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wèi)宣利
街上打燒餅的,是一對父子。
他家的餅與別人家的不同。外焦里軟,烙得金黃的餅上,星星點點地落著些芝麻粒,咬一口,脆生生的焦,軟乎乎的香,慢慢去嚼,那些小小的芝麻粒,讓你滿口生香。
我吃慣了他家的燒餅,每天傍晚都去買。有時候人多,一群人都在靜靜地等,看著他們父子緊張有序地忙活。后來有一天,小店忽然掛了暫停營業(yè)的牌子。傍晚,我從店門前過,心里竟有種淡淡的失落。十幾天后,忽然發(fā)現他們重新開門了,不同的是,老爺子的位置,換成了一位年輕嫵媚的女子。我這才知道,原來小伙子回家結婚去了。我沖小伙子笑了笑,小伙子回我一個羞澀的笑,笑容里溢滿幸福。
小區(qū)里收廢品的,是一對中年夫妻。車庫旁邊的角落里,有一間小小的房子,他們收來的廢品,都暫時存放在那里。門上斜掛著一個牌子,上面寫著女人的名字和手機號,她竟然叫張愛玲。女人當然和作家張愛玲沒有關系。我們小區(qū)的居民互不認識,她卻見誰都打招呼,親熱得像自家親戚。她的衣著很時髦,T恤衫,牛仔褲,運動鞋,都是流行的款式。問她,她不好意思地笑,說是閨女穿剩下的,扔了可惜。
男人不大愛說話,黑紅的臉,衣衫破舊。男人的心思極細致,收來的亂七八糟的廢品,他都耐心地捆扎整齊。有一次我看到他,用收來的包裝條編提籃,提籃上居然有漂亮的花紋。我忍不住夸贊他,他憨憨一笑,慷慨地把提籃送給我,說:“買菜用,省得用塑料袋?!?/p>
有一天我從外面回來,正碰上他們去賣廢品。男人騎著三輪車,女人騎自行車與他同行。他們從我身邊走過時,我忽然發(fā)現女人的左手并沒有放在自己的車把上,而是握著男人扶車把的手。我呆呆地看著他們遠去,怦然心動。這對生活在最底層的夫妻,竟然把牽手這兩個字詮釋得如此美麗。
夏夜,逛街回來,已經華燈初上了。路過郵局,看見一個流浪漢正在門前布置自己的寢具。他打開隨身的黑乎乎的包袱,取出涼席和被子,居然還有枕頭。一樣一樣細致地擺放好后,我以為他要結束一天的奔波,安然地睡個覺了。但他沒有,他盤起腿坐在“床”上,從包袱里又掏出一樣東西,等他擺弄好,我才發(fā)現那是一盤木制的象棋。路燈昏黃的光打在他的棋盤上,有點暗,但是足以讓他在楚河漢界上廝殺一番了。他睡在別人的屋檐下,卻活在自己的江湖里,在這樣一個微風習習的夏天的夜晚,他開始愜意地釋放自己的靈魂,做自己的英雄。
世界如此之大,每個人都微如草芥。生活如此匆忙,我們每天都要為生計奔忙,常常力不從心??墒?,在這繁雜的生活中,我們每一個人都有屬于自己的幸福。與心愛的人結婚、牽手,有獨處的時間面對自己的靈魂……即便那幸福只有芝麻粒那么大,如果細心拾取用心咀嚼,也能嘗出香噴噴的滋味。
(摘自《讀者》(鄉(xiāng)土人文版)2011年第7期)
【閱讀訓練】
1.在文中,作者敘寫了三類“微如草芥”者的幸福,請你分別予以概括。
2.文中所寫的收廢品的中年夫妻非常具有個性之美。請結合文中畫線句分析其性格特征。
3.品味下面的語句,說說你從加點詞語中獲得的信息。
他打開隨身的黑乎乎的包袱,取出涼席和被子,居然還有枕頭。
4.文章主體部分(1-6段)和最后一段分別以何種表達方式為主?從全文看,最后一段有什么表達作用?
5.“幸福”是一個值得我們深度思考的話題。請你結合上文,把你對“幸福”的新認識“秀”出來。
(答案在本期內找)
《如果幸福像芝麻?!穮⒖即鸢?/p>
1.做燒餅的小伙子與心愛的人結婚的幸福,收廢品的中年夫妻互相扶持生活的幸福,街頭流浪漢安閑獨處的幸福。
2.示例:待人熱情 憨厚大方
3.“黑乎乎”說明包袱之臟,契合流浪漢的身份特點;“居然”突出流浪漢擁有枕頭睡覺給人帶來的意外。
4.①記敘和議論②點題,深化主旨。
5.示例:幸福是一種心靈的感覺。生活中,幸福無處不在。我們應活在當下,放下寄希望于未來的等待,真心珍惜眼前所擁有的一切。不斷提醒自己去發(fā)現捕捉“此刻”的幸福,及時享受幸福的溫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