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顧一嫻
土地確權讓農民盡享實惠
◇文/顧一嫻
“建立土地承包經營權登記制度是實現農村土地承包關系穩(wěn)定的保障,把這項工作抓緊抓實,就能真正讓農民吃上‘定心丸’?!鞭r業(yè)部農村經濟體制與經營管理司司長張紅宇表示。
當前,我國面臨最嚴重的經濟社會問題乃至政治問題,歸根到底都還是與土地制度有關聯。毫不夸張的說,農民的土地問題不解決,其他幾乎所有的經濟社會問題乃至政治問題都不可能從根本上解決。
農村土地,是農業(yè)基本生產要素,是農民賴以生存的根本。農村土地確權,是以不改變土地使用方向為準則,在保證農業(yè)用地使用方向不變的前提下,使農民的財產權益得到保障,不至于被低價圈占土地或拆毀農家住房而得不到合理的補償,其最終目的是不讓本來有限的耕地和建設用地改作他用。
隨著新型工業(yè)化、新型城鎮(zhèn)化的推進,隨著農村改革的深化,必然會帶來土地要素的流動和重新配置,必然會導致土地利益關系的調整。在此紛繁復雜的大背景下,抓住“土地”這個農業(yè)生產中最重要、最基本、最廣泛的生產要素,抓住“土地確權”這個最關鍵、最復雜、最積極的生產關系,就能夠帶動農村其他改革攻堅突破,實現縱深推進。
在我國,土地確權是當前新一輪農村改革的開始,從六年前的8個村組到目前的近20萬個村,從起初在幾個縣試點到今年的12個省區(qū)整省推進,近年來我國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試點工作不斷深入。
從實踐來看,土地確權能盤活農村當地經濟發(fā)展,發(fā)展農場經濟,規(guī)模化經營,促進提高土地利用率,提高農民收入和縮小城鄉(xiāng)收入差距。那么,農民到底能從中得到哪些具體的實惠呢?
物權保障的實惠。農村土地一經確權,農民就是土地承包經營權的物權權利人,農民的財產權也就明確了,也就有利于依法保障農民的土地承包權益,農民可以利用承包地與農業(yè)企業(yè)、專業(yè)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聯合進行合理開發(fā),有利于增加農民財產性收入。
制度保障的實惠。農村土地一經確權,等于是給農民承包經營的土地辦了“身份證”,從法律上維護農民土地承包權益,任何人或單位都不得隨意侵占農民的承包地、宅基地和宅基地上的房屋,也就為鞏固農村基本經營制度和增加農民財產性收入提供了強有力的制度保障。
土地流轉的實惠。農村土地一經確權,農民得到了承包土地的經營權證,就會愿意以轉包、租賃、入股等形式把土地流轉出去。并且通過土地流轉,從其他外出務工或經商的同村農民那里轉包或租賃了土地,使得收入大大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