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紹林
最近,媒體公開披露了幾起黨員領導干部違反黨風黨紀規(guī)定受到查處的案例,在社會上引起廣泛關注,網絡上引發(fā)熱議。幾起案例是:中國傳媒大學黨委書記、校長等領導干部,因違規(guī)超標使用公務車輛等違紀問題被通報,并按照程序分別給予紀律處分和組織處理,其中校長被免職;中信集團嚴肅查處了一批違反中央八項規(guī)定精神人員,依照有關程序分別給予了17名黨員領導干部黨紀政紀處分,給予20名相關責任人誡勉談話、批評教育、經濟處罰;河南平頂山一官員因將100元慰問金占為己有,受到黨內嚴重警告處分;山東巨野縣一鎮(zhèn)政府辦公室主任白吃了商戶2個蘋果沒有給錢,被紀委通報、誡勉談話。
這些案例的共同特點,一是都屬于違紀問題:違規(guī)超標使用公務車輛,公款打高爾夫球,公款高檔消費,違規(guī)發(fā)放月餅,以購買圖書名義發(fā)放購物卡,白吃商戶東西等等;二是都屬于十八大之后不收手,對八項規(guī)定置若罔聞、頂風作案的典型。對待這幾起違紀案例的處理,多數人拍手稱快,但也有人認為是小題大做,矯枉過正,紀委不去打“老虎”,抓住這些小小不然芝麻大的小事不放,純粹是在作秀。有人感嘆,現在的官不好做了。
事實上,如今各級紀委的職能并不只局限在辦案,還有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任務,那就是負責平日里的黨風廉政建設。
前不久,中紀委書記王岐山強調,發(fā)揮黨的領導核心作用,落實管黨治黨主體責任,嚴明政治紀律和政治規(guī)矩、組織紀律,要運用好監(jiān)督執(zhí)紀的“四種形態(tài)”:一、黨內關系要正常化,批評和自我批評要經常開展,讓咬耳扯袖、紅臉出汗成為常態(tài);二、黨紀輕處分和組織處理要成為大多數;三、對嚴重違紀的重處分、作出重大職務調整應當是少數;四、而嚴重違紀涉嫌違法立案審查的只能是極極少數。
大貪官不是一夜變成的。“大貪”都是從縱容姑息、監(jiān)管不力的“小貪”一步一步逐漸形成的?!八姆N形態(tài)”的新提法,標志著紀委工作重點的轉移。下一步紀委將從重點查辦案件,轉到把紀律挺在前面,反腐只是從嚴治黨的一個組成部分,查辦腐敗案件,只是紀委監(jiān)督執(zhí)紀工作“四種形態(tài)”中的一種,而且是“極極少數”。
上述幾起違紀案件的處理,就能感覺到整風肅紀已經成為了紀檢監(jiān)察工作的常態(tài)。防微杜漸、小懲大戒,這不是小題大做,更不是作秀湊數。處理群眾身邊的違紀,從過去息事寧人轉化為著力解決苗頭性問題,小病嚴治,把廉潔變成習慣,真正體現了各級黨組織對黨員的嚴格要求和關心愛護。
元旦、春節(jié)馬上就要到來了,“八項規(guī)定”能否繼續(xù)有效執(zhí)行?“四風”問題是否會反彈?這些都是對各級紀委工作的嚴峻考驗。整風肅紀要成為紀檢工作的常態(tài),建議在以下幾個方面繼續(xù)強化:
一是加強“把紀律挺在前面”的宣傳。把紀律挺在前面,抓早抓小,不能等到違法涉罪才去處理,這是加強黨風廉政建設、標本兼治的新思路,是一種全新的戰(zhàn)略選擇。當然,這種悄然而至的轉變,普通百姓可能還沒真正感受到。因此要加強輿論宣傳。不僅僅局限在黨內,對于全社會也要廣泛宣傳,以繼續(xù)贏得廣大人民群眾對于反腐倡廉的支持、理解和關注。今后,如果仍有類似上述案例的違紀事件發(fā)生,媒體還應該及時給予曝光。
二是整風肅紀必須要充分依靠廣大人民群眾。只有把群眾發(fā)動起來,每個人都有一雙敏銳的眼睛,形成全社會反腐倡廉的巨大威力,違紀違法分子一定無處可藏。
三是整風肅紀要充分依靠媒體、包括新媒體的力量。可以考慮培養(yǎng)一批政治上過硬、影響力巨大的媒體從業(yè)人員,各級紀委可以聘請他們作為整風肅紀的宣傳員和監(jiān)督員,充分發(fā)揮新媒體在弘揚正能量等方面的積極作用。
抓大案要案是紀委工作的常態(tài),監(jiān)督“八項規(guī)定”、“反四風”的落實更是常態(tài)。反腐不再是走過場、吹吹風。為官之道,當心存敬畏。只要權為民所用,為官才能堂堂正正。
(作者系資深媒體人、時評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