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生全,宋朝輝
(甘肅省武威市農業(yè)技術推廣中心,武威733000)
不同播種量對飼用型甜高粱產質量的影響
呂生全,宋朝輝*
(甘肅省武威市農業(yè)技術推廣中心,武威733000)
2013—2014年進行了飼用型甜高粱在種植密度5050穴/667m2全膜平作栽培模式下的每穴不同播種粒數(shù)的7個處理試驗。結果表明:以穴播種量5粒時,甜高粱鮮莖葉產量最高,其次是穴播7粒;以穴播種量3粒時,甜高粱莖稈含糖量較高,因此以穴播種量3~7粒對提高甜高粱的產質量較適宜。
飼用型甜高粱;穴播;播種量;產質量
甜高粱(Sorghum bicolour)是普通高粱的變種,在生物學上屬C4作物,不僅光合速率高而且生長速度快,是目前世界上生物產量最高的作物之一[1]。甜高粱用途廣泛,甜高粱莖稈富含糖分,營養(yǎng)價值高可用作飼料、糖漿、燃料乙醇生產等[2]。它是一種非常理想的綠色能源作物,無論種子還是莖稈均可用以生產乙醇,而且生產的汽油醇的價格也比汽油便宜10%左右[3]。同時甜高粱也是一種優(yōu)良的飼料作物,甜高粱作飼料,適口性好,既可放牧、又可刈割做青飼、青貯和干草,是優(yōu)質飼料資源。按飼料能比計算,甜高粱的飼料能最高,超過甘蔗和玉米青貯飼料[4-5]。將甜高粱莖葉粉碎青貯作飼料,不僅含糖量比青貯玉米高2倍,且鮮嫩、適口,無不良氣味,飼喂奶牛,每頭牛每天可增產牛奶0.8~1.5kg,還可提高乳脂率,經濟效益較明顯[2,6-7]。甜高粱已成為世界眾多國家推進種植業(yè)、畜牧業(yè)發(fā)展的一條重要途徑。甜高粱耐旱、耐貧瘠、耐鹽堿,抗病性強,適應性廣,熱帶、亞熱帶和溫帶均可種植[8]。2012年,從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生物物理研究室引進甜高粱新品種,在所轄涼州區(qū)、民勤縣、古浪縣進行了生產試驗。試驗結果證明飼用型甜高粱在武威有良好的適應性、高產性[9-10]。因此,武威市委市政府決定大力推廣飼用型甜高粱種植,以促進武威養(yǎng)殖業(yè)發(fā)展,從而加快調整農業(yè)結構、構建高效節(jié)水農業(yè)體系,實現(xiàn)農業(yè)轉型跨越發(fā)展目標。為了更進一步探索飼用型甜高粱在武威的適宜種植密度,為甜高粱在武威的大規(guī)模種植提供技術支撐,2014年我們在甘肅省啤酒大麥原種場進行了飼用型甜高粱種植密度試驗。
1.1試驗地點與材料
試驗地選在甘肅省啤酒大麥原種場職工宋佰文的承包地,該地灌溉方便、土壤肥力差,前茬作物為玉米。供試甜高粱品種BJ0603,種子由甘肅省農墾研究中心提供;地膜、化肥,承包戶自購。
1.2試驗方法
試驗采用隨機區(qū)組設計,全膜平作栽培。選用幅寬140cm、厚度0.01mm地膜,每幅地膜種4行,平均行距40 cm,穴距33 cm,667m2穴數(shù)5050穴。設7個處理,按每穴播種粒數(shù)分別為:1粒、3粒、5粒、7粒、9粒、12粒、15粒。3次重復,小區(qū)面積6m×3.6m。試驗于2014年4月30日人工播種,試驗各處理出苗后不間苗、也不去分蘗,2014年9月29日人工收獲。
1.3觀察測定項目
播種后按時觀察記載生育時期。出苗后10d左右調查統(tǒng)計穴基本苗數(shù),計算出苗率;收獲時調查統(tǒng)計穴總莖數(shù),計算分蘗數(shù)。在甜高粱收獲時每個處理小區(qū)隨機取10株田間測定其株高、莖粗、總葉數(shù)、總節(jié)數(shù)、莖稈汁液含糖量(地上第2節(jié)間、第6節(jié)間汁液含糖量的平均值),再收獲全部甜高粱地上部分鮮莖葉并記產。
2.1每穴不同播種量對甜高粱農藝性狀的影響
2.1.1對甜高粱生育期的影響各處理甜高粱生育期沒有差別,不同處理間甜高粱出苗、拔節(jié)時期相同,均為5月12日出苗,6月8日拔節(jié);由于各處理甜高粱在收獲時都尚未抽穗,因而其他生育時期特征不明顯。
2.1.2對甜高粱穴苗數(shù)及出苗率的影響相關分析表明,穴苗數(shù)與播種粒數(shù)成呈顯著正相關(r=0.998*),方差分析表明,處理間穴苗數(shù)差異顯著或極顯著(表1)。一般甜高粱種子的發(fā)芽率、發(fā)芽勢及播種深度、土壤墑情、播種后氣溫決定其出苗率。從表1看出,處理1~處理7甜高粱的出苗率分別為70%、73%、72%、66%、68%、69%、65%,每穴播種1~5粒出苗率相對較高,超過5粒出苗率略有下降;方差分析表明不同處理間出苗率差異不顯著,說明穴不同播種量對甜高粱出苗率有一定影響,但影響不大。
表1 甜高粱不同播種量對農藝性狀及產質量的影響
2.1.3對甜高粱穴總莖數(shù)的影響甜高粱收獲時的穴總莖數(shù)為穴苗數(shù)和穴總分蘗數(shù)之和。從表1看出,不同處理甜高粱在收獲時穴總莖數(shù)不同,處理1至處理7甜高粱的穴總莖數(shù)分別為5.00枝、5.00枝、6.00枝、7.00枝、8.34枝、9.78枝、10.27枝,與穴播粒數(shù)成正比,以穴播種量為1~3粒時的5枝總莖數(shù)為最低,以穴播種量15粒時的10.27枝總莖數(shù)為最高。方差分析結果表明,處理1穴總莖數(shù)與處理4、處理5、處理6、處理7間,處理2、處理3與處理7間差異達極顯著水平;處理1與處理2、處理3之間,處理2、處理3、處理4與處理6間差異達顯著水平。
2.1.4對甜高粱總分蘗數(shù)的影響不同處理甜高粱的總分蘗數(shù)不同,處理1~處理7甜高粱的總分蘗數(shù)分別為4.29個、2.70個、2.40個、2.40個、2.34個、2.48個、2.37個;甜高粱密度不同分蘗數(shù)明顯不同,以穴播種量1粒時的4.29個總分蘗為最高,以穴播種量9粒時的2.34個總分蘗為最低。方差分析結果表明,處理1總分蘗數(shù)與其他6個處理間差異達極顯著水平;處理2~處理7各處理間差異不顯著。這說明,甜高粱穴播種量≥3粒時,其總分蘗數(shù)變化不明顯。分蘗是作物的生理特性,也是作物調節(jié)群體結構的方式。通過試驗說明當甜高粱穴播種量在3粒以上時群體結構已基本合理,增大播種量對合理的群體結構不利。
2.2每穴不同播種量對甜高粱含糖量與產量的影響
從表1看出,收獲時處理1~處理7甜高粱的莖稈汁液糖含量分別為13.75%、14.20%、13.30%、13.80%、13.23%、13.10%、13.00%,各處理間無明顯差異,糖含量以穴播3粒最高,其次是穴播7粒和1粒。
從處理1~處理7甜高粱的667m2莖葉產量分別為3189.12kg、3336.40kg、3734.26kg、3452.50kg、3011.32kg、2395.20kg、2362.05kg;以處理3即穴播種量為5粒時的鮮莖葉產量3734.26kg/667m2為最高,以處理7即穴播種量為15粒時的鮮莖葉產量2362.05kg為最低。方差分析結果表明,處理3與其它處理間達極顯著水平,處理2、處理3、處理4與處理5、處理6、處理7間差異達極顯著水平;處理1、2、4間,處理6與處理7間差異不顯著。這說明,甜高粱以穴播種量為每穴5粒時最合理,鮮莖葉產量最高;穴播種量超過5粒時產量不再增加,當穴播種量超過12粒時產量隨播種量的增加有下降趨勢。
本試驗結果,武威市平川灌區(qū)覆膜平作栽培甜高粱,在種植密度5050穴/667m2情況下,以穴播種量5粒時,甜高粱鮮莖葉產量最高,其次是穴播7粒;以穴播種量3粒時,甜高粱莖稈含糖量較高,因此以穴播種量3~7粒對提高甜高粱的產質量較適宜。
科學合理的種植密度是甜高粱高產的重要技術措施之一。本文在種植密度5050穴/667m2情況下試驗結果,有一定局限性。在武威地區(qū)當種植密度在9200~10000株/667m2時,株高最高,含糖量最高,水分利用效率最高,產量亦達到最高[11]。今后尚需做其它較適宜密度下的穴不同播種量的試驗。
[1]鄒劍秋,宋仁體,盧慶善.新型綠色可再生能源作物—甜高粱及其育種策略[J].雜糧作物,2003,23(3):134-135.
[2]李建平,郭孝,國內外飼用高粱生產、科研狀況及應用前景[J].飼料研究,2007(10):68-70.
[3]閆鴻雁,付立中,胡國宏,等.國內外甜高粱研究現(xiàn)狀及應用前景分析[J].吉林農業(yè)科學,2006,31(5):63-65.
[4]石龍閣.我國甜高粱產業(yè)發(fā)展前景分析[J].雜糧作物,2007,27(3):242-243.
[5]郭平銀,齊士軍,徐憲斌,等.能源植物甜高粱的研究利用現(xiàn)狀及展望[J].山東農業(yè)科學,2007(3):126-128.
[6]嚴福忠,陳慧娟,馬尚耀,等.內蒙古甜高粱的發(fā)展前景[J].內蒙古農業(yè)科技,2009(1):79-80.
[7]張金才,周福榮,張春華,等.甜高粱的綜合開發(fā)利用[J].作物雜志,1999(5):1-3.
[8]朱翠云.甜高粱—大有發(fā)展前途的作物[J].國外農學—雜糧作物,1999,19(2):29-32
[9]孫學保.種植模式和多茬收割對飼用型甜高粱產量的影響[J].中國糖料,2014,36(2):46-47.
[10]宋朝輝.收獲時期與分蘗去留對飼用甜高粱產量及含糖的影響[J].中國糖料,2014,36(4):59-60.
[11]孫學保.保留分蘗條件下不同種植密度對飼用型甜高粱產質量的影響[J].中國糖料,2015,37(2):40-41.
Effectof Different Seeding Quantity on Yield and Quality of Forage Sweet Sorghum
LV Sheng-quan,Song Zhao-hui
(Extension Center of Agricultural Techniques ofWuwei City,Wuwei,Gansu 733000)
Seven treatments for seeding quantity per dibble of forage sweet sorghum under density 5050 dibble/ 667 m2with whole plastic film mulching cultivation mode were tested in 2013 and 2014.The results showed that fresh stem plus leaf yield of forage sweet sorghum was highest when sowing 5 grains per dibble;next sowing 7 grains per dibble.Stalk sugar contentof forage sweet sorghum was high when sowing 3 grains per dibble and 3~7 grains per dibble was suitable for improving yield and sugar content of forage sweet sorghum under density 5050 dibble/667 m2.
forage sweet sorghum;dibble sowing;sowing quantity;yield and quality
S566.5
A
1007-2624(2015)04-0040-02
10.13570/j.cnki.scc.2015.04.014
2015-01-19
呂生全(1964-),男,農藝師,Email:wwlshqlshq@163.com。
宋朝輝(1962-),男,高級農藝師,主要從事農業(yè)技術推廣研究工作。Email:wwnjk@163.com