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筆生奇思,巧手紉雋永探訪好萊塢電影服裝設計師
——好萊塢電影服裝設計源流(五)
隨著電腦和數(shù)字技術的突飛猛進,電影服裝設計的過程,也隨之向數(shù)字化轉變,最為典型的案例就是締造多項歷史的3D大片《阿凡達》。潘多拉星球上的Navi族人的服裝設計就是全程通過CGI技術設計而成,《阿凡達》的電影服裝設計師狄波拉·史葛在一次采訪中稱,“其實過程都是一樣的,只是增加了一名電腦技術人員?!蓖ㄟ^電腦模仿人類的三維動態(tài),以此為基礎進行服裝設計,這使得狄波拉和她的拍檔梅耶斯·盧比奧的工作陷入困局,因為一旦模仿過假,觀眾就會立刻發(fā)現(xiàn),從而影響整個電影的觀影體驗。因此,狄波拉按照導演詹姆斯·卡梅隆的意思,用葉子的根莖架構作為藍本,類比雪紡,用電腦設計了服裝的材質,經(jīng)過大量的動態(tài)測試,才完成了九英尺高的Navi族人的服裝設計。
雖然像《阿凡達》那樣使用電腦設計服裝的電影還少之又少,但在傳統(tǒng)的電影服裝設計中引入視覺特效的方式卻幾乎被應用在了每一部好萊塢大片當中。多次獲得奧斯卡大獎的好萊塢服裝設計師科林·阿特伍德和大導演蒂姆·波頓在合作電影《愛麗絲漫游仙境》中,就在強尼·德普和海倫娜·伯翰·卡特的服裝設計上加入了電腦合成的效果。而在史詩級童話電影《納尼亞傳奇》中,擔任服裝設計師的伊西斯·姆森頓則在服裝設計上同視覺特效部門進行了親密無間的合作,將天馬行空的人馬、人羊等獸人的服裝設計得惟妙惟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