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軒
坐在面前的姑娘身材嬌小,一襲黑衣,墨鏡推在頭上,她的名字叫明曄,高中畢業(yè)后遠赴美國學習新聞,在她身上能看到美國文化對這個青島姑娘的影響,在這八年里,明曄從一個語言不暢的外來人,變身成了美國新聞界的標桿《時代》周刊的特約撰稿人,“對英語不是母語的人來說,在美國做媒體還是蠻難的。”明曄的話里透露著工作的艱辛和無奈,如今,她有一個理想,就是把國外優(yōu)秀的紀實攝影作品介紹到國內(nèi),發(fā)掘國內(nèi)的攝影師,搭建一個跨文化的紀實攝影交流平臺。
攝影作為愛好,在國內(nèi)逐漸成為一種潮流,但是什么是紀實攝影,很多人對這個概念還很陌生,簡單地講,紀實攝影就是以記錄生活現(xiàn)實為主要訴求的攝影方式,素材來源于真實的生活,它的最大價值在于其所包含的人道主義精神,始終保持著一種對人性的關注。
興趣的指引
孩童時的夢想指引著明曄的人生選擇。喜歡看雜志是明曄打小時候開始的愛好,“我非常想成為雜志的編輯,當時也不懂這個職業(yè)怎么做。”明曄說,家人在幫她規(guī)劃人生的時候,也建議她從自己的興趣出發(fā)。
初來乍到的這段時間對剛剛高中畢業(yè)明曄來說并不容易,她本科就讀于科羅拉多州立大學學習新聞,輔修的是藝術系的攝影,進入校報,明曄先從攝影開始做起,“因為當時自己的英語不是太好?!睆木庉嫷綌z影師,夢想發(fā)生了些許偏移,本科畢業(yè)之后明曄進入了哥倫比亞大學新聞學院,從課程到課外活動的選擇,都和攝影相關。“哥大新聞學院攝影那塊不是很強,像很多州立大學的攝影系反而很強,他們從本科四年開始念,能積攢起來很多的經(jīng)驗,像我的研究生課程壓得很緊,只能選一兩門攝影課,學不出來”明曄說。但是對攝影的摯愛,也讓她選擇了《時代》周刊圖片編輯和撰稿人的工作,負責網(wǎng)站的攝影版塊lightbox。
攝影的路并不一帆風順,“現(xiàn)在美國的攝影行業(yè)非常的飽和,很難做攝影師。”明曄說,雖然并沒有做成攝影師,明曄還是很喜歡《時代》的工作,“我也很喜歡別的方向的工作,比如編輯和策展?!泵鲿险f。人生就是如此充滿選擇,始于夢想,卻不囿于夢想。
攝影的另一種可能
通過對國內(nèi)和國外攝影現(xiàn)狀的了解,明曄越來越發(fā)現(xiàn)了二者之間的差別和差距,特別是在新聞紀實攝影上。“國內(nèi)大部分攝影人都是攝影愛好者,都喜歡拍風光,人文也屬于掃街,在馬路上拍,不太會了解他們的生活,從攝影角度來說,更像是豐富自己生活的愛好,”明曄說。在《時代》周刊,明曄的主要工作就是關于紀實攝影,“我做的攝影更多的是一種新聞,有更多的社會價值在里面,現(xiàn)在我們做的公眾號,想多推出紀實攝影類的作品,讓大家看到照片在除了風光,在好看之外,有新聞價值,有社會價值,可以補充內(nèi)心缺乏的東西,可以讓你知道沒有接觸過的人,讓你去了解他們的生活?!?/p>
明曄一直對國內(nèi)的攝影師很關注。去年12月,明曄在她管理的欄目刊登了合肥街頭攝影師劉濤的作品?!皠且粋€供水廠的抄表工,因為熱愛攝影,工作之余每天都要拍攝市井眾生相,乍看是很幽默詼諧,但是實際上體現(xiàn)了他對社會上的一些事情的思考,特別是他的故事非常吸引人?!泵鲿媳緛硪詾槭フQ氛圍中的美國人不會太關注,沒想到卻有了過百萬的訪問量,成為當年最火的圖集之一?!白鲋袊褪澜鐪贤ǖ臉蛄骸?,這件事更加篤定了明曄的職業(yè)理想。
無論是在國內(nèi)還是國外,通過做新聞紀實攝影師來養(yǎng)家糊口,都很難,但是國內(nèi)的攝影市場還沒有達到一個市場化的競爭狀態(tài)?!霸诿绹际亲杂勺澹浅其N自己,競爭意識很強,比如像建立個人網(wǎng)站,但是我想搜中國攝影師的東西就搜不到,或者是搜到一個很差的網(wǎng)站,編輯得也不怎么樣,所以感覺攝影師對自己的推銷上很不夠,國外的攝影師都做得特別好,如果你接不到活你就吃不上飯了。”明嘩說。如何為國內(nèi)的紀實攝影的發(fā)展出一份力,一直是明曄思考的事情。
“遠近”的理想
“中國的攝影文化需要一個多元化,還是看的東西少?!卑l(fā)現(xiàn)了這一點的明曄和哥倫比亞大學的同學從妍一起開了名為“遠近攝影手記”的微信公眾號?!斑h和近是對焦前的必經(jīng)過程,也代表在國內(nèi)外工作生活帶給我們不同的視角?!边@是公眾號的簡介。創(chuàng)辦兩個月來,公眾號已經(jīng)有1000多個關注,其中很多是國內(nèi)新聞、藝術攝影類的編輯和知名攝影師。
“遠近攝影手記”公眾號的開辦主要有兩個主要目的,一個是把外國比較前衛(wèi)的紀實攝影介紹到國內(nèi)來,第二個想把這個平臺做起來,有觀眾了以后,希望把中國這些年輕的紀實攝影師聚集起來,給他們介紹一些經(jīng)驗,“比如怎么和國外媒體合作,怎么和國外編輯聯(lián)系,我覺得跟國外編輯溝通就有一個溝通的藝術在里面,你什么時候給他發(fā)郵件,你發(fā)郵件的時候說什么,你用幾句話把你的故事說明白了,你照片發(fā)多少張,”明曄說?!鞍阉麄兺茝V到國外去,我們想去做這個中間人。”
除此之外,國內(nèi)外文化交流的不暢,也導致了外媒對中國的了解很片面,攝影作為一種影像傳播特別重要?!皣獾拿襟w和公眾有時候覺得很了解中國了,但是依然非常片面。我們希望找到更多的中國攝影師,以他們自己的角度介紹中國?!泵鲿辖榻B。
對于這件事,“慢慢來吧。”明曄并沒有宏大的藍圖,這也是因為國內(nèi)大眾對紀實攝影的意義和價值不了解。“他們不了解紀實攝影師的工作,還有很多攝影愛好者不知道攝影還可以這么做,攝影還有這種價值,也是想慢慢讓他們看一些作品?!泵鲿险f。
一個微信公眾號,在別人眼中的小事情,卻包含著她們兩人的大夢想。雖然國內(nèi)也有很多媒體在紀實攝影,像澎湃新聞、《南都周刊》和《新京報》,但這條路注定充滿艱辛,紀實攝影在國內(nèi)的現(xiàn)狀可能有著更深層次的原因,“我覺得跟當下中國社會狀況有關,很多人不關心別人的生活?!泵鲿先缡钦f。
而消弭當下社會之中的人性冷漠,紀實攝影或許可以成為一個契機,成為另一種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