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嚴復軍政思想述要——以嚴氏對19世紀末20世紀初三場戰(zhàn)爭的觀察與思考為中心的考察

        2015-12-17 10:45:39王憲明黃焯鈞

        王憲明,黃焯鈞

        19世紀末20世紀初,先后發(fā)生三場與中國命運息息相關的大戰(zhàn),即中日甲午戰(zhàn)爭、日俄戰(zhàn)爭和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這三場戰(zhàn)爭的性質雖不盡相同,但它們都體現(xiàn)了世界軍事技術與軍事思想發(fā)展的新趨勢,都不同程度地改變了中華民族的命運,改變了遠東及整個世界的力量對比,影響著此后整個世界的發(fā)展方向。從這三場戰(zhàn)爭發(fā)生之時起,中國軍政界和思想界就對之密切關注并跟蹤研究,嚴復是其中代表性人物之一。但是,嚴復在這方面所做的觀察與思考,長期以來并未得到學術界的足夠重視①一些軍事史方面的權威工具書對嚴復缺少介紹,例如,1989年版《中國大百科全書》(軍事卷)、中國軍事百科全書編審委員會編《中國軍事百科全書》(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1997年)的《軍事思想》及《軍事學術》卷、李智瞬主編《軍事千萬個為什么·軍事思想、軍事謀略》(北京:軍事誼文出版社,1995年)均沒有嚴復。2009年第2版《中國大百科全書》中,有“嚴復”條,但未涉及其軍事思想(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第25冊第559~560頁)。中國近現(xiàn)代軍事思想史方面的專著、教科書中,也很少有嚴復的位置。。有鑒于此,我們就嚴復對上述三場戰(zhàn)爭的觀察與思考中所形成的軍政思想進行初步梳理分析,以期對其軍政思想有一個整體的認識②筆者發(fā)表有《嚴復的海軍強軍夢及其當代意義》(《河北學刊》2013年第6期),本文對嚴復海軍建設方面的思想一般不再涉及。。

        一、甲午戰(zhàn)爭:“世變”方殷,中國“不變法則必亡”

        1894—1895年,日本以朝鮮問題為借口,向中國發(fā)動侵略戰(zhàn)爭,并擊敗清軍。

        中國作為一個堂堂大國,何以會敗在自己一向瞧不起的鄰國日本之手?嚴復認為,中國軍隊之所以敗于“蕞爾日本”,原因很多,主管官員的貪污腐敗、將官的無知無能、派系之間鉤心斗角等等,都與戰(zhàn)敗有關聯(lián)①有關嚴復對清朝上層及社會一般情況的批評,參見王栻編《嚴復集》第一冊,第7~9頁,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下文引《嚴復集》均隨文夾注冊數(shù)、頁碼,引文中的著重號為引者所加。。但是,這些還不是根本原因。中國戰(zhàn)敗的根本原因有兩點:

        第一,沒有順應“運會”,跟不上世界潮流的發(fā)展。

        “運會”一詞在漢語中很早就已出現(xiàn),魏晉南北朝時該詞的使用已經(jīng)相當普遍。到宋代,邵雍著《皇極經(jīng)世書》,分別以“元”“會”“運”“世”觀念來描述日、月、星、辰②邵雍:《皇極經(jīng)世書》卷12《觀物篇》第六十,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以年月日時的變化來推衍世局人事的變遷,形成一套完整但“從實證的自然科學的角度來看”毫無意義,甚至“完全是一種胡編亂造、根本站不住腳”的“運會”理論③余敦康:《內(nèi)圣外王的貫通——北宋易學的現(xiàn)代闡釋》,北京:學林出版社,1997年,第207頁。。嚴復所說的“運會”與傳統(tǒng)的“運會”觀念顯然不同,其內(nèi)涵已經(jīng)遠遠超出傳統(tǒng),而把近代世界的發(fā)展與變化大勢納入其中。他說:“觀今日之世變,蓋自秦以來未有若斯之亟也。夫世之變也,莫知其所由然,強而名之曰運會?!?第1冊1頁)“運會”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即使有“圣人”出現(xiàn),也無法改變其趨勢,只能順應“運會”的要求,順勢而為,逐漸改變、轉移“運會”。

        在嚴復看來,近代以來,西力東漸、中西交通已是大勢所趨,“運會”已成,要想躲避,已經(jīng)完全沒有可能。但是,清朝當局卻無視這一趨勢,錯誤地采取了“驅夷”政策;割地賠款、開埠通商之后,仍保守舊局,不思進取,完全沒有意識到時代已經(jīng)發(fā)生重大變化,不改革已經(jīng)無法維持國家的體面。這就像郭嵩燾《罪言》所說的那樣:“天地氣機,一發(fā)不可復遏。士大夫自怙其私,求抑遏天地已發(fā)之機,未有能勝者也?!倍也粌H如此,“豈獨不能勝之而已,蓋未有不反其禍者也,惟其遏之愈深,故其禍之發(fā)也愈烈”,長期發(fā)展下去,最終結果將是“四千年之文物,而馴致于瓦解土崩,一渙而不可復收”(第1冊3~4頁)。

        第二,以傳統(tǒng)的“治匪之術”抵抗列強的侵略。

        嚴復指出:“國朝武功之盛,莫著于高宗,而衰端即伏于是。降及道、咸,官邪兵窳極矣。故發(fā)、捻之亂,蔓延浸淫,幾天下無完土。湘、淮二軍起煨燼之中,百折不回,赫然助成中興之業(yè),其功誠有不可沒者。然究切言之,則不外以匪之術治匪,其營規(guī)軍制,多一切茍且因應之圖,斷然不足以垂久遠?!?第1冊37頁)這可謂點中了鴉片戰(zhàn)爭以來晚清中國兵制的死穴:雖然見識了西洋軍隊堅船利炮的厲害,也開始采用若干西式的武器裝備,到了后期軍服、器械都改用洋式,甚至連軍隊訓練所用口令都改用外語,表面上看似乎已經(jīng)非常西化,但稍一考察即可看出,在“西化”的表象背后,其營規(guī)軍制,即軍事制度層面,并沒有根本性的改變,一切茍且因循。因此,在對內(nèi)鎮(zhèn)壓民眾時,尚可勉強應付,但要抵抗列強入侵則絕無能力。

        面對這樣嚴峻的局面,怎么辦?嚴復提出了“變舊法”“學西學”的“救亡”主張。

        嚴復指出,“天下理之最明而勢所必至者,如今日中國不變法則必亡是已”(第1冊40頁)。變法應該從“廢八股”做起。而革除舊法、廢棄八股之后,必須用西學取代之,才可能真正達到變法的目的。在嚴復看來,西學格致絕非像有些頑固人士所說的那樣是“迂途”,相反,中國“一言救亡,則將舍是而不可”?!吧w欲救中國之亡,則雖堯、舜、周、孔生今,舍班孟堅所謂通知外國事者,其道莫由。而欲通知外國事,則舍西學洋文不可,舍格致亦不可。蓋非西學洋文,則無以為耳目,而舍格致之事,將僅得其皮毛,眢井瞽人,其無救于亡也審矣?!?第 1冊46頁)

        嚴復指出,無論是練軍實、裕財富、造船炮、開礦山,還是講通商務樹畜、開民智正人心,都“非西學格致不可”。即以“練兵”一事而言,人人都以為容易,實則不然?!敖穹蛑袊菬o兵也,患在無將帥。中國將帥,皆奴才也,患在不學而無術。若夫愛士之仁,報國之勇,雖非自棄流品之外者之所能,然尚可望由于生質之美而得之。至于陽開陰閉,變動鬼神,所謂為將之略者,則非有事于學焉必不可?!彼e例說,軍隊“行軍必先知地,知地必資圖繪,圖繪必審測量,如是,則所謂三角、幾何、推步諸學,不從事焉不可矣?;鹌髦氯?,十里而外;為時一分,一機炮可發(fā)數(shù)百彈,此斷非徒裎奮呼、迎頭痛擊者所能決死而幸勝也。于是則必講臺壘壕塹之事,其中相地設險,遮扼鉤聯(lián),又必非不知地不知商功者所得與也。且為將不知天時之大律,則暑寒風雨,將皆足以破軍;未聞遵生之要言,則疾疫傷亡,將皆足以損眾。二者皆與扎營踞地息息相關者也。乃至不知曲線力學之理,則無以盡炮準來復之用;不知化學漲率之理,則無由審火棉火藥之宜;不講載力、重學,又烏識橋梁營造?不講光電氣水,又何能為伏樁旱雷與通語探敵諸事也哉?抑更有進者,西洋凡為將帥之人,必通敵國之語言文字,茍非如此,任必不勝”(第1冊47頁)。如果為將帥者不懂近代科學,那么,“雖圣人生今,殆亦無能為力也”(第1冊47~48頁)。由此,他斷言,“天下大勢,既已日趨混同,中國民生,既已日形狹隘,而此日之人心世道,真成否極之秋,則窮變通久之圖,天已諄諄然命之矣。繼自今,中法之必變,變之而必強,昭昭更無疑義”(第1冊50頁)。而變之之法,須標本兼治,“不為其標,則無以救目前之潰敗;不為其本,則雖治其標,而不久亦將自廢”。而所謂的“標”,就是“收大權、練軍實,如俄國所為是已”;“本”,則是“民智、民力、民德”三者而已,只要“民智日開,民力日奮,民德日和”,則“雖不治其標,而標將自立”。嚴復指出,在民智、民德、民力三者中,“又以民智為最急”。因此,“富強者,不外利民之政也,而必自民之能自利始;能自利自能自由始;能自由自能自治始,能自治者,必其能恕、能用絜矩之道者也”(第1冊14頁)。

        對于戰(zhàn)爭后期清政府與日本進行的和談,嚴復持強烈反對態(tài)度。他說:“嗚呼!和之一言,其貽誤天下,可謂罄竹難書矣。唯‘終歸于和’之一念,中于人心者甚深,而戰(zhàn)事遂不可復振。是故舉今日北洋之糜爛,皆可于‘和’之一字推其原。仆生平固最不喜言戰(zhàn)者也,每謂有國者,雖席極可戰(zhàn)之勢,據(jù)極可戰(zhàn)之理,茍可以和,切勿妄動。迨不得已戰(zhàn)矣,則計無復之,唯有與戰(zhàn)相終始,萬萬不可求和,蓋和則終亡,而戰(zhàn)可期漸振。茍戰(zhàn)亦亡,和豈遂免!”“為今日之計,議不旋踵,十年二十年轉戰(zhàn),以任拼與賊倭沒盡而已。誠如是,中倭二者,孰先亡焉,孰后倦焉,必有能辨之者。天子以天下為家,有以死社稷教陛下者,其人可斬也。愿諸公絕‘望和’之一念,同德商力,亟唯軍實之求。兵雖烏合,戰(zhàn)則可以日精;將雖愚怯,戰(zhàn)則日來智勇;器雖苦窳,戰(zhàn)則日出堅良。此時不獨宜絕求和之心,且當去求助各國之志。何則?欲求人助者,必先自助。使我自坐廢,則人雖助我,亦必不力,而我之所失多矣?!?第1冊39~40頁)

        拒和,持久抵抗,在長期抵抗中鍛煉軍隊,提高其素質,最終戰(zhàn)勝侵略者,這是嚴復向清朝當政者提出的正確建議。但是,他的這些建議當時并未受到統(tǒng)治者的重視,光緒皇帝最終還是批準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

        二、日俄戰(zhàn)爭:“內(nèi)政腐敗,軍聲未有克揚于外者”

        1904—1905年的日俄戰(zhàn)爭中,“日本匪役不利,而俄則陸海二軍,僅存余燼,雖欲更舉,力亦殫矣”?!皬姶蟆闭咭粩⊥康兀叭跣 闭叽螳@全勝,這樣“反常”的現(xiàn)象引起了嚴復的極大注意。他想探討成敗之間是否有一定的規(guī)律,用他自己的話來說就是:“此豈疆場之事?利鈍本不可知,抑未戰(zhàn)而所以勝負者已存,特世之人不之察耶?”(第1冊157頁)

        嚴復對俄國在遠東的所作所為甚為關注,在日俄之戰(zhàn)還未爆發(fā)時,就已經(jīng)預言日俄之間必有一戰(zhàn),且早在癸卯年(1903)十月就曾在翻譯《社會通詮》最后一章時,寫下一條長長的按語,列舉出俄國的七大弱點,認為其國運十分堪憂①詳見甄克思著、嚴復譯《社會通詮》,北京:商務印書館,1981年,第155~156頁。。1905年初,嚴復陪張冀到歐洲為開平煤礦事打官司期間,也非常關注英國社會對日俄之戰(zhàn)的反應(第1冊170頁)。

        1905年9月,嚴復在《外交報》第120期上發(fā)表《原敗》一文,對俄國在日俄戰(zhàn)爭中失敗的主要原因進行了詳細分析。嚴復指出,戰(zhàn)爭開始之前,俄皇尼古拉無權,太后攬權,權貴用事,任用小人、私人,上下日以發(fā)財致富為事。親藩大公,“所領庫帑,名整軍實者,大抵自肥”(第1冊160頁),又集資投機于西伯利亞、中國東北及朝鮮等地礦產(chǎn)森林,以求巨富,對于備戰(zhàn),則大都毫不措意。而戰(zhàn)爭爆發(fā)之后,腐敗現(xiàn)象更加嚴重:“如去歲三月塞爾哲大公(即本年二月間為人所刺殺者)所領庫款數(shù)十兆羅卜,名籌備軍儲。至四月,所辦罐頭熟肉,至于糖酒煙茶,由莫斯科運往東方軍前,值羅卜者以兆計矣。當是時,有塔馬老甫者,實司轉餉,擬取道德國之丹輯,由海運以達遼海。乃其物至德,皆已轉售,其取值不及原購之半也。至其四月,復由莫斯科有運致軍衣之事,然至薩麻拉,以受載過重,毀車中止。借詞夏令天熱,而一切氈毳呢羽之品,皆散之。六月,國民捐送藥物扶傷器品,費至不貲。起運后二十余日至墨梅勒,有二賈人,以什一之價盡收之而去。同月,由圣彼得堡運佛企酒十萬箱至滿洲,云以犒軍,及至開箱,則無酒也。八月,運軍火,亦于中途以半價出售之于二華商?!?第1冊161頁)國民捐助用來撫恤傷殘軍人及其家屬的款項多被貪污(第1冊161頁)。士兵所穿之軍靴、軍衣,所食之白糖等,更因主管者克扣而不敷使用,“而莫斯科、圣彼得堡二京大官,事其事者,皆以致富。聞所侵吞者,不下數(shù)百萬羅卜也”(第1冊162頁)。在軍官提拔方面,腐敗更加嚴重:“海陸軍員缺,欲得之者,非賄不行,學術、資格、勞積皆不問。大抵一少年居海軍學塾中年余,第令其家有財,費羅卜數(shù)千,即可得缺。陸軍亦然,惟其價值,較海軍為稍賤。以是之故,二路之官,多愚劣稚呆,于駕海行軍,幾無所曉。問其何能,但飲佛企酒、吸雪茄煙足矣!”(第1冊162頁)更為糟糕的是,俄國腐敗現(xiàn)象十分普遍,“司糾彈者之腐敗,且更甚于他曹”(第1冊162頁)。

        嚴復在歷數(shù)俄國軍政當局的種種腐敗行為之后,得出結論:“從來內(nèi)政腐敗,軍聲未有克揚于外者也?!?第1冊162頁)

        嚴復指出,俄國“自大彼得以來,蔚然為一強大國”(第1冊162頁),但由于內(nèi)政腐敗,引發(fā)人民不滿,時有民眾起而反抗,因此,日俄之戰(zhàn)中,“俄之所調發(fā),以應前敵者,大抵皆豫備之兵也”。為什么不派遣常備兵而派遣預備役兵?原因就在于俄國國內(nèi)“內(nèi)亂方殷,尼古拉與其族所恃以彈壓其民者,僅僅恃此素所嗅咻豢養(yǎng)之常備兵耳”(第1冊162頁)。而這些預備役兵,都是平民百姓,本來就是不滿和反抗沙皇的“亂眾”,把他們強行送往前線,就是要一石二鳥,借刀殺人,即“外之有御敵之用,內(nèi)之有去疾之功”(第1冊162頁)。但是,這些烏合之眾在被派赴前線途中大量逃亡或自殺,到了戰(zhàn)場上的也無心作戰(zhàn)。所以,“今夫俄之敗者,非日本之能敗也,其十七八皆俄自敗之”(第1冊163頁)。

        嚴復從種種事實中得出一個結論:俄國在日俄戰(zhàn)爭中的潰敗,“于俄國非因也,果也。果于何?果于專制之末路也。夫俄皇尼古拉,親為十九、二十世紀之國主,乃欲守二三百年大漠西域之舊制。宗教則務使民為迷信,風俗則塞外輸之文明,報紙則監(jiān)之以申援爾,憲法則言其時之未至,加以群兇在位,獨厲威嚴。海牙之會,粉飾野心,以欺天下,謂帝王之位可長保也。率之民不聊生,內(nèi)亂大作,方其與日戰(zhàn)也,猶冀引通國之目光,使之外向。天不佑暴,師徒輿尸,國財虛糜,而民心益怨”,“革命黨人,日益猖橫,俄皇之命,懸其手中”,“羅馬諾甫之朝代,其不為法國褒爾謗之續(xù)者,蓋亦僅耳”(第1冊164頁)。

        1906年 2、3月間,嚴復在《外交報》第133—135期上發(fā)表《一千九百五年寰瀛大事總述》一文,對該年度世界大事做了一番回顧,重點對俄國在對日戰(zhàn)爭中失敗的原因做了探討。他指出,俄國敗北的根本原因,就在俄國自身。俄國“自大彼得崛起開基,以專制曹署二者,為必用之機關久矣。一主于武功,而文教則有未逮?!静粓D,而徒勤遠略,兵無斗志,而吏售其奸。其于日本也,甫一交綏,敗端即見”(第1冊173頁)。沙皇尼古拉二世“以懦弱庸暗之才,守朽索針氈之天位,言其情景,殆如蹴踘之皮球,毫無自主之力,而聽外力所左右高下而已。夕許其民以莫大之自由,朝則收回成命,或反其道而行之。今日為維新,明日主守舊。既下廷旨言天賦人權矣,而哥薩克與軍官之以非理殘民者,又蒙不次之錫命”(第1冊174頁),如此失信于民,與民為敵,終于引發(fā)工人罷工,民眾騷動,交通阻斷,政府大危,最后不得不動用大量兵力,才算暫時平息下來。

        嚴復在評點《老子》有關章節(jié)時,也從哲理層面對俄國的失敗做過評論。在《老子》第30章“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強天下”一句處,嚴復批注:“人主,凡一國之主權皆是,不必定帝王也。故孟德斯鳩謂伐國非民主事,藉使為之,適受其敝。何則?事義相反,不兩存也?!蓖隆吧?,有果而已,不敢以取強”句上,嚴復批注:“不云勝而云果。有道之師,勝乃有果。不道者,無果也?!痹谕隆肮瘃?,果而勿伐,果而勿驕,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強”句,嚴復批注:“夫不得已,豈獨用兵然哉?凡事至不得已而后起而應之,則不中理亦寡矣。俄日之戰(zhàn),俄之所以敗者,以取強也;日之所以勝者,不得已也。顧不得已前,尚有無數(shù)事在,非不知雄而守雌者所可借口也。”在同章“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句,嚴復批注:“不道之師,如族庖之刀,不折則缺,未有不早已者也。中國古之以兵強者,蚩尤尚已。秦有白起,楚有項羽,歐洲有亞力山大,有韓尼伯,有拿破侖,最精用兵者也。然有不早已者乎?曰好還,曰早已。老子之言,固不信耶!至有始有卒者,皆有果勿強而不得已者也。今中國方欲起其民以尚武之精神矣。雖然,所望他日有果而已,勿以取強也?!雹偻鯑蚓?《嚴復集》第四冊,第1087~1088頁。其中最后一段批注寫作的時間是1904年7月13日。

        1906年春,嚴復還在上海中國環(huán)球學生會發(fā)表演說,對西方歷史上主張強權的代表性學說進行了評析,并進而指出:“五洲之國,其純以兵力開基者固多,而純由兵力之國,欲祈景命之隆長,尤絕無而不見也。方其用兵,兵者,所以輔其名號者也。名為體,兵為用,公理為主,強權為奴,而后事成,反此者未見其能成立也。故徒兵不足以定名分也,必名分先定,而兵力加諸不尊此名分者。然則強權不足以生公理,特為公理之健仆,使不憓者必公認其主人。歷史中欲不由公理,而但操強權者眾矣,顧其中有一成事存立者乎!”②孫應祥、皮后鋒編:《〈嚴復集〉補編》,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54頁。

        從這些材料都可以看出,嚴復不僅是在反思俄國失敗的原因,而且也是在謀劃中國的未來,告訴國人:強國如果不遵道義,一味取強,其結果必然是自取敗亡。中國要培養(yǎng)國民的尚武精神,爭取進入強國行列。但是,成為強國,并非“取強”,而是希望“有果”,希望不要重蹈俄國的覆轍。

        三、歐戰(zhàn):強國強軍之路在何方

        1914年8月,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爆發(fā)。嚴復“自歐陸開戰(zhàn)以來,于各國勝負進止,最為留神,一日十二時,大抵六時皆看西報及新出雜志也”(第3冊624頁)。在整個一戰(zhàn)期間,他不僅部分翻譯了英國《泰晤士今戰(zhàn)史》③The Times History of the War,Printed and Published by the Times,Printing House Square,London,1914.,作為《居仁日覽》的一部分,呈送袁世凱當局供決策參考,而且還以“地雷”為筆名,在《公言報》上發(fā)表大量時評文章④有關考證,詳見拙文《嚴復佚文十五篇考釋》,《清華大學學報》2001年第2期。另可參見嚴孝潛《嚴復確是用過“地雷”筆名》,郭衛(wèi)東、牛大勇主編:《中西融通:嚴復論集》,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9年,第381~382頁。,對歐洲戰(zhàn)局、戰(zhàn)史和俄國革命、中國應否參戰(zhàn)等問題發(fā)表意見。同時,他還通過與師友的通信、詩詞等形式,發(fā)表對歐戰(zhàn)的觀察及對中國軍政等重大問題的看法。這一時期,嚴復的關注點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問題上:

        (一)歐戰(zhàn)的新特點

        在嚴復看來,歐戰(zhàn)與以往的所有戰(zhàn)爭都不同,具有若干新的特點。

        第一,交戰(zhàn)雙方以民族(種族)—國家集團為組織形式,戰(zhàn)爭規(guī)??涨?。嚴復在所譯《泰晤士今戰(zhàn)史·歐戰(zhàn)緣起第一》開篇這樣描述:“耶穌降生千九百十四年八月之初,歐羅巴所謂諸文明國,一時民氣趨于作戰(zhàn),憤盈激烈,殆生民以來之所無,即在拿破侖末造,亦未有如是之蹈厲也……斯拉夫、拉丁、條頓、盎格魯種族之異,厘然分明,方各起以交相殘殺。蓋世界忽然一復于狉榛,而所以分強弱、判存亡者,各視其種力為何如已耳?!雹佟短┪钍拷駪?zhàn)史·歐戰(zhàn)緣起第一》,民國四年嚴復譯呈袁世凱,收入《居仁日覽》。

        在致熊純?nèi)绲男胖?,嚴復也說:“今日之戰(zhàn),動以國從,故其來也,于人國猶試金之石,不獨軍政兵謀,關乎勝負;乃至政令人心道德風格,皆倚為衡?!?第3冊674頁)

        第二,科學發(fā)明被普遍應用于戰(zhàn)爭,大量新式武器投入實戰(zhàn),戰(zhàn)況空前慘烈,傷亡極大。

        嚴復指出,“歐洲是役為歷史中最烈之戰(zhàn)”(第3冊626頁)。“今者歐戰(zhàn)之開歷三歲矣,其慘烈浩大,為人類歷史之所無,已死傷者二千余萬人,所糜金錢以一國言,日費六七兆鎊,其作戰(zhàn)殺人之機械,空有飛艇,水有潛舟,凡三百余年彼中科學所發(fā)明者,靡無不用,交戰(zhàn)之國,幾于有婦皆髽,無男不役。以今方古,不獨東方舊戰(zhàn)視之蔑如,即拿破侖諸役,與夫最近之南非、遼沈,皆兒戲耳。”②地雷:《時乎時不再來》,《公言報》1917年2月10—11日。

        第三,財政、經(jīng)濟等成為決定戰(zhàn)爭勝負的關鍵因素。

        嚴復注意到,自從工業(yè)革命以來,科學技術的發(fā)展已經(jīng)使影響戰(zhàn)爭的諸多要素發(fā)生了明顯變化,新興的兵種海軍潛艇部隊(當時空軍剛剛處于萌芽狀態(tài))重要性凸顯,傳統(tǒng)的陸軍無論是進攻還是防守作戰(zhàn),都比過去更加依賴于大炮、機槍等重型武器。而新式武器裝備等均較以往冷兵器時代更依賴于科學研究、技術研發(fā)和近代化的機器大生產(chǎn),都必須有強大的財政和經(jīng)濟實力等才能夠支撐,因此,財政和經(jīng)濟等因素在近代化的戰(zhàn)爭中成為決定戰(zhàn)爭結局的關鍵性因素。同時,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水平和交通運輸、社會組織能力等,也都成為支持長期戰(zhàn)爭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

        嚴復指出:“謀國之事,異于謀身……第一存于財力,其次存于兵械,其次海軍,其次稍練任戰(zhàn)之陸旅。”(第3冊617頁)在致熊純?nèi)鐣?,嚴復說:“歐戰(zhàn)行又經(jīng)年……以仆策之,則今日之事,其解決不在戰(zhàn)陳交綏之中,而必以財政兵眾之數(shù)為最后?!傊裰畱?zhàn)事,非同昔比,英、德兩系,必有一亡,而長短在所不論。平意觀之,德之霸權,終當屈于財權之下?!?第3冊628~629頁)

        相較于發(fā)達的工業(yè)化國家,農(nóng)業(yè)國雖有足夠的糧食可以支持長期戰(zhàn)爭,但由于工業(yè)不發(fā)達,軍械裝備跟不上,戰(zhàn)時最為吃虧。嚴復指出:“歐戰(zhàn)將及三年,而吾輩旁觀各交戰(zhàn)國之短長程度,悉見其發(fā)達于制造實業(yè)者,平日坐享熟貨之厚利,至于戰(zhàn)時,兵工雖有暫時缺乏之虞,轉盼之間,可以至足。德奧蓄謀數(shù)年,久備不待論矣。即如英如法,則一經(jīng)部署,各種軍械,且可度德人而過之,而所苦者,則在糧食樹畜之短少,封鎖有效,可以立饑。至于農(nóng)國,則谷麥食品,常處有余,每憂紅朽不得出運,而兵械則既無其廠,又乏其工,作戰(zhàn)之時,受創(chuàng)最巨?!雹邸抖韲锩蚬?續(xù)),《公言報》1917年3月29日。

        (二)“強權”必敗、“公理”必勝

        “強權”與“公理”都是近代西方意識形態(tài)中的核心觀念,率先完成工業(yè)化的英國等往往打著“公理”的旗號以維護其霸權,而后起的德國等則鼓吹“強權”,以挑戰(zhàn)英國等的霸權。我們注意到,嚴復在“強權”與“公理”之間,明顯是偏向于“公理”一方的。

        嚴復指出,“德之促戰(zhàn),強半亦軍人黨所催成也。大抵尚武之國,每患此弊。西方一德,東方一倭,皆猶吾古秦,知有權力,而不信有禮義公理者也。德有三四兵家,且借天演之言,謂‘戰(zhàn)為人類進化不可少之作用’,故其焚殺,尤為暢膽。顧以正法眼藏觀之,純?yōu)橹囌f,戰(zhàn)真所謂反淘汰之事,羅馬、法國則皆受其敝者也。故使果有真宰上帝,則如是國種,必所不福,又使人性果善,則如是學說,必不久行,可斷言也”(第3冊622頁)?!暗乱缘匦窝裕瑒t處中央散地,四戰(zhàn)之境,猶戰(zhàn)國之韓、魏也。顧自伏烈大力以來,即持強權主義,雖中經(jīng)拿破侖之蹂躪,而民氣愈益深沉,千八百七十年累勝之余,一躍千丈,數(shù)十年摩厲以須,以有近今之結果。其國家學說,大抵以‘有強權,無公理’一言蔽之而已。雖然太橫,計自師興以來,其恃強而犯國際人道之大不韙者,不一而足,且除破壞比中立而外,其于軍事,實無何等之利益,傲然行之,實不審其用意之所在也。且德雖至強,而兵力固亦有盡。”(第3冊625頁)“今人皆曰天下有強權無公理矣,然而自我觀之,強權公理競爭劇烈之時,最后之勝,必歸公理。”①地雷:《信道不可不篤》,《公言報》1917年3月24日。

        歐戰(zhàn)爆發(fā)時,強盛的德國似乎“操萬全之勝算”,戰(zhàn)爭開始之初,不獨德人以此自許,“即歐美軍學老宿,亦群然以為非誣”。但實際情況則是,“軍興以來三十閱月,舍破滅三四小邦,侵入北法西俄數(shù)部邊境而外,羝羊觸藩,進退維谷,傷亡以千萬計,羅雀掘鼠,坐困重圍,前之目的固無從達,而后來廩廩,且懷不國之憂,其事效之反于所期如此,是中殆有天焉。詳而著之,所以為專恃強權黷武窮兵者戒也”?!翱傊瑥姷伦蚤_戰(zhàn)以來,所行實不知人道為何物。比、塞、波蘭之慘虐,上通于天,而其與國土耳其無端慘殺異種隔教之亞孟尼亞男女老少,數(shù)逾百萬,其事皆為歷史之所未聞,而德人從不過問?!雹诘乩?《時乎時不再來》,《公言報》1917年2月10—11日。

        嚴復指出,德國的政治家杜來斯基(Henrich von Treitsche,1834—1896,今譯特賴奇克)等所鼓吹的“國家者,強權而已矣”、“兵戰(zhàn)者,醫(yī)國之圣藥,無之則衰”等,對整個社會造成誤導。嚴復由此感慨:“甚矣,學說之可畏也。世運之升降,人類之慘舒,視其時之極端語而可知?!瓎韬?積骸成莽,喋血為渠,大抵皆數(shù)學說為之耳?!雹鄣乩?《極端語》,《公言報》1917年3月14日。

        正是由于對“強權”學說抱持這樣一種批判的態(tài)度,認定“強權”與“公理”相遇時“公理”必勝、“強權”必敗,因此,從歐戰(zhàn)一開始,嚴復就與當時國內(nèi)一些認為“歐戰(zhàn)德必勝”的政客不同,他從自己的觀察中得出結論:“歐戰(zhàn),德必終兇?!?第3冊634頁)

        (三)西方“文明科學”淪為殺人利器

        晚清時期,尤其是義和團運動爆發(fā)以前,西學、西方科學文明在中國社會中是頗受排斥的。義和團被鎮(zhèn)壓以后,社會對西學、西方科學文明的態(tài)度又偏向另一極端,崇洋媚外之風盛行,“科學主義”也成為思想界一些精英分子的信條。1913—1914年,《進步》雜志等甚至還開設“科學萬能”專欄,約請記者、學者等撰寫專題文章,宣傳科學的好處和力量④參見《進步》雜志第5卷第1號(1913年11月)至第6卷第6號(1914年10月)各期的“科學萬能”欄。另,有關清末民初中國“唯科學主義”的一般情況,可參見[美]郭穎頤《中國現(xiàn)代思想中的唯科學主義(1900—1950)》,雷頤譯,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10年。。有的知識分子甚至提出,只要有了科學,人類從此就會進入理想社會,過上幸福生活,每人每天“只要作工兩小時,便已各盡所能。于是在每天余下的二十二小時內(nèi),睡覺八小時,快樂六小時,用心思去讀書發(fā)明八小時……到那時候,人人高尚、純潔、優(yōu)美……全世界無一荒穢頹敗之區(qū),幾如一大園林”⑤吳稚暉:《機器促進大同說》,《新青年》第5卷第2號(1918年4月15日)。。

        甲午戰(zhàn)敗后,嚴復主張學西學以救危亡,把中國富強的希望寄托在科學上。但是,歐戰(zhàn)爆發(fā)以來的慘狀,讓他看到了科學的另一面,促使他對西方科學文明對人類社會的影響展開進一步的思考。

        在1916年8月21日致熊純?nèi)绲男胖?,嚴復說:“歐戰(zhàn)英、法、俄、意雖有進步,然德殊不易敗,欲睹結局,尚不知當糜幾許金錢?當殘若干生命?文明科學終效,其于人類如此,故不佞今日回觀吾國圣哲教化,未必不早見及此,乃所尚與彼族不同耳?!?第3冊642頁)1918年7月11日致熊純?nèi)缧胖姓f:“西國文明,自今番歐戰(zhàn),掃地遂盡?!?第3冊690頁)

        在《疇人》一詩中,嚴復對以孔子和孟子為代表的“性善”說和以盧梭為代表的自由、平等說及其對社會發(fā)展所產(chǎn)生的影響作了對比,指出:用孔孟之說,人類才能“日去禽獸遠,用禮能貴和”,社會才能“人皆得分愿,后舞間前歌”;反之,就會大動干戈,生靈涂炭。詩中說:“孔門說人性,智愚都三科。其才可為善,著論先孟軻。至今二千載,為說彌不磨。脫若荀卿語,黔首長薦瘥。人當自相食,白骨高嵯峨。豈能若今者,治化方紛羅。以茲推人理,前路知無他。日去禽獸遠,用禮能貴和。人皆得分愿,后舞間前歌。自由復平等,一一如盧梭。所憂天演涂,爭競猶干戈。藉云適者存,所傷亦已多。皇人未受榖,荊棘悲銅駝。黃炎日以遠,涕淚雙滂沱?!?第2冊400頁)

        在《何嗣五赴歐觀戰(zhàn)歸,出其紀念冊子索題,為口號五絕句》前兩絕中,嚴復說:“太息春秋無義戰(zhàn),群雄何苦自相殘。歐洲三百年科學,盡作驅禽食肉看?!?自注:“戰(zhàn)時公法徒虛語耳。甲寅歐戰(zhàn)以來,利器極殺人之能事,皆所得于科學者也。孟子曰:‘率鳥獸以食人。’非是謂歟?”)“汰弱存強亦不能,可憐橫草盡飛騰。十年生聚談何易,遍選丁男作射弸?!?自注:“德之言兵者,以戰(zhàn)為進化之大具,謂可汰弱存強,顧于事適得其反?!?(第2冊403頁)

        嚴復從歐戰(zhàn)中所看到、所發(fā)現(xiàn)的,不過是人類近代以來所面對的一大困境:科學技術的發(fā)展,一方面大幅度增加人類生產(chǎn)力,造福人類社會,但另一方面,一旦失控,它又會反過來成為傷害人類的利器。因此,如何找到一種方法、機制,既能讓科學技術造福人類,又能防止科學技術被濫用為禍害人類的利器,成為人類必須回答的新課題。嚴復情急之下一方面正確地看到中國文化中以孔孟為代表的儒家思想中包含著化解此種危機的因素,但是,另一方面,限于當時的歷史條件,他還無法找到一種切實可行的方法來防止科學被用來殘害人類。不過,無論如何,他能看到這一困境本身并試圖找出一種解救辦法,就已經(jīng)遠遠超出了同時代的大多數(shù)思想家。

        (四)中國的軍政現(xiàn)狀堪憂

        嚴復研究歐戰(zhàn)的出發(fā)點是中國,最終目的也是為了中國軍政建設。

        嚴復認為,中國的軍政狀況,總體而言,是中央無權、“武人專制”,軍隊雖多,但對外無用、對內(nèi)有害。他說:“夫中國之兵,以現(xiàn)狀言,其對外本為無用,誠以謀國為心,所編諸師,強半可罷,所坐項城懷挾野心,致使益深益烈,中道即世(逝),而藩鎮(zhèn)之禍遂成。”(第3冊676頁)他在致熊純?nèi)绲男胖姓f:“武人譬猶毒藥,當暴民專制之秋,乃為對證(癥),今暴民已去,則毒藥徒有殺人之功,甚可畏耳。總之,共和前途,無論如何,必其中央政府真具能力,能以約束進退此等武人者,而后國事可云順軌,長此終古,惟有亂耳,他無可言也。”中國“南北決裂,各訴諸武力,此自勢所必至之事,不足深怪……然則多難興邦,歷史慣例,目前苦痛,固宜忍之。顧愚之所憂者,則吾國分裂之端,不以此一役而遂泯耳。溯自項城懷抱野心,阻兵安忍,而吾國遂釀成武人世界。夫吾國武人,固與歐美大異,身列行伍,大抵皆下流社會之民,真老泉所謂以不義之徒,執(zhí)殺人之器者?!淮浔径R其末,于是以盜賊無賴之人,處崇大優(yōu)厚之地,操殺伐驅除之柄,而且兵餉之權不分,精械美衣,費帑無藝,則由是窮奢極欲,豪暴恣睢,分土據(jù)權,寧肯相讓。真如來教所云:藩鎮(zhèn)之禍,必見今日者也。況疆場之事,一彼一此,借款輸械,動涉外交,于是密約陰謀,遂啟賣國”(第3冊670頁、675~676頁)。

        為什么“分土據(jù)權”、“借款輸械”就會“動涉外交”,就會引發(fā)“賣國”?嚴復分析說:“軍械劃一,原屬兵政要圖,但不宜謀諸日本而行之,此時尤為巨謬,何以言之?蓋歐戰(zhàn)雖烈,要有告終之時,兩年以外,斷無更延之勢,屆時歐美槍炮及飛潛諸器,浩若山海,賤若土苴,且皆精利之物,中國不俟其時為之,乃此時以貴價購諸日本,此何說耶!藉曰今平內(nèi)亂,不能待之,則聞日本恐傷南派感情,有不得用諸湘粵川滇之條件,然則自戕之舉,所為何來。又鐵煤藏富,乃國命脈,兵工尚為其次,實業(yè)耕織,萬政攸資。爾乃倒持太阿,授諸強敵。夫以一二人私計之便,乃使黃炎種族,欲興無具[由],是則設何心肝,吾不得而喻之矣?!?第3冊676~677頁)為打內(nèi)戰(zhàn)而這樣急不可待地以國家礦產(chǎn)資源和工農(nóng)業(yè)作抵押,以“貴價”向日本購買并不先進的軍火,不是賣國又是什么?

        嚴復進一步指出,中國軍政出現(xiàn)這樣令人痛心的狀況,有歷史的原因,也有袁世凱等當政者的原因。他說,“武人當令,則民不聊生,乃歷史上之事實。近數(shù)十年憤于對外之累敗,由是項城諸公,得利用之,起而仿東西尚武之習。雖然,武則尚矣,而教育不先,風氣未改,所謂新式軍人,新于服制已耳!而其為不義之徒,操殺人之器,自若也。以此派而秉國成,淫佚驕奢,爭民施奪,國帑安得而不空虛?民生安得而不凋敝?由是浸淫得成五季之局,斯為幸耳!此軍人操權之究竟也”(第3冊686頁)?!皩τ跁r局,終是悲觀。所悲者,一是大亂方始;二是中國人究竟無治軍能力;三是吾輩后日不知托足何所。……至于包辦軍政,終為一國禍源,此制不更,則中國國防永無此物。蓋克扣弊深,兵不用命,而軍人暴富,酣豢淫奢,雖有頗、牧之才,終歸腐敗,求其死敵,必無是事者也。善夫日本某公之言曰:‘士官得一美妻,銀行中有廿萬元存款,其人即非軍人?!苏嫫频闹?。試問吾國士官,自督軍、師長以降,其人何止一妻?而不動儲存諸產(chǎn),奚翅廿萬?吾不識國民何辜,乃出其絞腦瀝血之賦稅,以養(yǎng)此無數(shù)鉤爪鋸牙之猛獸也。自前清鐵良首建練兵卅六鎮(zhèn)之議,項城起乘其權,自詡組織新軍,大變湘、淮壁壘。乃不悟根本受病,則兵愈盛而國愈危。甚矣!自營之為禍烈也。”(第3冊709頁)

        在嚴復看來,之所以出現(xiàn)上述種種弊端,其根源并不全在軍隊本身,政府當政者負有主要責任。他指出:“吾國原是極好清平世界,外交失敗,其過亦不盡在兵。自光、宣間,當路目光不遠,亦不悟中西情勢大殊,僩然主張練兵,提倡尚武,而當日所集合者,依然是‘以不義之夫,執(zhí)殺人之器’,此吾國今日所由賾賾大亂,而萬劫不復也。哀哉!”(第3冊714頁)

        (五)中國強國強軍策

        嚴復花如此多的時間來觀察、研究、反思歐戰(zhàn),顯然并非僅僅是“奉命”翻譯西報以供當局者參考(事實上袁世凱帝制自為失敗斃命之后,嚴復受其牽累,幾遭不測,也再無“命”可“奉”),更非閑來無事看熱鬧,而是要借他人之杯酒澆自己之塊壘,借歐洲之石攻中國之玉,最終的目的是要探索中國強國強軍之路。

        1.追求人道正義,主動加盟協(xié)約,走向世界。

        鴉片戰(zhàn)爭以來,以林則徐、魏源等為代表的先進的中國人,開始“睜眼看世界”。但是在外交上,基本上還是恪守著“以夷制夷”的傳統(tǒng),希望利用“夷狄”的力量來牽制“夷狄”。甲午戰(zhàn)后到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爆發(fā)前后,中國當局所奉行的“中立”政策,仍是“以夷制夷”傳統(tǒng)的繼續(xù),任憑列強在中國領土上互相爭奪廝殺,幻想著列強在互相斗爭、互相牽制中形成一種所謂的“在華均勢”,中國能夠在這種“均勢”之下茍延殘喘。在這種傳統(tǒng)之下,近代中國遲遲沒有形成一種積極的對外政策,更談不上積極爭取民族獨立與解放。

        歐戰(zhàn)爆發(fā)之后,特別是到了歐戰(zhàn)后期,1917年春夏間,這一情況開始出現(xiàn)微妙變化。少數(shù)具有世界眼光的先進分子,主張打破“以夷制夷”的傳統(tǒng),主動走向世界,參加協(xié)約國對德作戰(zhàn),以爭取中國在國際上的獨立地位。這少數(shù)人之中,就包括嚴復。

        1917年2月1日,美國對德宣戰(zhàn),要求中國與之采取一致行動,并表示愿意在經(jīng)濟財政等方面給中國提供幫助。隨后,中國各界圍繞是否應該參戰(zhàn)問題發(fā)生爭論。嚴復認為,中國應乘此千載難逢的大好時機對德宣戰(zhàn)。他指出:“吾國以歷史上之習慣,前者過于自大,后者過于自輕。共和以來,雞蟲得失,人人所企,不過一身旦暮之權利,國家大計,主持無人,本不識聯(lián)盟、協(xié)商于外交上為何物。”他認為,“今日所以為千載一時之機會者”,首先是“美總統(tǒng)起而為倡于諸中立國,有‘瞻余馬首’之言。吾執(zhí)干戈以從其后,所謂從眾,而政府固以保護人民為天職,華民走海,多在外國之船,以和平營業(yè)受攻,萬無坐視無言之理”。其次,加入之后可得到種種利益,特別是協(xié)商國減輕中國的庚子賠款、中國停付對德賠款等,這些“雖屬物質一邊之談,然而利在國民,亦謀國者所當急起直追,不宜放棄”。更何況加入之后,一切國際問題,皆可以通過友好協(xié)商解決。嚴復指出:“戰(zhàn)事之了,大抵不出今年,屆時海牙將必有最大之和平會,后此五洲人事視此為標。吾國此時因加入?yún)f(xié)商,則預會發(fā)言,乃系當然權利。反是而觀孤立者,勢必屏諸國群之外,以靜待勝家之處分,坐客階囚,榮辱利害,相去遠矣。”更重要的是,“此番各協(xié)商國之望我加入戰(zhàn)團,其用意固別有在,所謂經(jīng)濟界之宣戰(zhàn)是也,但此舉于吾國所關極巨,政府認為有益,即當猛毅進行,不容延宕,事機一失,悔且莫追!”①《時乎時不再來》,《公言報》1917年2月10—11日。

        2.反思西式共和,主張建設“對外能強對內(nèi)能治”的“強人”政府。

        對于民國以后實行的西式“共和”制度,嚴復深表不滿和憂慮,認為好聽的道德虛名斷不足以挽救中國的危亡。他在致熊純?nèi)绲男胖姓f:“今日最難問題,即在何術脫離共和。不佞垂老,百思羌無善術,黎(元洪)、段(祺瑞)二公,道德皆高,然救國圖存,斷非如此道德所能有效?!晕嵊^之,則今日中國須有秦政、魏武、管仲、商君,及類乎此之政治家,庶幾有濟。不然,雖季札、子臧,吾輩亦相率為虜??傊?,今日政治惟一要義,其對外能強,其對內(nèi)能治,所用方法,則皆其次?!?第3冊646頁)

        嚴復指出:“居今而言救亡,學惟申韓,庶幾可用,除卻綜名核實,豈有他途可行。賢者試觀歷史,無論中外古今,其稍獲強效,何一非任法者耶?”(第3冊620頁)又說:“國之實力,民之程度,必經(jīng)苦戰(zhàn),而后可知。設未經(jīng)是役,則德之強盛,不獨吾輩遠東之民,不窺其實,即彼與之接壤相靡者(舍三數(shù)公外),亦未必知其真際也。……由此而知,國之強弱無定形,得能者為之教訓生聚組織綢繆,百年之中,由極弱可以為巨霸。”(第3冊625頁)“吾國際陽九百六之運,當人欲極肆之秋,黎、段兩公實皆不足撐此政局?!斒侵H,能得漢光武、唐太宗,上之上者也;即不然,曹操、劉裕、桓宣武、趙匡胤,亦所歡迎。蓋當國運漂搖,干犯名義是一事,而功成治定,能以芟夷頑梗,使大多數(shù)蒼生環(huán)堵有一日之安,又是一事。此語若對眾宣揚,必為人人所唾罵。然仔細思量,更證以歷史之前事,未有不爽然自失者也。”(第3冊652頁)

        在致熊純?nèi)绲男胖?,嚴復還引用歐美諸國在大戰(zhàn)開始以后紛紛對原有的三權分立、政黨政治等制度和原則進行改造,以一事權而利作戰(zhàn)的例子,來論證他自己的觀點:“鄙人年將七十,暮年觀道,十八九殆與南海相同,以為吾國舊法斷斷不可厚非。今有一證在此:有如英國自十四年軍興以來,內(nèi)閣實用人才,不拘黨系,足微(征)政黨——吾國歷史所垂戒者,至于風雨漂搖之際,決不可行,一也;最后則設立戰(zhàn)內(nèi)閣五人,各部長不得列席,此即是前世中書、樞密兩府之制,與夫前清之軍機處矣,二也;英人動機之后,法、俄、意諸協(xié)商國,靡然從之。夫人方日蛻化,以吾制為最便,而吾國則效顰學步,取其所唾棄之芻狗而陳之,此不亦大異也耶?總之,共和國體即在歐美諸邦,亦成于不得已,必因無地求君,乃行此制,而行之亦亂弱其常,治強其偶,墨西哥、南美諸邦,可以鑒矣。至于中國,地大民眾,尤所不宜,現(xiàn)在一線生機,存于復辟,然其事又極危險,使此而敗,后來只有內(nèi)訌瓜分,為必至之結果。大抵歷史極重大事,其為此為彼,皆有天意存焉,誠非吾輩所能預論者耳。(即他日中國果存,其所以存,亦恃數(shù)千年舊有之教化,決不在今日之新機,此言日后可印證也。)”(第3冊661~662頁)

        嚴復認為,在未來的國際競爭中,只要有“能人”“強人”出來主持大政,中國必能成為一流強國;反之,持續(xù)亂下去,就會亡國滅種。他指出:“此后種爭,民眾乃第一要義。吾國之繁庶如此,假有雄桀起而用之,可以無對”;相反,如果“日從事于小小權利之爭,自為波蘭之續(xù)”(第3冊657頁)。歐洲戰(zhàn)事“兵事一解之后,國土世局,必將大異于前,而遠東諸國,亦必大受影響。此時中國,如有能者把舵,乘機利用,雖不稱霸,可以長存;假其時機坐失,則受人處分之后,能否成國,正未可知。不成國則奧區(qū)地產(chǎn),將必為他人所利用,而長為牛馬,望印度且不可得,況其余乎?”(第3冊663~664頁)

        展望戰(zhàn)后的世界局勢,嚴復對西式政治理論和政治制度的前途充滿懷疑。他指出:“世變正當法輪大轉之秋,凡古人百年數(shù)百年之經(jīng)過,至今可以十年盡之,蓋時間無異空間,古之程途,待數(shù)年而后達者,今人可以數(shù)日至也。故一切學說法理,今日視為玉律金科,轉眼已為蘧廬芻狗,成不可重陳之物。譬如平等、自由、民權諸主義,百年已往,真如第二福音;乃至于今,其弊日見,不變計者,且有亂亡之禍。試觀于年來,英、法諸國政府之所為,可以見矣。乃昧者不知,轉師其已棄之法,以為至寶,若土耳其、若中國、若俄羅斯,號皆變法進步。然而土已敗矣,且將亡矣;中國則已趨敗軌;俄羅斯若果用共和,后禍亦將不免,敗弱特早暮耳?!?第3冊667頁)在他看來,中國如果繼續(xù)走西方的老路,則前途將極其兇險,“吾國此后,自是遍地荊棘。常說瓜分之慘,恐怕后來有求瓜分不可得者”。他指出,“歐戰(zhàn)無論如何,大勢明年必了。了后便是簇新世界,一切舊法,所存必寡,此又斷然可知者也。國之程度,絲毫無從假借,于戰(zhàn)時觀之最明?!袊壳拔ky,全由人心之非,而異日一線命根,仍是數(shù)千年來先王教化之澤……但此時天下洶洶,而一切操持權勢者,皆是奴才,所謂地丑德齊,莫能相尚,必求平定,自當先出曹孟德、劉德輿輩,以收廓清摧陷之功,而后乃可徐及法治之事”(第3冊677~678頁)。

        很顯然,辛亥以來動蕩的政局和腐敗的軍政狀況讓嚴復對西式的共和制度產(chǎn)生了失望和懷疑,西方國家政治制度方面的一些新變化,也讓他開始重新思考解決中國問題的道路和方法,其中就包括重新認識中國歷史文化并從中發(fā)掘傳統(tǒng)的資源。這些無疑都是正確的。但是,他把希望寄托在秦皇、漢武那樣的“雄杰”“強人”個人身上,而沒有看到時代已經(jīng)變了,袁世凱、段祺瑞、黎元洪那樣的“強人”固然改變不了國家的命運,秦皇、漢武之類的強人再世,恐怕同樣也難以扭轉乾坤。時代在發(fā)展,解決中國問題,也必須尋求新的方向。

        四、結 語

        軍事史專家指出,中國近代軍事思想發(fā)展過程中存在兩大問題:“一是軍事思想變化的被動性和間歇性。前者表現(xiàn)為總是在經(jīng)歷了反侵略戰(zhàn)爭失敗以后,軍事思想才被動地逐步地發(fā)生變化,而不是主動地系統(tǒng)地發(fā)生變化。后者表現(xiàn)為一種新的軍事思想出現(xiàn)以后,總要經(jīng)歷較長的周期,才出現(xiàn)另一種新的軍事思想?!薄岸撬岢龅能娛滤枷?,實用性強,理論性弱。其優(yōu)點是便于指導實踐,易于操作;缺點是不能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認識事物發(fā)展規(guī)律,難于在理性認識的基礎上高屋建瓴、提綱挈領地指導軍事實踐。”①施渡橋:《晚清軍事變革研究》,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2003年,第103頁。這樣的評論,從總體上來說,確實精辟,一語道破了中國近代軍事思想發(fā)展所存在的弱點。

        但是,這樣的結論具體運用于嚴復,卻并不合適。一方面,嚴復對軍事問題所做的觀察、思考并非都是在中國戰(zhàn)敗之后,相反,他是在時刻警惕地關注著世界軍事變革的潮流,并思考這種潮流的變化會對人類尤其是會對中國產(chǎn)生何種影響、中國應該如何應對。另一方面,嚴復的觀察與思考,雖然含有實用性、戰(zhàn)術性、技術性的內(nèi)容,但主要不是實用性、戰(zhàn)術性、技術性的,而是學術性、理論性、戰(zhàn)略性的。換言之,嚴復對于這三場戰(zhàn)爭的觀察思考,都不是簡單地就軍事論軍事、就戰(zhàn)爭論戰(zhàn)爭,而是跳出軍事,跳出戰(zhàn)爭,力求站在時代的、世界的制高點上,高屋建瓴地發(fā)掘出決定近代化戰(zhàn)爭勝負的那些深層次、根本性、規(guī)律性的東西。與嚴復同時代的中國洋務派軍事家及其后繼者們,多數(shù)還停留在從武器裝備的先進與落后上思考戰(zhàn)爭的勝負。相比之下,歐洲以克勞塞維茨等為代表的軍事理論家似乎高出一籌,他們把“戰(zhàn)爭”看作一種“政治行為”,看作“真正的政治工具,是政治交往的繼續(xù),是政治交往通過另一種手段的實現(xiàn)”,認為“政治目的是目標,戰(zhàn)爭是實現(xiàn)目標的手段,手段決不能與其目的分開來考慮”,“戰(zhàn)爭是政治的工具,戰(zhàn)爭必然帶有政治的特點,并用政治的標準加以衡量。因此,戰(zhàn)爭從宏觀上講就是政治本身”②克勞塞維茨:《戰(zhàn)爭論》,張蕾芳譯,南京:譯林出版社,2010年,第18頁、267頁。。對于克勞塞維茨等人的觀點,嚴復當然并不陌生,他在有關論著和譯作之中,曾經(jīng)數(shù)次提到過克氏的軍事學說,并進行過批評。實際上,一戰(zhàn)之后,克氏的觀點仍是西方軍政界的主流看法,“多數(shù)人,特別是在德國,仍然相信,戰(zhàn)爭是政治的一種手段”①赫爾穆特·施密持、弗里茨·斯特恩:《百年世事:德國原總理施密特與美國歷史學家斯特恩對話錄》,王蓉芬譯,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14年,第174~175頁。。相比之下,嚴復一方面也在用政治的眼光審視戰(zhàn)爭,把戰(zhàn)爭看成是政治的一部分,不過,嚴復所說的“政治”,顯然與克氏的“政治”不同??耸系摹罢巍保俏鞣浇湫偷摹皬姍嗾巍保罱K導致世界大戰(zhàn)的爆發(fā);而嚴復的“政治”,帶有一種濃厚的“道”的色彩,是中國文化所特有的,是一種“人道”的、平和的、“有果”的“政治”,它所企求的不是強權、霸權,而是人類的和平共處與友好交往。另一方面,由于受這種政治觀念的影響,嚴復不是簡單地從軍事或政治的角度來衡估戰(zhàn)爭的勝負,而是把經(jīng)濟、社會、文化等諸多因素都納入考慮之中,把財政經(jīng)濟實力、公理、人道、正義、學術、人心、風俗等視為決定戰(zhàn)爭勝負的最終因素。也就是說,戰(zhàn)爭是政治的延續(xù),而政治則是公理、人道、正義、人心、風俗、學術、財政經(jīng)濟的延續(xù)。這就把對戰(zhàn)爭問題的思考向前推進了一步。

        嚴復對這三場戰(zhàn)爭的思考,前后側重點雖有所不同,但總起來看,他向近代以來飽經(jīng)外患內(nèi)亂的中華民族指出了這樣的道理:中國要擺脫亡國滅種的危機,單靠袁世凱等人那種“新于服制”而舊于學術、營制的軍隊是不行的,必須跟上時代潮流,學習西方近代文明,從學術、制度層面徹底改弦更張;軍隊再強大,都不能保證軍事上必勝,政治上的腐敗和窮兵黷武、漠視人道公理,最終必然導致軍事上的失敗。因此,要強軍,首先必須強政治;中國在學習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和制度的同時,必須吸取其教訓,在強軍強國的同時,只求“有果”,不求稱王稱霸??傊浜笥跁r代必危,逞強好戰(zhàn)必亡,中國一方面要通過變革跟上世界的發(fā)展,成為強國,另一方面又不能像“西方一德”“東方一倭”那樣走軍國主義對外侵略擴張的道路。

        兩百多年來,國際性的戰(zhàn)爭絕大多數(shù)都是由歐美國家特別是歐洲國家發(fā)動的,世界性的大戰(zhàn)更是如此。但是,長期以來,歐美學術界對發(fā)生于19世紀末至20世紀前半期的戰(zhàn)爭的研究,特別是對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的研究和反思,多集中在“溯源”(戰(zhàn)爭的起因)、“追責”(戰(zhàn)爭的責任)等方面,冷戰(zhàn)開始以后又有學者陸續(xù)從“威懾論”“遏制論”“轉型論”等角度展開討論②Richard N.Lebow,“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World War I?”International Relations,vol.28,no.2,2014,pp.245-250;Richard N.Lebow,“What Ca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 Learn from the Origins of World War I?”International Relations,vol.28,no.4,2014,pp.387-410;Franca Loewener,“World War I:A Matter of Respectability?”International Relations,vol.28,no.2,2014,pp.251-255.,多多少少都帶有一種“好戰(zhàn)”“強權”的色彩,而對于更深層次的問題,即為什么科學技術率先發(fā)達起來的西方?jīng)]有能夠預見到近代戰(zhàn)爭的巨大破壞力等,則關注不夠③Margaret MacMillan,The War That Ended Peace:The Road to 1914,New York:Random House,2013,p.645.。相比之下,嚴復的思考是超前的、深刻的。今天,在我們實現(xiàn)中華民族強軍夢、強國夢的過程中,嚴復對軍、政、學關系的思考,其背后的世界眼光和人文關懷、民族情懷,無疑都值得我們認真學習和吸收借鑒。

        少妇高清精品毛片在线视频| 日本午夜艺术一区二区|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在线视频自拍视频激情| 日本三级香港三级人妇99| 岛国av无码免费无禁网站| 国外精品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99精品热6080yy久久| 亚洲精品国产福利在线观看| 久久人妻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亚州中文热码在线视频| 性人久久久久| 亚洲精品无码av人在线播放| 久久久精品久久日韩一区综合| 在线视频一区二区日韩国产| 最新福利姬在线视频国产观看| 国产一级内射一片视频免费| 蜜桃传媒免费在线播放| 日本少妇春药特殊按摩3| 久久中文精品无码中文字幕 | 中文字幕在线久热精品| 国产熟妇一区二区三区网站| 无套内谢孕妇毛片免费看| 国产精品熟女一区二区|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一区| 免费观看在线视频一区| 亚洲天堂av在线免费观看| 精品国产sm最大网站| 一区二区三区乱码在线 | 欧洲| 国产欧美VA欧美VA香蕉在| 国产性一交一乱一伦一色一情| 国产av一区二区三区天美| 国产精品18久久久白浆| 亚洲乱亚洲乱妇|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电影| 91亚洲人成手机在线观看| 在线观看高清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森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免费1级做爰片1000部视频| 日韩a∨精品日韩在线观看| 亚洲精彩视频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