外部世界對中國擠壓的力度正在加大。6月29日,美國國家安全事務副助理本·羅茲就美國外交政策發(fā)表講話時,直截了當?shù)刂赋觯骸皧W巴馬政府尋求與緬甸、古巴和伊朗等老對手緩解關系,讓美國騰出手來,能專注于應對來自亞洲和中國崛起所帶來的挑戰(zhàn)?!闭\如羅茲所言,今后美國站在確保世界龍頭老大的地位的戰(zhàn)略高度,將對中國采取更為強硬的政策。然則,美國是否會繼續(xù)采取對“臺獨”勢力施壓的政策,現(xiàn)在仍存在一個高度不確定的未知數(shù)。
臺灣社會盛行民粹主義也是一個隱患。民粹之風流行,每每置地區(qū)安全、經濟發(fā)展和民生福利于不顧,2014年臺灣的學生運動就是一例。
蔡英文的家庭背景和個人理念也對兩岸關系的未來走向投下濃重的陰影。蔡英文來自臺灣名門望族,蔡家是臺灣首屈一指的富豪,遠非出生于“三級貧戶”的陳水扁可比。同時,蔡英文舌如簧鼓,對民眾及國內外媒體的蠱惑力之強,亦遠非李登輝、陳水扁可比。
當今民眾密切關注中美諸國在南海問題上的戰(zhàn)略博弈,這是可以理解的。然而,站在大戰(zhàn)略的高度,自然就會發(fā)現(xiàn)臺灣的未來走向是相當值得關注的。
一旦在國際反華勢力的發(fā)縱指示之下,臺灣的民進黨乘勢發(fā)難,易挾“民意”肆意妄為。于是乎圍繞著臺灣問題,龍蛇混雜,泥沙俱下,必定牽一發(fā)而動全身,牽連整個亞太政治格局。臺灣問題涉及中國內政、外交最核心的利益,堪稱重中之重,也是我國歷屆領導人注意力聚焦的不二所在。
屆時臺灣問題勢必為最優(yōu)先的處理事項,對“臺獨”勢力恣意妄為的行徑,我們決不能掉以輕心,而必須集中全力予以圍堵。筆者借箸代謀,我們應取時猶未晚之機,采取“穩(wěn)南保北”的方略。此處所說的“穩(wěn)南保北”亦即在南海維持現(xiàn)狀,穩(wěn)定局勢,而適時移轉注意力,集中資源,應付臺海即將出現(xiàn)的大幅度的局勢逆轉。這是運籌帷幄,制敵機先的合適方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