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夢君
(宿州市立醫(yī)院神經內科,安徽234000)
急性腦出血患者入院后急救護理體會
郭夢君
(宿州市立醫(yī)院神經內科,安徽234000)
目的總結急性腦出血患者入院后急救護理體會。方法選擇該科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83例急性腦出血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回顧性分析其入院后急救護理資料,對護理體會進行總結。結果對患者進行相關急救護理后急救總有效率為84.3%(70/83),病死率為12.0%(10/83);護理前、后患者并發(fā)癥總發(fā)生率[分別為43.4%(36/ 83)、15.1%(11/73)]及護理滿意度[分別為74.7%(62/83)、95.9%(70/73)]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10.977 5、28.428 6,P=0.000 9、0.000 0)。結論采取科學、規(guī)范的急救護理措施有助于挽救急性腦出血患者的生命,提高生存率,有效降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及病死率,促進患者病情轉歸。
急性病;腦出血;急救;臨床護理;體會
腦出血是指大腦實質內部血管發(fā)生自發(fā)、非創(chuàng)傷性出血,屬于臨床常見危急重癥疾病之一,發(fā)病率、致死率及致殘率均較高。48 h內患者病死率高達40.0%以上,急性腦出血病情危急、發(fā)病急、并發(fā)癥多,增加了臨床護理難度[1]。因此,對急救護理的要求較高。作者對本科急診收治的83例急性腦出血患者的臨床護理資料進行了回顧性分析,現報道如下。
1.1 資料
1.1.1 一般資料回顧性分析本科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急診收治的83例急性腦出血患者的臨床資料,其中男43例,女40例;年齡40~78歲,平均(62.3± 5.5)歲;發(fā)病時間1~24 h,平均(6.2±3.8)h;入院時昏迷37例,嗜睡26例,輕度意識障礙20例。伴高血壓46例,糖尿病22例,高血脂18例,冠心病15例。出血部位:枕葉7例,頂葉8例,顳葉7例,腦干4例,丘腦6例,小腦5例,基底節(jié)46例。
1.1.2 納入標準(1)經顱腦CT檢查診斷為腦出血,且診斷符合第4屆腦血管學術會議修訂的《腦出血診斷標準》;(2)發(fā)病時引發(fā)的肢體癱瘓后遺癥對神經功能評分無影響;(3)發(fā)病時間在24 h內,病情穩(wěn)定,顱內血腫無進一步擴大;(4)排除嚴重心、肝、腎功能不全患者,腦腫瘤患者,嚴重癡呆及精神病患者,中重度昏迷或腦疝患者[2]。
1.2 方法
1.2.1 護理方法
1.2.1.1 搶救護理患者保持安靜,取臥位,頭抬高15°~30°,及時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證呼吸道暢通,防止窒息的發(fā)生;迅速建立有效靜脈通路,遵醫(yī)囑給予急救藥物;同時,給予患者氧氣吸入。密切觀察患者呼吸、心率、血壓、體溫等生命體征變化,注意患者意識變化,檢查瞳孔對光反應及大小變化,對大、小便失禁患者給予留置導尿。準備好氣管插管包、腦室穿刺引流包及氣管切開包等,以便使用。
1.2.1.2 基礎護理保持病房環(huán)境安靜、舒適、整潔,根據患者病情給予腸外營養(yǎng)供給,保證患者機體營養(yǎng)充足,并對患者排便和飲食進行指導。
1.2.1.3 心理護理細致、耐心地對患者的家屬及恢復意識的患者進行急性腦出血相關知識的講解,以緩解患者及家屬的焦慮、緊張、擔憂等不良心理情緒。
1.2.1.4 并發(fā)癥護理急性腦出血患者并發(fā)癥均較嚴重,多為感染、壓瘡及應激性消化道出血等。應每天進行膀胱沖洗(0.9%氯化鈉溶液),避免泌尿系統(tǒng)感染。同時,還需注意口腔及皮膚的護理,采用復方硼酸溶液清洗口腔或進行擦洗,每天2次,如有必要進行霧化吸入以稀釋痰液,避免呼吸系統(tǒng)及口腔感染。對受到壓迫部位的皮膚進行溫水擦洗,在骨突部位加軟墊并輔以按摩,防止壓瘡的發(fā)生。識別高?;颊撸缙诮o予胃腸內營養(yǎng)支持,降低顱內壓,應用質子泵抑制劑保護胃腸道黏膜,可顯著降低應激性消化道出血發(fā)生率。
1.2.2 急救效果評定標準[3](1)顯效:患者焦慮情緒完全緩解,病情好轉出院;(2)有效:患者焦慮情緒有一定的緩解,病情好轉出院;(3)無效:患者焦慮情緒未緩解,甚至加重,病情未得到緩解,甚至加重致死亡。總有效率=(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1.3 統(tǒng)計學處理應用SPSS14.0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以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療效83例患者中死亡10例,病死率為12.0%;急救總有效70例,總有效率為84.3%。
2.2 護理前、后患者急救效果及護理滿意度比較護理前、后患者并發(fā)癥總發(fā)生率及護理滿意度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護理前、后患者急救效果及護理滿意度比較[n(%)]
急性腦出血一般起病急,發(fā)病迅速,嚴重威脅患者生命。在腦出血后的繼發(fā)性損傷中自由基具有重要作用[4]。大量自由基生成導致中樞神經系統(tǒng)內不飽和脂肪酸受到攻擊,引起脂質過度氧化,增加膜通透性,造成功能喪失,導致線粒體功能障礙,溶酶體裂解,細胞分解,誘發(fā)組織水腫;另一方面,自由基還會對脂類、核酸及損傷蛋白等化合物產生攻擊作用,引發(fā)核酸主鏈斷裂,溶解透明質酸,導致核變性的發(fā)生,最終導致神經元功能喪失[5]。
急救是挽救患者生命的關鍵,搶救時必須抓緊時間,進行搶救的醫(yī)務人員必須具有高度的責任心和專業(yè)素養(yǎng)[6]。能對患者病情進行迅速的判斷和分析,熟練使用各種急救器材,大大降低患者疾病持續(xù)時間。急救護士需掌握各種急救藥品的特性,并對其進行合理使用。這樣才能在搶救過程中正確執(zhí)行醫(yī)囑,從而增加搶救成功率[7]。
加強心理護理是搶救成功的關鍵,對患者在發(fā)病時的驚慌失措和過分的擔憂,護士除進行搶救外,還應給予心理護理,從心理上減輕患者對疾病的負擔,消除其對疾病的恐懼,增加患者治愈疾病的信心,讓其能夠積極配合治療,提高搶救成功率[8]。同時,在搶救護理時注意動作輕柔,防止搶救時造成二次損傷[9]。
本組患者總有效率為84.3%(70/83),病死率為12.0%(10/83),表明入院后對患者進行急救護理干預可取得較滿意效果,但病情較重患者仍會死亡。從表1可見,急性腦出血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均較高且嚴重,護理前總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43.4%(36/83),護理后降低為15.1%(11/ 73);護理前后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28.428 6,P=0.000 0)。說明積極、有效的護理可有效降低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提高患者生存率,對護理質量也有間接的提升作用,能滿足患者的需求。
綜上所述,采取安全、有效、科學、規(guī)范的護理措施有助于急性腦出血患者急救效果的提升,有效提高患者生存率和護理滿意度,降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10],值得在臨床推廣應用。
[1]賈紅梅.急性腦出血的急救護理體會[J].基層醫(yī)學論壇,2012,16(17):2273-2274.
[2]任桃真.急性腦出血患者100例急救護理體會[J].中國療養(yǎng)醫(yī)學,2013,22(5):440.
[3]蔣寅.45例急性腦出血病人的急救與護理[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2,15(23):90-91.
[4]陳健.138例腦出血患者的急救護理體會[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1,6(19):216-217.
[5]王紅艷,吳志平.腦出血患者的病情觀察及并發(fā)癥的護理[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1,9(10):57.
[6]熊莉,曾丹,王英.急性腦出血患者67例的急救護理體會[J].保健醫(yī)學研究與實踐,2013,10(3):82-83.
[7]武萍.急性腦出血患者的觀察及護理體會[J].基層醫(yī)學論壇,2014,18(18):2440-2441.
[8]陳升芝.急性腦出血患者住院治療期臨床護理體會[J].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10,14(6):36-37.
[9]王秀芝.急性腦出血患者的臨床觀察與護理[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3,11(29):249-250.
[10]路芳,張永森,任玉琴,等.急性腦出血臨床護理對策分析[J].中外醫(yī)療,2013,32(3):147-148.
10.3969/j.issn.1009-5519.2015.04.049
:B
:1009-5519(2015)04-0600-03
2014-08-21)
郭夢君(1978-),女,安徽宿州人,主治醫(yī)師,主要從事神經內科疾病的研究;E-mail:guomeng_ju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