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樹來 姜永超 王 娟 徐進棟 張志廣
(青島農(nóng)業(yè)大學(xué)理信學(xué)院,山東 青島 266109)
作為普通物理實驗中通常開設(shè)的實驗,單擺測重力加速度是力學(xué)部分的重要實驗,該實驗可以測量當?shù)氐闹亓铀俣?,更重要的是,通過該實驗可以練習(xí)基本測量工具的使用,學(xué)會正確讀取和處理數(shù)據(jù),以及對實驗結(jié)果進行分析,計算實驗結(jié)果的誤差及分析誤差的來源。
圖1 是單擺的原理示意圖。由振動理論可以證明,單擺的周期:
若θ 非常小時,取零級近似,則:
圖1 單擺的原理圖
由公式(1)可見周期T 不但與擺長有關(guān),而且與偏角θ 有關(guān)。在偏角一定時,擺長L 與T2成線性關(guān)系;在擺長一定時,周期T 與成線性關(guān)系。
通過對該實驗所用公式及測量過程進行分析,該實驗中誤差的來源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擺角。實驗中所用計算重力加速度的公式(2),是在θ 趨近零時的近似,因此測量一般是在擺角小于5 度下進行的,因此擺角會帶來誤差,這屬于系統(tǒng)誤差的范圍。要減小該部分誤差,應(yīng)取公式(1)的一級近似[1]:
2)空氣阻力。公式(2)中沒有考慮空氣阻力,單擺近似是簡諧振動。實際空氣阻力的存在會導(dǎo)致單擺做阻尼振動,所以用公式(2)計算出的重力加速度顯然是存在誤差的。針對這部分誤差,需加上空氣阻尼修正項來計算重力加速度。
阻尼存在時的重力加速度公式為[2]:
實際實驗中由于擺線較長,運動速度較小,阻尼項產(chǎn)生的誤差可以忽略。
3)擺線質(zhì)量和擺球半徑。實驗中擺線質(zhì)量和擺球半徑不能忽略時,都會影響周期的計算公式,通過微小測量比較,這部分誤差非常微小,通??梢圆挥杩紤][3]。
4)擺線彈性。實驗中要求擺線不能伸縮,完全沒有彈性,通過選擇合適的擺線材料,可以減小擺線彈性帶來的誤差,但無法完全消除。
1)周期測量。使用電子秒表進行單擺周期測量,如果是重復(fù)單周期測量,由于計時開始和結(jié)束的時機選擇導(dǎo)致的誤差對測量周期的影響非常大,因此,實際測量時應(yīng)用等值累計測量,即一次測50 或者100 個周期的時間,然后求平均值,得到單擺的周期T。通過對比計算,多周期測量得比多次單周期測量得到的
周期誤差小得多。這部分誤差不可避免,但可以盡量減到最小。
2)擺長測量。如果用鋼卷尺直接測量擺線的長度,由于擺球的中心位置不容易確定,會導(dǎo)致測量誤差偏大。如圖2所示,實驗中,可以先用鋼卷尺測量L1和L2,再用游標卡尺測出擺球直徑d,則擺長表示為:
實驗中擺線長度通常50cm 以上,用最小刻度為1mm 的鋼卷尺進行測量,小球直徑2cm 左右,用卷尺不容易測量,使用游標卡尺測量,最小分度0.02mm。對比計算發(fā)現(xiàn),公式(4)計算出的擺長誤差小于直接測量擺長的誤差。
圖2 測量擺長示意圖
實驗中通過改變擺長,測量不同擺長對應(yīng)的周期,通過做L—T2曲線求斜率,或者用線性回歸法,也可以得到重力加速度。但通過上面的理論分析,我們知道,L—T2并不是嚴格的線性關(guān)系,因此我們按直線作圖求斜率或者最小二乘法求出的重力加速度g 必然帶來誤差。
通過對單擺測重力加速度實驗的誤差分析,明確了誤差的來源,其中擺角產(chǎn)生的誤差較大,實驗中擺角應(yīng)小于5°。通過多次測量求平均值來減小測量過程的隨機誤差。實驗中通過修正實驗理論,選擇合適的測量工具,可以最大限度減小實驗誤差。
[1]姜永超.大學(xué)物理實驗[Z].2015,1:50.
[2]戚明.大學(xué)物理[Z].198712:11.
[3]游艷琳.單擺測重力加速度實驗近似處理的誤差分析[Z].2015(5):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