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 瓊,紀志成,吳定會
(江南大學 物聯網工程學院,江蘇 無錫214122)
RFID 網絡規(guī)劃問題可描述為在工作區(qū)域內部署m 個讀寫器讀取n 個電子標簽信息。合理的RFID 網絡規(guī)劃不僅可以提高網絡的覆蓋質量,還可以提高網絡的成本效率,保證 網絡的連通 質量[1-3]。
目前,針對RFID 網絡規(guī)劃即優(yōu)化部署問題已有一定的研究,文獻 [4]利用混沌原理優(yōu)化粒子群算法,以提高網絡覆蓋率為目標,對RFID 與WSNs集成網絡智能節(jié)點的部署進行優(yōu)化。文獻 [5]將遺傳算法與粒子群算法相結合,利用兩種算法并行優(yōu)化的方式實現RFID 網絡中讀寫器的合理部署。文獻 [6]利用改進粒子群算法,根據工作區(qū)域內電子標簽的實際數量與位置分布,動態(tài)調整讀寫器個數,減少區(qū)域內讀寫器的冗余。文獻 [7]以加強網絡覆蓋率和降低網絡成本為目標,采用一種禁忌搜索算法對帶有容量約束的讀寫器部署模型進行優(yōu)化。文獻 [8]將遺傳算法變異機制引入到粒子群算法中,提出了一種帶變異機制的粒子群優(yōu)化算法,以提高讀寫器對電子標簽的覆蓋率,降低信號間的干擾為目標,對RFID 網絡進行優(yōu)化部署。上述文獻的研究都取得了可觀的結果,但都未考慮到RFID網絡實際的經濟效益。
粒子群算法具有收斂速度快,搜索精度高,操作簡單,易實現等優(yōu)點,但在進化后期算法易陷入局部最優(yōu)解,不能保證找到全局最優(yōu)解。因此本文將差分變異思想引入到粒子群算法中,提出了一種利用差分算法進一步優(yōu)化粒子群算法的速度差分變異粒子群算法,并將其應用到優(yōu)化RFID網絡規(guī)劃中,在保證網絡負載平衡的前提下,提高網絡中讀寫器對電子標簽的覆蓋率和網絡經濟效益。
在實際應用中,RFID 網絡規(guī)劃不僅要保證目標區(qū)域內讀寫器對電子標簽的覆蓋率達到要求,同時要降低讀寫器與讀寫器之間干擾,降低網絡成本,提高網絡的經濟效益。因此RFID 網絡模型應同時滿足以下3個方面的問題:
(1)讀寫器對標簽的覆蓋:在RFID 網絡規(guī)劃中,讀寫器對標簽的覆蓋問題是首要問題,要盡可能的保證讀寫器的高覆蓋率,減少網絡設備成本,RFID 網絡覆蓋率性能指標表示如下
式中:n——目標區(qū)域內電子標簽的個數,Ci——電子標簽i的覆蓋情況,當標簽i被一個或多個讀寫器覆蓋時,Ci=1,否則Ci=0。
(2)網絡經濟效益:為了提高網絡的經濟效益,讀寫器應盡可能部署在電子標簽密集區(qū)域,該性能指標可用下式表示
式中:m——目標區(qū)域內讀寫器的個數,di——第i個讀寫器距離標簽密集區(qū)域的距離,f2越大,網絡經濟效益越高。
(3)網 絡 負 載 平 衡[9]:RFID 網 絡 負 載 平 衡 問 題 是RFID 網絡規(guī)劃的必備問題,網絡中讀寫器的負載分布情況關乎網絡的使用壽命和穩(wěn)定性,是RFID 網絡規(guī)劃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該性能指標可如下表示
式中:ki——讀取i電子標簽的讀寫器的個數,通過均衡每個讀寫器讀取的電子標簽數量來達到RFID 讀寫器網絡負載均衡的目的,f3越大,網絡負載分配的越均衡。
為了同時滿足上述3個優(yōu)化目標,采用加權和的方式,將上述多目標問題轉換成單目標問題進行求解,因此RFID網絡規(guī)劃問題的優(yōu)化目標函數可表示為
其中,w1+w2+w3=1,w1,w2和w3分別表示覆蓋率、網絡經濟效益和負載平衡的權重,其大小表示實際工程應用中RFID 網絡規(guī)劃部署的具體要求。
(1)粒子群 (PSO)算法M 個粒子構成的種群在D 維的工作區(qū)域內飛行搜索,每個粒子是待求解問題的一個解決方案,解的優(yōu)劣由求解問題的目標函數決定。所有粒子在工作區(qū)域內以一定的速度飛行并不斷追尋群體中的最優(yōu)粒子,直至達到終止條件或找到滿意解為止,粒子i在t次迭代后的狀態(tài)如下所示:
位置:xi= (xi1,xi2,…,xiD),xid∈ [a,b]其中a、b分別表示工作區(qū)域上、下界;
速度:vi= (vi1,vi2,…,viD),vid∈ [vmin,vmax]其中vmin、vmax分別粒子運動的最小、最大速度;當前個體最優(yōu)位置:pi= (pi1,pi2,…,piD);當前種群最優(yōu)位置:pg= (pg1,pg2,…,pgD);其中1≤d≤D,1≤i≤M。
第t+1次迭代后,粒子i速度和位置的更新機制如下所示[4]
式中:t——當前迭代次數,T——算法總的迭代次數,wmax、wmin——慣性權重的最大和最小值。
粒子群算法具有記憶搜索過程中的個體最優(yōu)解和種群最優(yōu)解的能力,并通過個體和種群最優(yōu)解以及本身狀態(tài)指導粒子下一步的尋優(yōu)過程,算法搜索速度快,搜索精度高。但在進化后期,粒子都趨于最優(yōu)解,種群多樣性降低,算法易陷入局部最優(yōu)解。
(2)差分進化算法:差分進化(DE)算法是一種基于群體差異的全局并行搜索算法[11,12]。其基本思想是,與粒子群算法相似,隨機產生一個初始群體,對該群體中的個體按照一定規(guī)則進行變異、交叉和選擇操作,不斷地迭代計算,根據群體內各個體的適應值,優(yōu)勝劣汰,引導搜索過程向群體內最優(yōu)解逼近。DE算法在種群進化前期尋優(yōu)能力強,搜索速度快,穩(wěn)健;算法可記憶個體最優(yōu)解,通過粒子的交叉和變異操作有效保持種群的多樣性,從而保證全局最優(yōu)。
(3)速度差分變異粒子群 (VDM-PSO)算法 為了改進粒子群算法尋優(yōu)后期進化停滯現象,本文將差分變異思想引入到粒子群算法中,取長補短,提出了一種帶壓縮因子和慣性權重的速度差分變異粒子群優(yōu)化算法,在保證算法前期收斂速度和后期搜索精準性的前提下,增強算法鄰域搜索能力和進化后期種群多樣性,提高算法進化后期的尋優(yōu)速度和尋優(yōu)能力,保證全局最優(yōu)解的獲取。粒子速度差分變異公式定義如下
其中:k表示粒子的任一維度,以保證粒子至少有一個維度的速度發(fā)生了變異;r表示 [0,1]間的隨機數;CR 為粒子變異概率即交叉因子。F 表示變異因子,為 [0,2]之間的一個常數。v1d,v2d為vi中隨機選取的兩個粒子d維的速度。粒子的變異時機由粒子的進化停滯步數t0確定,當t0大于停滯閾值T0時,粒子開始變異。
以式 (4)為網絡規(guī)劃的優(yōu)化目標,設計算法的具體步驟如下所示:
(1)初始化種群以及算法運行參數。
(2)根據式 (4)計算種群內各粒子的適應度。
(3)找出群體內每個粒子的個體歷史最優(yōu)解和種群全局最優(yōu)解。
(4)對種群中的各個粒子,按式 (5)和式 (6)更新速度和位置。
(5)當粒子進化停滯步數大于設定值時,轉入步驟(6),否則轉入步驟 (9)。
(6)產生一個隨機數,若隨機數小于變異概率,則對種群內的各粒子進行變異交叉操作;否則轉入步驟 (7)。
(7)隨機選取群體內粒子的任一維度進行變異交叉操作。
(8)若變異后的粒子適應值優(yōu)于變異前,則用變異后的粒子取代變異前,否則轉入步驟 (6)繼續(xù)變異,直至成功。
(9)若達到算法的終止條件,則優(yōu)化過程結束,輸出算法獲取的最優(yōu)解,否則轉入步驟 (2)繼續(xù)尋優(yōu)過程。
算法流程如圖1所示。
圖1 算法流程
本文采用MATLAB7.1仿真軟件對RFID 網絡中讀寫器的部署規(guī)劃進行仿真。讀寫器的工作區(qū)域為30m×30m的正方形,利用9個讀寫器對該工作區(qū)域內隨機分布的50個電子標簽進行數據采集。粒子種群大小M 為150,搜索空間維數D 為27,算法的最大迭代次數T 為500。當種群進化停滯步數大于設定的停滯閾值時,粒子根據變異條件進行變異和交叉操作。由于在實際應用中RFID 網絡中讀寫器的覆蓋區(qū)域并非一個理想的圓形,而是一個近似的橢圓形,因此本文采用橢圓模型進行實例仿真,此處取橢圓長軸5m,短軸4m[8],橢圓的位置、旋轉角度由粒子維度分量確定。算法其它仿真參數見表1。
表1 仿真參數
為了驗證VDM-PSO 算法在RFID 網絡規(guī)劃部署問題求解上的應用效果,將其優(yōu)化結果與PSO 算法在相同讀寫器初始分布下進行了比較,為保證比較結果的公平性,兩種算法采用相同的仿真參數。圖2為工作區(qū)域內讀寫器的初始分布,其中星形點表示電子標簽的位置,空心圓點表示讀寫器的位置,橢圓區(qū)域表示讀寫器的通信邊界。
圖2 初始讀寫器分布
利用VDM-PSO 和PSO 兩種優(yōu)化算法優(yōu)化后工作區(qū)域內讀寫器的分布和適應度函數變化曲線分別如圖3 和圖4所示。
圖3 讀寫器分布對比
圖4 適應值對比
由圖3可以看出,VDM-PSO 算法較PSO 算法可以獲得更好的標簽覆蓋率,且在標簽密集區(qū)域,采用VDM-PSO算法優(yōu)化后,各讀寫器讀寫區(qū)域重疊減少,網絡的負載更為均衡,網絡的經濟效益更高。對比兩種算法的適應度函數曲線,可以看到,兩種算法都具有很快的收斂速度,但VDM-PSO 算法能夠避免早熟問題,及時跳出局部極點,防止算法陷入局優(yōu),如圖4所示,PSO 算法在迭代初步即陷入局優(yōu),尋優(yōu)結果不佳,相比PSO 算法,VDM-PSO 算法適應值曲線的跳變?yōu)榱W舆^早收斂時,采用差分原理對粒子進行變異交叉操作,有效保持了粒子群體的多樣性,從而擺脫局部極點的束縛,增強了粒子的鄰域搜索能力,保證全局最優(yōu)解的獲取。
為了進一步驗證VDM-PSO 算法在RFID 網絡規(guī)劃方面的性能,在不同初始讀寫器分布情況下,將兩種算法分別運行10次[13],優(yōu)化后的平均最優(yōu)適應值,達到最優(yōu)適應值的迭代次數和讀寫器平均移動距離對比見表2。
表2 10次獨立優(yōu)化性能對比
由表2可知,VDM-PSO 算法的平均最大適應值和讀寫器的平均移動距離顯著優(yōu)于PSO 算法,提高了網絡優(yōu)化效果,同時降低了因讀寫器移動帶來的能量消耗,降低了網絡成本,提高了網絡總體經濟效益,說明了該算法在求解網絡規(guī)劃問題上的有效性。由于VDM-PSO 算法在進化停滯時加入了速度差分變異、交叉操作,使得算法陷入局部最優(yōu)時能夠及時跳出,增強了算法的全局與鄰域搜索能力,保證全局最優(yōu),也因此算法達到最大適應值的迭代次數相比PSO 算法要高,但仍具有較快的收斂速度。
本文針對RFID 網絡讀寫器的優(yōu)化部署問題,建立多目標網絡優(yōu)化部署模型,提出一種基于速度差分變異粒子群的RFID 網絡優(yōu)化算法。利用差分算法對粒子群算法速度更新機制進行改進,提高進化后期種群的多樣性,增強算法的鄰域搜索能力,有效防止算法陷入局部最優(yōu)解,保證全局最優(yōu)解。仿真實驗結果表明,該算法在提高RFID網絡覆蓋率,加強網絡負載平衡和增加網絡經濟效益方面,顯著優(yōu)于標準粒子群算法,能夠有效實現RFID 網絡資源的合理分布。但該算法在求解較大規(guī)模的RFID 網絡規(guī)劃問題方面的有效性還有待進一步的研究與驗證。
[1]Kranzfelder Michael,Schneider Armin,Fiolka Adam,et al.Real-time instrument detection in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using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technology [J].Journal of Surgical Research,2013,185 (2):704-710.
[2]Hinkka Ville,Tatila Jaakko.RFID tracking implementation model for the technical trade and construction supply chains[J].Automation in Construction,2013,35 (1):405-414.
[3]Xu Zhitao,Ming X G,Zhou Jingling,et al.Management optimisation based on dynamic SKU for RFID-enabled warehouse management in the steel supply chain [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Research,2013,51 (10):2981-2996.
[4]JI Zhicheng,ZHANG Yunya.Optimization of the integrated networks based on chaos particle swarm algorithm [J].Control Engineering of China,2012,19 (5):737-739 (in Chinese).[紀志成,張云亞.基于混沌粒子群算法的集成網絡優(yōu)化 [J].控制工程,2012,19 (5):737-739.]
[5]Chiu Chuiyu,Ke Chenghsin,Chen K Y.Optimal RFID net-works scheduling using genetic algorithm and swarm intelligence[C]//Proc of the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ystem,Man,and Cybernetics,2009:1201-1208.
[6]Gong Yuejiao,Shen Meie,Zhang Jun,et al.Optimizing RFID network planning by using a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algorithm with redundant reader elimination [J].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ial Informatics,2012,8 (4):900-912.
[7]WANG Yonghua,YANG Jian,ZHAN Yiju,et al.RFID networks planning based on tabu search algorithms[J].Application Research of Computers,2011,28 (6):2116-2119 (in Chinese).[王永華,楊健,詹宜巨,等.一種基于禁忌搜索的RFID讀寫器部署算法 [J].計算機應用研究,2011,28(6):2116-2119.]
[8]FENG Han.RFID systems optimization deployment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D].Shanghai:Donghua University,2013:18-37 (in Chinese).[馮晗.RFID 系統(tǒng)優(yōu)化部署研究與應用[D].上海:東華大學,2013:18-37.]
[9]Chen Hanning,Zhu Yunlong.RFID networks planning using a multi-swarm optimizer [C]//Proc of Chinese Control and Descision Conference.Piscataway.NJ:IEEE Press,2009:3548-3552.
[10]Li Yanliang,Shao Wei,You Long,et al.An improved PSO algorithm and its application to UWB antenna design [J].IEEE Antennas and Wireless Propagation Letters,2013,12:1236-1239.
[11]Mandal KK,Chakraborty N.Differential evolution techniquebased short-term economic generation scheduling of hydrothermal systems [J].Electric Power Systems Research,2008,78 (11):1972-1979.
[12]YANG Yan,CHEN Ruqing,YU Jinshou.Study on differential evolution-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based hybrid optimization algorithm and its application[J].Computer Engineering and Applications,2010,46 (25):238-241(in Chinese). [楊妍,陳如清,俞金壽.差分進化粒子群混合優(yōu)化算法的研究與應用[J].計算機工程與應用,2010,46 (25):238-241.]
[13]LIU Weiting,FAN Zhouyuan.Based on chaotic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of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coverage [J].Computer Applications,2011,31 (2):338-341 (in Chinese).[劉維亭,范洲遠.基于混沌粒子群算法的無線傳感網絡覆蓋優(yōu)化 [J].計算機應用,2011,31 (2):338-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