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制教具探究氣體浮力與氣體密度的關系
楊 樺王宏趙洪英
(清華大學附屬中學北京100084)
阿基米德原理既適用于液體,也適用于氣體.但學生對于理解阿基米德原理適用于氣體缺乏感性的認識.這是因為氣體對物體的浮力作用較小、不易被測量和空氣密度不容易改變等因素導致的.為了突破這個難點,我們設計了一套裝置,學生通過操作和分析實驗現(xiàn)象可以探究浸在氣體中的物體所受浮力與氣體密度的關系,加深對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
1 實驗器材
圓柱形容器、海棉、乒乓球、螺母、鉛絲、滑輪、細繩(尼龍繩)、磁鐵、氣泵(抽氣和充氣)
2操作方法
(1)用有機玻璃制成圓柱形容器,容器高約為1 m,直徑約為15 cm.容器底部有出氣口(也是進氣口),出氣口通過橡膠軟管與氣泵相連.容器頂部有蓋子,可以將容器密封.
(2)將海綿置于有機玻璃制成的容器底部,將乒乓球通過細繩與螺母和鉛絲組成的配重相連,將細繩掛在定滑輪上,調節(jié)配重的質量,使乒乓球與配重平衡.
圖1
(3)將乒乓球、配重和定滑輪放在容器中,將容器頂端的蓋子旋緊,如圖1所示.
(4)用抽氣泵抽氣,觀察到乒乓球向下運動.
(5)用磁鐵在容器外沿器壁吸引配重,使配重向下運動,調節(jié)乒乓球到適當?shù)奈恢茫贸錃獗孟蛉萜鞒錃?,觀察到乒乓球向上運動.
3原理分析
當向容器內抽氣和充氣時,容器內的氣體密度改變,乒乓球受到的浮力隨之發(fā)生變化,由于滑輪與軸之間的摩擦很小,因而乒乓球不能保持平衡,發(fā)生運動.根據(jù)乒乓球運動的方向,可以推斷出浮力變化的情況,進而得出乒乓球受到的浮力與氣體密度的關系.
4注意事項
(1)當容器內氣體密度變化時,配重受到的浮力也會改變.為了減小配重的影響,配重由密度較大的螺母和鉛絲組成,其體積遠小于乒乓球的體積,因此配重受到的浮力變化對改變系統(tǒng)的平衡狀態(tài)影響不大.
(2)在調解配重與乒乓球平衡時,可先用螺母粗調,再用鉛絲細調.
(3)將海棉置于容器的底部,即進氣口的上方,避免由于氣體的快速流動使乒乓球發(fā)生運動.
(4)在抽氣和充氣時,將容器的蓋子旋緊以保證容器有很好的密封性.
圖2
(5)降低滑輪與軸之間的摩擦,比如換用更光滑的軸或加潤滑油等,使實驗的靈敏度更高,如圖2所示.
(6)若抽氣泵和充氣泵的流量太小,則等待觀察實驗結果的時間較長.本實驗采用的充氣泵流量為25 L/min,幾十秒即可觀察到實驗現(xiàn)象.為了增強互動性,也可以讓學生用日常用的打氣筒打氣,學生在打氣的過程中感覺到越來越費力,說明容器內的氣壓增大,氣體密度增加.在此基礎上,學生觀察到實驗現(xiàn)象,使實驗現(xiàn)象更有說服力.
(7)容器密封后,為了方便改變乒乓球的位置,可使用磁鐵在容器外沿器壁吸引配重,使乒乓球能夠停在任意位置.
5總結
大氣的密度很難被控制,本實驗利用有機玻璃制成了密閉容器,通過對容器抽氣和充氣改變容器內氣體的密度.浸在氣體中的物體所受氣體的浮力通常遠小于物體自身的重力,因此不容易被測量.本實驗利用配重來抵消物體自身重力的影響,當物體所受浮力發(fā)生微小的變化時,物體的平衡狀態(tài)就會被打破,發(fā)生運動.根據(jù)物體的運動情況我們可以判斷浮力的變化.該實驗運用了科學研究方法中的轉換法,因此設計實驗的過程是培養(yǎng)學生運用科學方法解決問題的良好契機.同時該實驗操作簡單,效果明顯,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加深對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
收稿日期:(2015-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