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秋紅,施光亞,高勇
(福建中醫(yī)藥大學附屬人民醫(yī)院,福建福州350004)
黃疸患者血清腺苷脫氨酶變化及臨床意義
羅秋紅,施光亞,高勇
(福建中醫(yī)藥大學附屬人民醫(yī)院,福建福州350004)
目的探討黃疸患者血清腺苷脫氨酶ADA變化及血清ADA對鑒別黃疸類型、中醫(yī)辨證的臨床意義。方法將64例黃疸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中肝細胞性黃疸組(A組)34例,阻塞性黃疸組(B組)34例,中醫(yī)辨證分為濕重于熱證、熱重于濕證、膽腑郁熱證、疫毒熾盛證。比較2組血清ADA值、ADA陽性率、膽紅素指標以及不同證型間血清ADA情況。結果A組血清ADA值高于B組,A組血清ADA陽性率為88.24%,高于B組的26.47%,P均<0.01。濕重于熱證、熱重于濕證的黃疸患者血清ADA值均高于膽腑郁熱證的黃疸患者血清ADA值,P均<0.05。結論不同類型及不同中醫(yī)證型的黃疸患者血清ADA值、ADA陽性率有明顯差異,提示血清ADA可能對鑒別黃疸類型及黃疸客觀化辨證具有參考意義。
肝細胞性黃疸;阻塞性黃疸;血清ADA;辨證分型
黃疸是消化系統(tǒng)疾病的常見癥狀,涉及病種較多,臨床上鑒別肝細胞性黃疸、阻塞性黃疸具有一定難度。筆者在臨床工作中發(fā)現血清腺苷脫酶(ADA)在肝細胞性黃疸、阻塞性黃疸之間有較明顯差異,現報告如下,同時探討血清ADA值對黃疸中醫(yī)辨證的參考意義。
1.1 一般資料按照隊列研究方法,選擇2007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脾胃病科及普外科黃疸病人共68例,分為肝細胞性黃疸組(A組)34例,男24例,女10例,平均年齡(47.32±14.68)歲,其中病毒性肝炎18例,肝硬化11例,酒精性肝炎5例;
阻塞性黃疸組(B組)34例,男18例,女16例,平均年齡(54.32±16.00)歲,其中急慢性結石性膽囊炎18例,膽管炎16例。2組性別、年齡、病情比較經統(tǒng)計學處理,無顯著性差異(P>0.05)。64例黃疸病人中醫(yī)辨證參考文獻[1],分為濕重于熱證、熱重于濕證、膽腑郁熱證、疫毒熾盛證4個證型。
1.2 納入標準①有黃疸癥狀;②血清總膽紅素值大于34.2μmol/L;③肝功能異常:谷丙轉氨酶、谷草轉氨酶、堿性磷酸酶、谷氨酰轉肽酶、膽汁酸等項目中至少有1項異常;④病毒學指標:乙肝表面抗原陽性、HBV-DNA大于檢測值或甲、丙、戊肝抗體陽性。⑤影像學提示:肝實質增粗或肝硬化或膽囊炎伴膽囊結石或膽管炎伴(或)膽管擴張。符合①、②兩項+③、④、⑤其中1項即可納入。
1.3 排除標準①食源性黃疸;②溶血性黃疸、先天性非溶血性黃疸;③結核病如肺結核、結核性腹膜炎、腸結核等;④有嚴重多臟器功能損害;⑤妊娠期、哺乳期婦女;⑥合并惡性腫瘤;⑦年齡在18歲以下或80歲以上。
1.4 研究方法分別檢測記錄2組血清腺苷脫氨酶(ADA)、黃疸指標(包括總膽紅素、直接膽紅素、間接膽紅素)。
1.5 統(tǒng)計學處理用SPSS16.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計量資料符合正態(tài)性分布、方差齊性,則用t檢驗,如果不符合正態(tài)分布、方差齊性,則用秩和檢驗,計數資料用卡方檢驗。
2.1 2組黃疸指標比較表明2組黃疸程度無差異,P>0.05,見表1。
表1 2組黃疸指標比較(±s)μmol/L
表1 2組黃疸指標比較(±s)μmol/L
組別A組B組總膽紅素115.81±64.74 131.10±80.18直接膽紅素62.04±51.79 80.98±54.95間接膽紅素52.14±24.78 49.41±33.92
2.2 2組血清ADA值比較見表2。
表2 2組血清ADA值比較(±s)
表2 2組血清ADA值比較(±s)
注:與B組比較,1)P<0.01。
組別A組B組ADA陽性率/% 88.241)26.47 n 34 34血清ADA值/(U/L)30.55±12.791)15.15±5.28
2.3 各中醫(yī)證型構成比及血清ADA值比較見表3。
表3 各中醫(yī)證型構成比及血清ADA值比較(±s)
表3 各中醫(yī)證型構成比及血清ADA值比較(±s)
注:與膽腑郁熱證比較,1)P<0.05。
血清ADA值/(U/L)24.13±10.331)22.59±11.231)15.13±12.60 26.10±11.961)證型熱重于濕證濕重于熱證膽腑郁熱證疫毒熾盛證n 23 21 20 4構成比/% 33.8 30.9 29.4 5.9
ADA是一種巰基酶,是嘌呤核苷酸代謝的關鍵酶,分布于人體各組織和細胞中,它有三種同工酶,分別為ADA1,ADA1+CP和ADA2,其中以ADA1+CP在肝臟的含量較多。近年來不少研究[2-3]發(fā)現血清ADA對惡性腫瘤的診斷并無特異性。國內研究[4]發(fā)現肝硬化患者血清ADA活性與Child-pugh分級呈正相關。也有研究[5]認為血清ADA可以反應人體肝臟在不同程度受損下肝臟纖維化的進展。血清ADA主要來源于肝臟,因其是肝細胞的胞漿酶,所以任何原因造成的肝細胞損傷,肝細胞膜的通透性就會增強,致使血清中的ADA酶的活性升高。血清ADA活性是反映慢性肝損傷的敏感指標,研究[6-7]發(fā)現在慢性肝炎、肝纖維化、肝硬化等病理狀態(tài)下,肝細胞受損,膜通透性增加,ADA釋放入血清中,故ADA是一種能反映肝損害、肝纖維化、肝硬化的指標。肝細胞性黃疸病人當出現黃疸時均有不同程度肝損害,故血清ADA值升高。膽囊炎、膽管炎引起膽道系統(tǒng)阻塞,導致膽汁排泄障礙出現黃疸,因其肝臟損傷程度較輕,故血清ADA值較低。早期文獻研究[8]發(fā)現ADA正?;蜉p度增高、γ-GT顯著增高為梗阻性黃疸,而2項指標均增高為肝細胞性黃疸。血清ADA值在肝細胞性黃疸與阻塞性黃疸有顯著差異,且血清ADA在2組的陽性檢出率亦有明顯差異,故血清ADA作為一個客觀的實驗室指標對指導臨床鑒別肝細胞性黃疸與阻塞性黃疸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
中醫(yī)黃疸病因主要為濕熱發(fā)黃、寒濕發(fā)黃、瘀熱發(fā)黃、火劫發(fā)黃、女勞發(fā)黃以及虛勞萎黃等,并認為黃疸病因關鍵是濕、熱,病位主要在脾胃,影響肝膽。但也有學者[9]認為黃疸的病機關鍵是肝膽疏泄失常,病位主要在肝膽,涉及脾胃,并提出疏肝利膽為治療黃疸之大法。近年來有少數關于黃疸客觀化指標化的報道,如有研究[10]提出黃疸性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病例在DBIL/IBIL<1,或DBIL/DBIL≥1,伴脈率≥80/min,舌苔白,舌質正?;蛏罴t,屬于熱重于濕型。對于在臨床上只有主癥,伴隨癥狀不明顯,而舌象脈象又不典型時,客觀化指標似乎可以為臨床辨證提供一個參考的依據。黃疸患者濕重于熱證、熱重于濕證的血清ADA值均高于膽腑郁熱證的血清ADA值,提示血清ADA值在黃疸不同證型中的水平不同,可能對黃疸的中醫(yī)辨證提供參考。
綜上所述,血清ADA在黃疸不同類型之間有顯著差異,血清ADA對鑒別黃疸類型具有良好的參考意義。黃疸不同中醫(yī)證型間血清ADA值有差異,血清ADA可能對黃疸中醫(yī)辨證客觀化提供參考。
[1]中國中醫(yī)藥學會內科肝病專業(yè)委員會.病毒性肝炎中醫(yī)辨證標準(試行)[S].中醫(yī)雜志,1992,33(5):89-90.
[2]郭英.腺苷脫氨酶和癌胚抗原在良性及惡性胸腔積液中的聯(lián)合檢測意義[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3,9(8):115-116.
[3]余永芬.腺苷脫氨酶、乳酸脫氫酶在結核性、惡性胸腔積液鑒別中的臨床價值[J].吉林醫(yī)學,2014,35(2):245-246.
[4]楊玉珍,楊文東.肝硬化患者血清ADA HA與Child-Pugh分級的關系[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0,5(13):97-98.
[5]許茵.肝病患者血清ADA與肝纖維化的相關性[J].中外醫(yī)療,2010,29(2):161-162.
[6]LEE M,KEEFFE E B.Hepatitis B:morden end points of treatment and the specter of viral resistance[J].Gastroenterol Clin North Am,2011,40(3):495-505.
[7]IWAKI-EGAWA S,YAMAMOTO T,WATANABO Y.Human plasma adenosine deaminase 2 is secreted by activated[J].Biol Chem,2006,387(3):319-321.
[8]盛學清,向長春.ADA與γ-GT檢測在鑒別梗阻性黃疸與肝細胞性黃疸的運用[J].中國血液流變學雜志,2008,18(2):278-279.
[9]夏克平,閻良.黃疸病機關鍵是濕說辨[J].世界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08,3(10):567-568.
[10]吳雄志,陳丹.黃疸證型客觀化研究[J].中國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05,25(9):773-776.
R446.1
A
1000-338X(2015)06-0005-02
2015-10-03
羅秋紅(1985—),女,碩士,主要從事消化系統(tǒng)疾病的診治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